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丨確診病例出現之后......我不會“陽性”了吧?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劉雪蓮
“青島新增3例無癥狀感染者”。10月11日早上6點26分,李釗被一條手機推送“驚醒”,剛剛入睡沒兩個小時的他拿起手機掃了一眼,一把把手機塞到了枕頭底下:節前不是發現了兩例嗎?那么多的密切接觸者不也都解除隔離了嗎?新增3例,有啥大驚小怪的?
那時他還沒想到,自己會被這條信息“折磨”這么久。
淡定
李釗的不屑是有根據的。
11日是周日,兩天前,他剛過完自己的40歲生日。雖然已經踏入不惑之年,但他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有信心:6歲起下地干活,十幾年間把田里的農活干了個遍;24歲來青島工作,25歲跟一幫朋友下海冬泳,堅持了5年;27歲房子裝修時,80斤重的鞋柜包裝箱,他一口氣扛上5樓……
大學畢業那年趕上非典,李釗對那起疫情唯一的記憶就是被封在了學校里,天天和同學們打羽毛球、喝酒。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他的影響,只是在很多時候不得不戴上口罩。
對自身健康的憂慮、對兩次疫情的恐懼,還有這次新增的3例無癥狀感染病例,所有這一切,好像離李釗很遠很遠。
但是……
俗話說得好,“‘但是’之前的話,都是毫無意義的”。
李釗的淡定,也僅維持了十幾個小時。
11日下午,青島召開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積極開展核酸檢測,切實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水平。緊接著,省里也開會了,而且信號更加明確:要立即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全面徹底排查可能的感染者,務必做到從多從快,盡快實現城區人員檢測全覆蓋。
“全員檢測”,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李釗松弛的神經立馬緊繃起來。
焦慮
時針撥回到十一長假前。
早在9月中旬,李釗就和對象趙梅商量,趁這個難得的8天長假,帶著家里老大去趙梅的工作地H市探親。因為工作原因,趙梅一年前被調往H市,時限兩年。一個四口之家因此被分成了“二二組合”,李釗和老大留守青島,趙梅帶著老二遠赴南方。兩人商量著,正好趁這個長假團聚一下。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9月24日,青島市在青島港大港公司定期例行檢測時,發現兩例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出于安全考慮,老大就讀的學校在微信群里發出通知,鑒于疫情防控工作態勢,從防控安全及學生個人健康角度出發,十一放假期間,建議學生非必要不離青外出。
最終,買好的機票只能退掉。但是,趙梅想念兒子,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完美計劃”:10月1日李釗獨自一人去H市,10月4日他倆一起返青,10月8日她再返回。這樣,他們兩個人就都能見到老大老二兩個孩子,而且還安全。
一切按照計劃進行,連意外也是:返回青島后沒幾天,一直身體健康的李釗感冒了!
打噴嚏、流鼻涕、咳嗽,一系列的癥狀接連出現。偏偏,青島又檢出了無癥狀感染者,而且要全員檢測。李釗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是“陽性”了怎么辦?畢竟他假期出了省,還坐了飛機,在H市也“接觸”了不少人。
青島市民排隊進行核酸檢測。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攝
此刻,幾十年來的自信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最讓李釗擔心的,并不是他自己。
10月1日和10月4日,李釗兩次坐飛機往返于H市和青島之間。飛機上,閑來無事的他還特意數了數飛機上的座位:兩次坐的飛機屬于同一家航空公司,機型相同,經濟艙大概55排座位,每排6位乘客,算上機組人員,怎么也得350人了。李釗在想,如果自己“陽性”了,兩班飛機上一共700人是不是都得隔離檢測?這700人又有多少密切接觸者?
