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3·15”,消費維權在路上。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1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守護安全 暢通消費”。安全權是消費者受法律保護的基本權利,消費安全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
老字號同仁堂董事長被查:曾賣過期蜂蜜 因藥材不合格被多次點名
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高振坤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當日晚間,同仁堂發布關于董事長接受審查調查的公告,除引述北京市紀委監委官網消息外,同仁堂稱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有關規定,公司將盡快召開董事會會議推舉一名董事代行董事長職務,代行法定代表人職責。公司將根據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官方履歷顯示,高振坤1963年7月出生,2005年任職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2006年3月,任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2014年10月,升任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2019年12月,任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高振坤擔任管理職務期間,同仁堂藥品質量問題頻發,以至于高振坤被調查的消息公布之后,同仁堂的股價不降反升,截至昨日,股價大漲8%,至27.82元。
掌舵期間,同仁堂質量問題頻發
“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相信很多人都對同仁堂門口的這副對聯印象深刻。
同仁堂創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在雍正年間開始為清宮御藥房供應藥材,是中國最為知名的老字號之一,曾經有口皆碑的質量是這家藥堂得以延續300多年而不衰的根本。
但在高振坤2014年升任同仁堂集團總經理、2015年擔任同仁堂股份董事長之后,同仁堂卻頻頻出現質量問題。
2016年,同仁堂因質量問題被點名6次,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黃等多個品種。
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2份不合格中藥飲片名單,同仁堂也位列其中。
2018年,“回收過期蜂蜜”事件的曝光,將同仁堂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2018年12月,同仁堂子公司同仁堂蜂業(以下稱“同仁堂蜂業”)部分經營管理人員在代工廠鹽城金蜂進行生產時,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
隨后,同仁堂被其蜂蜜代工廠所在地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管局處以罰款1408.83萬元,被北京大興食藥局沒收違法所得11.17萬元,同仁堂蜂業的食品經營許可證被北京大興食藥局吊銷。
受此影響,同仁堂2018年共減少了5778.65萬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同時,時任同仁堂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同仁堂股份董事長的高振坤,被北京市紀委市監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2019年2月19日,市場監管總局直接撤回同仁堂“中國質量獎”稱號,并收回證書和獎杯。
2021年2月9日,同仁堂發布“蜂蜜門”最新事件進展,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決議,通過了《關于子公司存貨報廢的議案》。
根據議案,同仁堂蜂業召回有關蜂蜜產品及封存前期形成的庫存蜂蜜產品,共計394.98萬瓶(約合3200噸),賬面金額5058.27萬元。同仁堂已在2018年對以上存貨計提了跌價準備。
百年老字號業績增長乏力
高振坤掌舵同仁堂之后,同仁堂不僅頻頻出現質量問題,業績增長也日漸乏力。
自2014年高振坤擔任同仁堂集團總經理之后,同仁堂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長率便開始不斷下滑。
2011年-2013年,同仁堂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3.58%、22.85%和15.94%,同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8.68%、30.13%和15.08%。
2014年-2018年,同仁堂營收增長率從11.14%一路下滑到6.23%,同期同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率也從16.4%跌至11.49%。
2019年,“蜂蜜門”事件曝光之后,增長率更是由正轉負:營收下跌6.56%,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跌13.12%。
同仁堂業績下跌的趨勢在2020年并未得到遏制。根據已經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2020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實現營收90.53億,同比下跌9.09%;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15億元,同比下跌15.89%。
市值方面,同仁堂已被同為老字號的云南白藥、片仔癀(318.010, -26.72,-7.75%)拉開巨大的差距,在“中藥四虎”中僅高于東阿阿膠。
Wind數據顯示,從2015年1月1日到2021年2月22日,同仁堂的市值從294億元增長至353億元,漲幅僅為20%。
而同期,云南白藥和片仔癀的市值卻分別從658億、141億上漲至1859億和2136億,漲幅高達183%和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