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
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注意糞尿污染 新增抗體檢測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題:注意糞尿污染 新增血清學檢測——詳解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新華社記者屈婷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4日發布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相比第六版,這一最新“國家版”診療方案在傳播途徑、臨床表現、診斷標準等多個方面作出修改和完善。
提示境外輸入風險
第七版診療方案在前言部分,增加了以下表述:“通過采取一系列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措施,我國境內疫情上升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數省份疫情緩解,但境外的發病人數則呈上升態勢。”
前言指出,對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病理認識持續深入,診療經驗不斷積累,修訂方案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該病的早診早治,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大可能避免醫院感染,同時也要注意境外輸入性病例導致的傳播和擴散”。
傳播途徑應注意糞尿污染
在備受關注的病毒傳播途徑上,第七版診療方案新增:“由于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此外,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依然是主要傳播途徑,特殊情況下也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新增尸檢和穿刺組織病理觀察結果
第七版診療方案新增了“目前有限的尸檢和穿刺組織病理觀察結果”。具體是按照大體觀、鏡下觀,分別對肺臟、脾臟及肺門淋巴結、心臟和血管、肝臟和膽囊、腎臟、腦組織、腎上腺、食管、胃和腸管等器官進行了描述。
結果顯示,新冠肺炎造成的病理改變以肺臟和免疫系統損害為主,其他臟器因基礎病不同而不同,多為繼發性損害。
增加血清學檢測
在實踐的基礎上,一些新的檢測手段得到認可。在此前核酸檢測、病毒基因測序之外,第七版診療方案新增了血清學檢測的手段,即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多在發病3-5天后陽性,IgG抗體滴度恢復期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此外,在病原學檢測上,第七版診療方案刪除“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盡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進行核酸檢測,同時強調“檢測下呼吸道標本(痰或氣道抽取物)更加準確”。
對孕產婦、兒童臨床表現認識更深入
第七版診療方案對孕產婦、兒童臨床表現認識更深入。一是增加對孕產婦和兒童的臨床表現描述,比如“孕產婦臨床過程與同齡患者接近”;“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病例癥狀可不典型,表現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或僅表現為精神弱、呼吸急促”等。
此外,成人的重型標準沒有變化,增加兒童重型標準,具體為:出現氣促,除外發熱和哭鬧的影響;靜息狀態下氧飽和度≤92%;輔助呼吸,發紺,間歇性呼吸暫停;出現嗜睡、驚厥等。
增加“重型、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
為促進診療關口前移,盡可能減少輕癥轉為重癥,第七版診療方案按照成人和兒童,分別增加“重型、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
對于成人,臨床預警指標為: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下降;外周血炎癥因子如IL-6、C-反應蛋白進行性上升;乳酸進行性升高;肺內病變在短期內迅速進展。
對于兒童,臨床預警指標為:呼吸頻率增快;精神反應差、嗜睡;乳酸進行性升高;影像學顯示雙側或多肺葉浸潤、胸腔積液或短期內病變快速進展者;3月齡以下的嬰兒或有基礎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呼吸道畸形、異常血紅蛋白、重度營養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增加“托珠單抗”用于免疫治療
第七版診療方案在治療方面,作出不少更有針對性的修改。比如,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上,根據新的病理觀察發現氣道內可見黏液及黏液栓形成,因此在有創機械通氣中,增加“根據氣道分泌物情況,選擇密閉式吸痰,必要時行支氣管鏡檢查采取相應治療”,以改善通氣。
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上,還增加“托珠單抗”用于免疫治療,適應證為“雙肺廣泛病變者及重型患者,且實驗室檢測IL-6水平升高者”。方案還給出了具體用法、用量,提示注意過敏反應,有結核等活動性感染者禁用。
此外,第七版診療方案進一步嚴格了疑似病例排除的標準,并將最后一部分的“解除隔離標準”改為“出院標準和出院后注意事項”。
- 青島心血管病醫院攜手公益大巴,把一站式診療送進“家門口”
- “國家隊”領銜,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助力打造胃癌精準診療新高地
- AI診療最好還是先“打下手”
- 開屏見“好”|七旬老鄉醫堅持義診多年,診療3萬余人次
- 即墨區規范診療提升年暨外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授牌儀式在即墨區人民醫院舉辦
- 成立“糖尿病足門診”,多學科量身定制診療方案,北大人民醫院青島醫院成功救治多名高齡危急重癥患者
- 諸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動物診療“敲門辦” 政務服務“真好辦”
- 青島市消化疾病診療新進展及消化護理學術研討會在即墨成功舉辦
- 諸城市中醫醫院違反相關規范開展診療活動被罰款11000元
- 中疾控病毒病所論文揭示世衛組織當前關注唯一新冠變異株如何逃過T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