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處是故鄉 | 堅守崗位就地過年,他們為市容整潔默默奉獻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冬梅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溫暖的期盼,回家過年意味著歡樂與團圓。曾經為了家,環衛老夫妻董秀國、趙榮香從老家濟寧來到城陽,如今為了家,也為了工作他們選擇堅守崗位就地過年,為市容整潔默默奉獻。
董秀國今年64歲,趙榮香今年59歲,兩年前夫妻倆來到城陽,成了眾多“青漂一族”中一員。“現在兩個孫子都大了,不用我們幫照看,老家的地也都租給別人了,待在家心里閑得慌了,就想要找點事做,畢竟吃飯、孫子上學樣樣要錢。”董秀國解釋。偶然的機會,夫妻倆看到了青山綠水環衛公司的一則招聘環衛工的信息,去報名后兩個人都順利通過了。
盈園環路東西長800米的路段,是夫妻倆人負責的工作區域,熟悉那里的人都知道,這條路柳樹、楊樹較多,因為靠近多個小區,路邊停靠的車輛一直不少,是出了名的難打掃。“既然來了,就好好干吧,累點就累點。”抱著這樣的心態,夫妻倆每天從凌晨就開始忙碌,公司的要求是,每天早上七點之前,清潔區要全部打掃完一遍,下午一點半以后再掃一遍,中間視情況進行清掃,保持路面清潔就可以。工作中,一般是趙榮香負責用大號的竹枝掃帚把垃圾掃成堆,董秀國則拿小的掃把,把垃圾掃到布兜袋里。“我身體比較好,就掃地,讓他輕松一點,兩個人搭配干完活就行。”趙榮香說道,臉上盡是歲月的滄桑。
“我們負責的這段路,一共16個垃圾桶,天天得擦。”董秀國一般隨身帶著抹布,用礦泉水瓶裝著自來水,反反復復把垃圾桶擦得錚亮為止。他說,把活干好,并不單純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自己的“地盤”,干凈、整潔了,心里也開心,特別是有時過路的行人,不經意的一句夸獎,“這地方真干凈!”他能高興一整天。
以往,每年春節董秀國夫妻倆都會回老家,老家有他們掛念的孫子,有和他們操著同樣口音的熟悉鄉親,更有濃濃的年味,上了年紀,他們對家鄉的懷念相比年輕人總是要來得更濃厚一些。但今年,他們得知國家、單位都提倡就地過節后,再三思索還是決定留在青島過春節。董秀國說,孫子今年8歲了,每次打電話都想爺爺奶奶了,問他們什么時候回來,他心里還挺不是滋味的。“現在雖然回不去了,但是春節時我們會和孩子們視頻,疫情防控當前,跟家人隔著屏幕也照樣過的是團圓年。”董秀國表示,“況且過春節我們要是放假了,那城市環境衛生怎么辦。所以我們必須要堅守在工作崗位,把環境衛生搞好方便大家出行,讓大家在青島過一個開開心心的春節。
據青山綠水環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留青過年的外地員工感受到溫暖,公司給每人都準備了一份年貨大禮包。節日期間,也會每日提供免費的三餐,并計劃在年三十當天組織留青員工一起吃個年夜飯,讓外地員工可以在城陽安安穩穩地過春節。
這個春節,很多人像董秀國夫妻倆一樣放緩了回家的腳步,但我們相信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