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第一風口丨率先“碳達峰” 青島準備好了嗎?

2021-01-12 10:28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47963)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全球變暖的趨勢愈演愈烈,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是元兇。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向世界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宏偉目標是挑戰也是機遇,將帶來新產業、新增長點、新投資,實現經濟、能源、環境、氣候共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青島早在2012年即成為國家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如何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

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在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的時代,產業結構不合理是碳排放量偏高的主要原因。通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強技術進步來節能提效,是降低碳排放的首要措施,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青島應該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鼻鄭u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主任劉文儉建議,傳統產業也應該加快生態化轉型。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擺脫對外石油資源依賴的國家戰略,也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截至2020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2.81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492萬輛,僅占1.75%,替代傳統燃油車的增長空間特別巨大。

王慶洲

“青島汽車產業新能源化轉型升級的號角已經吹響,給所有上下游企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鼻鄭u市人大代表、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總經理王慶洲表示,北汽在青島專注生產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與其他汽車企業共同拉動汽車產業鏈發展壯大,成為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帶動力量。

紀建奕

作為一家汽車車橋及專用車制造企業,青特集團將新能源技術及產品作為企業轉型的落腳點,發展以電能、氫能等新能源專用車底盤及動力總成制造?!扒嗵丶瘓F將結合國家及省市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造基地?!鼻鄭u市人大代表、青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紀建奕透露。

當前,青島市汽車企業云集,一汽大眾、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奇瑞汽車、北汽制造、北汽新能源等品牌林立。“廠家之間投入市場和在研新能源產品有同質交叉,而且企業間產品邊界越發模糊。”王慶洲擔憂,這種局面可能會造成市場上同區域的同檔次產品惡性競爭,造成重復研發和資源投入,拉低整個區域產業盈利水平。

為發揮先進技術和制造實力應有的產業引領作用,促進區域產業長期持續發展,王慶洲建議,“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快規劃推進青島國際汽車城,盡快出臺新能源汽車區域差異化發展戰略和調控政策,鼓勵優質企業和特色潛力產品百花齊放,同時精準培育幾個青島名片級、特色高質量發展引領的新能源汽車產品?!?/p>

謀劃“大能源”戰略

研究發現,90%的二氧化碳來自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燃燒。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促進低碳轉型,是推進能源革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作為青島市能源事業的投資發展平臺,青島能源集團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推進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利用,實施以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清潔能源項目。2020年以來,青島能源集團謀劃了“大能源”發展戰略,圍繞“氣熱一體、多能互補、綠色發展”,實現了使用天然氣直供權開發供能項目的新突破。

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能源集團董事長趙海濱表示,“十四五”時期,青島能源集團將聚焦能源行業市場競爭,加快推進業務分類改革,適時組建燃氣、熱電、能源發展三大集團,切實打通資源配置瓶頸。同時,全面啟動市域“煤改氣”,持續優化城市能源利用結構,加快青島市由傳統“能源供熱、集中供熱”模式向“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分布式供能模式轉變。

趙海濱

面對能源技術革命與新能源產業科技發展的重大需求,必須加大新能源技術研發儲備。青島市擁有眾多科研實力雄厚的能源領域研究機構,如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籌)等。其中,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將重點開展新能源領域基礎研究,打造面向世界的新能源科學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為青島市及山東省碳達峰、碳中和以及能源安全新體系的構建提供決策依據、路徑和技術路線圖。

按照國內外能源發展趨勢要求,我國將氫能作為能源科技創新的主要方向之一。青島市擁有海灣化工、金能科技、青島煉化、麗東化工等工業副產氫企業,港口、物流運輸、供熱、發電等應用場景眾多,具備氫能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肚鄭u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明確提出,建設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區,打造“東方氫島”,在未來10年完善氫能產業鏈體系和氫能產業基地,將青島打造成國際知名的氫能城市。

增加生態系統碳匯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在碳排放量一定的情況下,環境空氣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樹木、植被、濕地的覆蓋面積?!鼻鄭u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主任劉文儉建議,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加強濕地保護,發揮好現代農業的生態碳匯功能。

劉文儉

漁業生產活動可以促進水生生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并通過收獲把這些碳移出水體,進而減緩水體酸度和氣候變暖。中國工程院的一項咨詢研究項目結果顯示,海水貝藻類養殖具有高效的“固碳”作用,我國海水養殖的大型海藻每年可以從海水中移出碳30多萬噸,養殖的貝類可以移出的碳更多,達到近90萬噸。僅僅貝藻養殖這兩項,每年就可以移出碳120多萬噸。我國海水貝藻養殖對減少大氣二氧化碳的貢獻巨大,相當于每年造林50萬公頃,生態效益顯著。

2017年,中國政府將“漁業碳匯”作為藍色碳匯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十部委《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發揮水產養殖生態修復功能,有序發展灘涂和淺海貝藻類增養殖,構建立體生態養殖系統,增加漁業碳匯。

“‘碳匯漁業’是綠色發展理念在漁業領域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國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抓手?!鼻鄭u市政協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水養殖生態與技術研究室副主任葉乃好說,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兼具食物供給和生態服務兩大功能。

葉乃好

低碳試點“多點開花”

“近年來,青島市有序推進低碳社區、城鎮、工業園區試點,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鼻鄭u市生態環境局污染物控制總量處處長劉贊說,青島高新區成為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青啤、海爾、海信等企業從清潔生產、碳資產管理等方面推進低碳企業建設。

作為國家低碳城鎮試點,青島中德生態園通過給整個城鎮碳排放設置“天花板”,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率先打造開放式社區,推廣可持續建筑、被動房、零碳房屋、泛能站等低碳技術,推行智慧能源和綜合能源利用,打造能源節約的綠色生態城區。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中德生態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徐海潔表示,中德未來城D2組團將通過創新低碳技術、改變建設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采用相應碳補償手段達到零排放目標,努力打造“零碳社區”。

徐海潔

奧帆中心“零碳社區”項目通過深度利用智慧能源系統,合理利用海水源熱泵、太陽能光伏光熱、風力發電、污水源熱泵、工業余熱回收等清潔能源技術,爭取3至5年實現社區內各建筑低碳、近零碳直至零碳排放,為特大城市核心建成區“跨越油氣依賴、實現零碳能源”探路。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旅游集團董事長王紅表示,該項目將零碳建筑、零碳交通、零碳人文、零碳經濟全面包納,建設能源利用高效、低碳清潔經濟的新型綠色社區。

王紅

“在以減少碳排放為特征的綠色發展背景下,青島應率先啟動建設國內首個碳達峰、碳中和示范區。”王慶洲建議,示范區可以與青島國際汽車城一并規劃,從交通及運輸工具全面新能源化切入,改變用能習慣,支持加大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比重,率先實現區域綠色可持續發展,建設有全國示范意義的綠色發展城市標桿。

“下一步,青島市將繼續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建筑能效提升、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等措施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進一步提升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占比,通過森林碳匯、海洋碳匯等抵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鼻鄭u市生態環境局污染物控制總量處處長劉贊表示,要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各項工作中,確保青島市碳排放總量穩中有降,在全國低碳發展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同時提前謀劃建設“碳中和”城市,為支撐國家“碳中和”工作提供青島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