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青島取得這些亮眼成績
半島全媒體記者 白菊 王雪 李曉哲 徐杰
政府工作報告對“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和全球大蔓延,面對愈加嚴峻的外部環境及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青島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經濟運行逐季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向全市人民交出亮眼成績單: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這一年,青島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全面實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不斷加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持續加強重點公共場所、冷鏈食品全鏈條管理。
這一年,青島千方百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實施抓項目促投資“百日攻堅”行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以上。出臺一攬子惠企紓困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40億元,新增市場主體36.4萬戶,增長12.8%。
這一年,青島堅定不移深化開放創新改革。舉辦創投風投網絡大會、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青島峰會、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等重大活動,線上線下共同發力“雙招雙引”,積極推進13條產業鏈創新發展。
這一年,青島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完成12件36項市辦實事,堅持援企穩崗擴就業并舉,新增就業44.75萬人。開展“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成為廣泛共識。
“十三五”時期是青島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在這五年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青島,主持召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并視察青島,出席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賦予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重任。
過去五年,堅持創新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在剛剛過去的五年,青島充分發揮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作用,立體、綜合、全方位、內生地“搞活一座城”,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大關,預計達1.2萬億元,年均增長6.5%左右。
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青島積極應對,持續打好穩增長、轉動能“組合拳”。青島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新增減稅降費950億元以上,著力擴投資、促銷費、穩外貿,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7.6%,貨物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
科技引領城建設成效顯著。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46個,新引進高校科教機構21家。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加快建設,引進一批頭部企業、平臺機構來青投資布局,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000 億元。在青高校畢業生留青率突破50%,邁入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十強行列。
過去五年,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在現代產業體系方面,青島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汽車、家電、軌道交通、機械裝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崛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全面起勢,卡奧斯平臺鏈接全省8.2萬家企業,發起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物流業、商貿服務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發起經略海洋攻勢,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
對外開放新高地加快崛起,上合示范區簽約落戶項目73個、總投資1922億元,引進市場主體5238家。自貿區青島片區106項改革創新試點實施98項。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和4個綜合保稅區獲批。打好“雙招雙引”攻勢,累計新批外商投資項目4100個,入駐世界500強企業達164家;累計到位內資8100億元,年均增長13%。持續推進外貿穩中提質,年度進出口總額達6200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年均增長47.9%。累計對外協議投資280億美元。成功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等重大活動。日、韓、德、以、上合等“國際客廳”及“山東會客廳”啟用。新締結國際友城15個。
青島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和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權力事項149項。除特殊事項外,市級依申請行政許可事項100%實現集中辦理、100%網上可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市屬企業整體混改率達71%。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民營企業完成稅收、吸納就業占比分別達66.8%、82. 6%。意才基金、興華公募基金、港信期貨獲準設立。新增金融機構59家,達280家。新增上市公司18家,達59家。
過去五年,城市品質提升,城鄉區域加快融合。
全新的交通網絡初見雛形,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獲得明顯成效。過去五年,膠東國際機場建成,濟青高鐵、青連鐵路、濰萊高鐵開通,龍青高速、新機場高速一期等道路通車,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建設,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246公里。青島成為首批5G試點城市,打通未貫通道路123條,建設海綿城市229平方公里,改造老舊小區704個,浮山灣夜景燈光秀成為城市新名片。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原生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新造林5萬公頃,新建改建綠地2485公頃,建成綠道240公里、口袋公園311個。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過去五年,區域統籌發展呈現新局面。青島發起突破平度萊西攻勢,兩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分別增長12.1%、12. 9%。青島積極引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動簽署一批合作協議,發起設立1000億元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并積極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安順、隴南、菏澤脫貧奔小康。
在鄉村振興方面,青島取得新進步。糧食總產穩定在300萬噸以上,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70%,較“十二五”末提高10個百分點。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兩條千億級產業鏈持續壯大。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400個。99.1%的村莊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西海岸新區、萊西市入選省部共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縣。
過去五年,增進人民福祉,生活不斷改善。
過去五年,民生和社會事業穩步發展,民生支出占全市財政總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70%左右。城鎮累計新增就業197.47萬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38所、中小學210所。普通高中錄取率提高到68%。建成市公共衛生應急備用醫院等一批醫療項目,新增醫療床位1.3萬張,新增養老床位2.1萬張,總數達6.8萬張。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2%、46%。全市6萬多貧困人口和200個省定貧困村、3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10個市定經濟薄弱鎮全部脫貧摘帽。
過去五年,城市更加文明時尚,青島蟬聯全國文明城市,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榮獲“時代楷模”稱號。青島深化國際時尚城建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電影之都”稱號,成為國家文化、體育消費試點城市,青島籍運動員獲全國級以上金牌535枚,獲評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
在社會治理能力方面,青島打好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攻堅戰,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較低水平,發起“平安青島”建設攻勢,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應急管理持續加強。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明顯,社會治安生態持續優化,5年以上信訪積案全部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