不止這些,截至11日,他節后已經工作了3天,身邊天天見的同事少說也有三十來人,要是他“陽性”了,密切接觸者又是個幾何數字,甚至整個單位的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這還不算孩子、孩子的同學、家里的老人……
李釗的頭大了。
檢測
還有一個讓李釗放心不下的,就是8日已經返回H市的趙梅。
不出意料,疫情發生后,所有與青島有“牽連”的城市很快有了反應,H市也不例外。
12日一早,趙梅剛進公司就接到了人事部門的通知,凡是假期去過青島的,一律馬上去做核酸檢測。公司之所以這么緊張,是因為趙梅有一個同事11日晚上剛剛從青島返回,還有一個12日中午就要抵達。
上午10點30分,趙梅和其他幾名從青島回來的同事趕到公司附近一家三甲醫院。
在醫院門診處,他們受到了“特別待遇”:門口增設了服務臺,專門負責接收從青島返回,來做核酸檢測的人員。所有人進門一律先測體溫,登記抵達H市的時間。五六分鐘過后,十人一組的檢測小組人數湊齊,趙梅等人跟在穿著防護服的醫務人員身后上了電梯,直達三樓的發熱門診,掛號等待核酸檢測。
青島市民進行核酸檢測。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攝
趙梅抽到的是70號。在這之前,她又一次接受了體溫檢測,還填了兩張基本信息表。醫護人員強調,往返H市的航班號一定要填寫準確。
11點30分,終于輪到了趙梅。正式開始檢測前,醫生詳細詢問了她有沒有感冒、發燒、流鼻涕等癥狀,得到否定答復后才給她開了單子:血常規、核酸檢測、CT,一共三項檢測。CT可以不做,但血常規和核酸檢測不能少。核酸檢測一律是鼻咽拭子檢測,兩個鼻孔都要測。
之后,排隊抽血、掃碼上傳相關信息、核酸檢測,等趙梅拿到血常規檢測結果,可以離開醫院時,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這時,檢測隊伍已經排到了100多號。
等待
趙梅的核酸檢測做完了,只需要等待6個小時后的檢測結果。可在千里之外的青島,李釗仍在忍受著感冒藥帶來的困擾。因為癥狀一直不見好轉,之前很少吃藥的李釗,“蓮花清瘟”“三九感冒靈”都吃上了。他素來對感冒藥里嗜睡成分敏感,吃完藥后整天都暈頭轉向的,唯一的欲望就是睡覺。
12日,李釗請假。他不敢再去上班了,擔心自己真的“陽性”了,更多的,是怕自己的狀態會給同事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一整天,他幾乎全部躺在床上,連飯都沒吃。所有的時間幾乎全用來睡覺,醒了就喝水。
當天,青島的全員檢測正式開始,每次從昏睡中醒來,李釗就在手機上翻看各種來源的信息,心情就像密密麻麻的等候檢測的人群一般,糾結煎熬。
13日,趙梅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陰性。這多少讓李釗的心里添了一分平靜。
也許是休息了一天的緣故,李釗的感冒癥狀減輕了許多,如果不說話,簡直就是一個正常人——他的嗓子啞了,根據他的經驗,這是病情向好的信號。中午12點半,李釗排隊兩個多小時后,在小區的檢測點里接受了核酸檢測。
下午,他返回了工作崗位。他想工作,想和同事們并肩戰斗:汶川地震的時候如此、北京奧運的時候如此、年初疫情膠著的時候也是如此。他不想在工作需要他的時候,當一名“逃兵”。
可他仍是小心翼翼的,因為他只是做了核酸檢測,并不意味著肯定不是“陽性”。他想盡快知道自己的檢測結果,好能無所顧忌地干活、說笑。
趙梅告訴他,接受檢測之后,可以在健康碼頁面下方查詢自己的檢測結果。
可是他一查,頁面顯示“核酸檢測結果需做完2至3天后方能查詢到,請您耐心等待,或直接到檢測機構查詢”。
青島如此大規模的全民檢測,各種信息錄入,都需要更長時間。
“沒人找你就沒事兒,有事兒24小時內肯定有人找你。”同樣查不到檢測信息的同事們,互相開著玩笑。
一天過去,沒人找,李釗放心了些。他已經習慣時不時拿出手機,找出自己的電子健康通行碼,然后點下面那行“核酸檢測信息查詢”的小字,等待一個讓自己最終安心的結果。
(文中李釗、趙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