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記者蹲點②|探訪總書記點贊的青島上流佳苑社區

2021-06-17 10:37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閱讀 (131857) 掃描到手機

原標題: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記者蹲點②|探訪總書記點贊的上流佳苑社區

2018年6月9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主持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視察山東并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山東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總書記去過的地方、關心的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本報派出多路記者蹲點采訪,深入觀察,仔細傾聽,見證進展成效,記錄山東之變。

6月16日起,大眾日報持續推出大型全媒體報道“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潮涌海岱滿目新”,通過記者蹲點、視頻等全媒體手段,記錄山東牢記囑托奮勇前行的鏗鏘步履和舉措成效,生動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目前已推出第一篇《大洋觀測進入“直播時代”》。

今天,推出蹲點報道第二篇《社區服務逐漸實現“高配”》。

精簡版:

2018年6月12日,在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60歲以上的居民在食堂吃飯,一頓10塊錢的飯菜社區補7塊錢。總書記聽了很高興,說都是很有營養的,也很衛生,做得也很好。

今年,借安裝居家一鍵呼叫系統的機會,社區正式開通一鍵送餐,面向老人和行動不便者推出送餐到家服務,現在平均每周都會接到幾十單送餐申請。

垃圾分類不容易,怎樣激活居民的自覺性、主動性?社區組建起了由34名志愿者、19名樓長和19名物業工作人員組成的垃圾分類志愿隊,對社區居民進行宣傳督導。社區還推出了垃圾分類點位評比,得分超過90分的樓座不僅會獲得流動紅旗,還有物質獎勵——每戶居民可以獲得100元的食堂餐費補貼卡。

青島開放大學與上流佳苑社區達成合作意向,在上流佳苑成立老年大學社區學院。民族舞、詩詞、篆書、聲樂、彩鉛畫、口哨、青島非遺等97門線下課程,足不出戶就能體驗。

上流家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距離社區只有15分鐘路程的,開藥、體檢能在社區解決,三甲醫院的專家還在中心長期坐診,居民不用為了看專家東奔西跑了。

對政務服務事項,社區安排服務人員提供轉辦服務,能網辦的就網辦,能代辦的就代辦,現在來社區服務大廳辦事的群眾少了一半。

全文如下:

記者作為“社區服務員”,探訪總書記點贊的上流佳苑社區

社區服務逐漸實現“高配”

□本報記者 張曉帆 李振

飯香四溢、歡聲笑語,中午時分,青島市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的便民食堂一派輕松愉快的氣氛。這時,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食堂。用餐的居民紛紛起身,一邊熱烈鼓掌,一邊圍攏過來。總書記和大家親切握手,與就餐居民熱情交流,問大家吃得好不好、價格貴不貴,又走到餐桌前俯身察看,來到售賣窗口察看飯菜品種。總書記肯定地說,都是很有營養的,也很衛生,做得也很好——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流佳苑社區視察時的“點贊瞬間”,至今仍深深定格在社區黨委書記李存業的腦海中。

李存業和同事們牢記總書記“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的囑托,將其化為社區治理的各種探索:以居民需求為中心配置資源、服務,引導居民在社區治理中“唱主角”……日前,記者來到上流佳苑社區,以“社區服務員”身份蹲點采訪,探究社區新變化。

“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一鍵送餐”圓了社區老人的心愿

要說上流佳苑居民對社區最滿意的地方,社區食堂肯定能算其一。

5月19日中午,記者來到上流佳苑社區的便民大食堂,一看飯菜便是滿心羨慕:14元一份的炸黃花魚,4元一份的酸辣土豆絲……菜品琳瑯滿目、物美價廉。午餐高峰到了,上到白發蒼蒼的老人,下到背著書包的學童陸續走進食堂,記者就當起食堂服務員,一邊清理餐桌衛生,一邊與就餐居民交流起來。

“食堂的飯菜好,總書記都點贊!”端著餐盤落座后,65歲的居民李昌方自豪地回憶,三年前,自己向總書記匯報說,社區60歲以上的居民在食堂吃飯,一頓10元錢的飯菜社區補7元錢,總書記聽了很高興,說都是很有營養的,也很衛生,做得也很好。

記者注意到,一名食堂職工拎著一只裝著餐盒的塑料袋走出大門,便向食堂負責人康保蘭詢問究竟。“那是我們面向老人和行動不便者推出的送餐到家服務。”康保蘭解釋。

去年年初,為應對新冠疫情,上流佳苑居民居家隔離防疫,黨員、志愿者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和行動不便人員義務送餐。隔離結束后送餐停止,老人們通過黨員、志愿者、社區食堂等多種渠道向社區兩委傳遞了一個心愿——能不能把送餐繼續下去?

