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遠赴深圳取真經,一把手帶隊沖鋒忙招商。3月25日~2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率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在深圳考察學習,期間,王清憲明確指出,我們“學深圳、趕深圳”,就是要放大坐標找...
深圳、青島,兩塊試驗田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在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上,有兩個城市被點名,分別是深圳和青島。從南海之畔,到渤海之濱,深圳與青島這兩座今年以來交流頻頻的城市,又共同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擔負起新的使命。
今年,青島市委出臺了“學深圳、趕深圳,加快建設國際大都市”的相關意見。6月,63家深圳企業迎來了一批從青島遠道而來的新員工——150名青島選派干部前來深圳,開展為期一百天的“脫產”體悟實訓。
參與公司戰略研討會,與深圳員工一起分析投標方案;實地查看工程項目,了解企業運作的每一處細節。從機關公務員到企業職工,“換位”體驗給青島干部們帶來了新的思考。通過和他們的深入交流,記者發現市場化、法治化的環境生態是讓大家感觸最深、 收獲最大的方面。
本周,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召開,深圳和青島分別領到了各自的“示范區”新任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作為五個計劃單列市中經濟總量排名前兩位的城市, 兩地在交流中迸發出的雙向能量也將成為彼此完成好新使命的助推力。
深圳、青島,兩塊試驗田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深圳,青島。
一個位于南海之畔,一個坐落黃海之濱。雖然相隔萬里,卻共同擁有著沿海開放城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等身份。
日前,中央深改委的一則新聞又讓這兩座城市之間建立起了新的聯系。
與深圳和青島息息相關的文件兩份分別是《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
·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要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機遇,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范例。
·青島——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
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旨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拓展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領域合作,更好發揮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強我國同上合組織國家互聯互通,著力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在記者看來,中央的重要會議專門“點名”深圳與青島,傳遞的正是中央對于深圳和青島未來發展的戰略考慮和重視態度。而關注兩地時政新聞的有心人也許會留意到,這兩大新晉“示范區”在今年以來可以說是交往頻頻。
今年年初,青島明確提出要“學深圳,趕深圳”。
3月,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特地率領黨政代表團來到深圳考察學習。
5月,青島選派首批150名干部赴深圳,下沉至63家企業體悟實訓。
(即墨實訓小組研討交流)
為什么選擇深圳?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接受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壹深圳客戶端記者專訪時曾表示,“來深圳考察學習,是青島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深圳創造了很多引領性、開拓性、示范性的寶貴經驗,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完成好總書記交給我們的重大政治任務,最好的標桿和榜樣就是深圳。”
同樣的問題,記者又對多位在深實訓的青島干部進行了采訪。按照規定,他們此次進入深圳企業之后,具體工作完全交由企業來定。有的干部報到當天就加班到晚上10點,有的則在報到第二天就出差跑業務。
而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青島干部們在實訓中感悟最深的、提的最多的就是深圳的營商環境。
他們告訴記者“深圳有獨特的企業生長土壤,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方位、立體化、綜合性的創新創業生態。這已經不是平面化的營商環境概念,而是包括行政效率的高效、產業鏈條的完善;生活的愈發便利、自然環境的不斷提升;甚至全社會形成的敢闖敢試,寬容失敗的價值理念等等。諸多要素共同搭建起這個大生態。”而這個生態的形成正是他們最迫切想從深圳學到的東西。
青島媒體的話說,此次青島是全方位“學趕”深圳。
大到學習深圳推動創新突破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干部作風建設,細致到城市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
7月17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青島市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不予處罰清單》,30種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罰。接受采訪時,負責人直言不諱,“《清單》是對標深圳起草制定的”。
要跟深圳學喝咖啡。
在山東省政府官網上刊登的這篇文章《究竟該向南方學什么?濰坊市委書記南方考察歸來的“發展之問”》中,濰坊市委書記惠新安直面問題、言辭犀利,直指山東特色酒文化、政府過度干預、思想觀念落后等弊端。
“我們去到北方,先喝酒,再談事”文中還引用了網友的話,“各種規矩各種喝,喝的暈乎乎的談個啥?大多數的南方人則不同,先過來喝喝茶,然后再談事。深圳更多的是先找個咖啡廳,碰撞一下,合適再深談。酒越喝越混沌,喝到思路都找不到;茶越品越清醒,清晰到細節都摳出來。結果決定導向。”
聚焦深圳,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終極目標,就是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范例。這一明確目標顯然不同于以往“沿海開放城市”“保稅區”“自貿區”等以具體的經濟和貿易制度變革為目的的功能區建設,而是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宏大框架先行示范。
而深圳肩負的使命,更深層次的含義,是對中國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全新探索。
交流總是雙向的,學習也絕不會僅停留于單箭頭。
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節點,青島的發展也有諸多優勢、經驗值得深圳學習借鑒。
尤其針對此次國家為青島謀定的新使命“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這一內容。
據青島官方媒體公開報道顯示,過去一年以來,青島共開展針對上合組織國家的對外招商促進活動11次,接待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經貿代表團21次。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市設立了青島工商中心,加強對外溝通合作。整合濟鐵膠州物流園、中鐵聯集集裝箱青島中心站、青島港等資源,建設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開通中亞、中歐等5條國際班列,2018年到發歐亞班列402列,占山東省到發總量的80%。
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格局中,打造山東這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建設青島這個新高地的橋頭堡,就是要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的新的重要戰略支點。
而在深圳,“一帶一路”對經濟的貢獻與日俱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841.4億元,增長5.7%,優于全市整體水平。
在未來,深圳、青島一南一北,如何有力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值得我們期待。
從南海畔,到渤海濱,五個計劃單列市中,經濟總量排名前兩位的城市攜手共進,筆者相信,這其中蘊含的能量將為各自的示范區建設帶來無限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