“上流佳苑社區60以上的老年人超過500人,占社區人口的1/3,老人大都不會用手機叫外賣,一旦身體不適,吃飯就成了大問題。”在社區黨委會和居民議事會上,李存業把老人們的送餐建議提了出來,得到了參會黨員和居民代表的一致同意,認為這恰好體現了總書記“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的要求。在考察調研過電話、網絡等多種呼叫送餐方式后,今年上流佳苑借安裝居家一鍵呼叫系統的機會,正式開通一鍵送餐。現在平均每周都會接到幾十單送餐申請。

得知住在5號樓的90歲老人李福方中午呼叫送餐,記者陪同送餐員王萌萌一起去送。來到李福方老人樓下,王萌萌往樓洞口的攝像頭前一站,單元門“滴”一聲打開了。“以前送餐時手上拎著飯菜還要找鑰匙,很不方便,今年小區在每個單元都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安全多了,方便多了。”王萌萌說。

居民的需求在哪里,哪里就是發力點。疫情期間,人員進出社區要嚴格控制,經過三次居民代表大會和黨員議事會,社區安裝人臉識別設備。今年年初召開的居民代表大會上,居民建議治理高空拋物和車輛占道,社區又安裝了AI視頻監控系統。2018年起,上流佳苑陸續投入400多萬元用于十余項智能化建設。

“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

垃圾分類流動紅旗換來百元餐費補貼

從李福方老人家中出來,記者在17號樓下注意到三個一米多高的大木箱,不時有居民拎著小桶向里傾倒些什么。

“這是社區的廚余垃圾堆肥處。”李存業掀開桶蓋查看。“經過60天的堆肥,這些菜葉果皮就能變成綠化肥料,直接用在社區綠地,實現循環無害化利用。”他告訴記者,今年初社區設置了這個堆肥點,最初無人問津,現在大伙兒主動送垃圾進桶,垃圾分類的理念慢慢培養起來,社區正在考慮多加幾個堆肥桶。

垃圾分類并不容易,怎樣激活居民的自覺性、主動性,在社區治理中唱主角?李存業思來想去,還是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

上流佳苑社區實施“1+3+N”黨員精準聯戶機制,以社區黨員為核心,物業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和共建單位黨員三部分共同組成網格小組,一個小組至少聯系10戶群眾。“小組成員熟悉社區情況,動員能力強,能快速發掘熱心參與社區工作的居民。”李存業說,去年4月,僅幾天時間,社區就組建起了由34名志愿者、19名樓長和19名物業工作人員組成的垃圾分類志愿隊,對社區居民進行宣傳督導。

熱心居民成了傳播垃圾分類理念的“種子”。記者來到上流佳苑綠色博物館,見到了正在制作環保酵素的社區居民李琛。“把3份鮮垃圾、1份紅糖、10份水混合起來,每天攪動一次,發酵3個月,得到的液體就是酵素,現在可是社區里的‘搶手貨’。”去年,在社區舉辦的一場健康講座上,李琛聽社工介紹了這個小配方,回到家就開始試制,成功后又帶動街坊鄰里一起做。現在,社區每周都會邀請包括李琛在內的志愿者和熱心居民集中制作兩次酵素,并把做好的酵素液分發給居民當花卉肥料等。親身體驗到垃圾分類的好處,大家的積極性也高漲起來。記者注意到,上流佳苑社區內的垃圾桶旁都放了一個小桶,居民們倒垃圾時會把分好類的柑橘、橙子、西瓜等果皮倒進去,主動參與到“酵素手作”項目中來。

“這是我們社區的垃圾分類流動紅旗!”李存業指著掛在2號樓樓前的一面紅旗說,為了更廣泛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社區推出了垃圾分類點位評比。通過日常巡查、不定期抽查,社區兩委組織每月給各樓座評比打分,得分超過90分的樓座不僅會獲得流動紅旗,還有物質獎勵——每戶居民可以獲得100元的食堂餐費補貼。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提起來了,現在小區19個樓座56個單元,幾乎每個月都有超過50個單元能獲得流動紅旗。

在所有居民的共同參與下,社區整體環境變得更好,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通過推動垃圾分類減量黨群關系更加密切。在李存業看來,這既是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行動,也是創新社會治理、形成文明新風尚的重要途徑。

“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

“莊戶耍”請來了舞蹈家

上流佳苑社區東門的小廣場上,悠揚的曲聲傳來,廣場舞阿姨們伴著節奏輕舞。一曲終了,身穿紅風衣、頭頂紅卷發、腳踩紅運動鞋的曲玉花下場休息,記者湊上去稱贊:“跳得真好。”67歲的曲玉花捂著嘴笑了:“俺們是‘莊戶耍’,多虧有老師的點撥。”

眼下,上流佳苑正籌辦文藝晚會,社區的老年舞蹈愛好者忙著彩排舞蹈節目《幸福贊歌》,大家都盼著拿出像樣的作品抒發內心的喜悅。

“看,那就是我們的專業老師!”曲玉花把手一抬,指向不遠處與隊員們交流的一位女士。她是青島開放大學社區教育學院院長、青島舞蹈家協會主席喬紅。

青島開放大學與上流佳苑社區是一街之隔的鄰居,在去年夏天一次對接活動中,雙方的需求一拍即合:青島開放大學計劃整合政府、社區、企業、社會組織等資源,向社區提供教育服務;而上流佳苑的老年人多,對老年教育需求強烈。今年3月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在上流佳苑成立老年大學社區學院,位置就在社區服務中心,今年下半年就要招生了。

“民族舞、詩詞、篆書、聲樂、彩鉛畫、口哨、青島非遺等97門線下課程,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喬紅打開手機給記者展示老年大學豐富多彩的課程,并介紹現在他們還開發了老年教育線上平臺,平臺上有4萬多個老年教育課程和資源,“不僅把教育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還要送到老人的手掌上”。

同樣在家門口見到大專家的,還有社區居民王春梅。“我是高血壓‘老病號’了,以前看病開藥要去十幾公里外的大醫院。”記者見到她時,她正拎著藥袋子從上流佳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拿藥回來。

上流佳苑社區遠離主城區,周邊醫療機構缺乏,家門口就診難一直是社區居民的心病。2018年11月,在區衛健局的統籌規劃下,距離社區只有15分鐘路程的上流佳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落成,優質醫療資源沉下去,居民們的就醫體驗提了上來。“開藥、體檢能在社區解決,三甲醫院的專家還在中心長期坐診,不用為了看專家東奔西跑了!”

資源聚集還不是終點,讓服務流程更優化是上流佳苑工作新的著力點。比如低保辦理,以前申請人需要備齊9份材料去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辦理,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多月。2019年,李滄區在青島率先推進社會救助“一證辦理”改革,把低保審批權委托下放到街道,提交的材料減少為3份。社區安排服務人員提供轉辦服務,流程縮短為12個工作日。能網辦的就網辦,能代辦的就代辦,現在來社區服務大廳辦事的群眾少了一半。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沿著小道步入社區,察看社區整體環境和居民居住情況。對城市和社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如今,社區服務有的從無到有,有的則是愈加完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醫療資源更加優質,流程再造讓辦事更加便利。

社區治理的進步過程,也是問題不斷涌現、又不斷被解決的過程。站在社區服務大廳,望著稀稀拉拉的人群,李存業的心里并不滿足:網辦代辦是否造成了新的痛點?面對短期難以滿足的需求怎樣減少居民的不便?哪些服務還有繼續優化的潛力?新問題不斷涌現,答案也在探索中逐漸清晰。

記者手記

精準精細服務背后的“紅色秘密”

□本報記者 李振 張曉帆

在我省,社會治理的重心落到城鄉社區,按照“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的要求,給基層放權、賦能、減負,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各地立足城鄉基層實際,匯聚社會治理要素,融合社會治理手段,變粗放式、碎片化、被動式治理為精細化、項目式、參與式治理,推動社會治理由事后處置向源頭預防、由治標向治本轉變。

再訪上流佳苑,很難不被這里日異月更的變化所吸引。無論是先進的硬件設施,還是極富人情味的公共服務、鄰里之間的密切互動,都顯示出基層治理的活力和創新。而更吸引記者的是,這種活力和創新背后的源頭在哪里。

老樓加裝電梯,上流佳苑發揮“1+3+N”黨員精準聯戶制度優勢,走訪全部482戶居民,發放問卷、召開民主議事會,5天時間通過加裝方案;垃圾分類,上流佳苑把黨員、垃圾分類指導員、群眾骨干、物業人員等凝聚在一起,每周研究推進解決難點問題……透過居民口中一個個化解難題的故事,對“上流之變”的追問漸漸有了答案,那就是在社區治理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社區治理主體多元、內容繁雜、形式多樣,直接面對群眾、直接關系人民切身利益。做好社區治理,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基層社會治理立場不變、方向不偏、力度不減。上流佳苑的社區治理探索,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到了城市的最基層,是一個把黨的組織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和治理效能的生動體現。這或許就是上流佳苑大變樣背后的“紅色秘密”吧。

免费jlzzjlzz在线播放日本, 97色伦97色伦国产,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亚洲另类, 亚洲 欧美 叧类人妖,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