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聲機、黑膠唱片、復古電影海報、老式電影放映機……走進青島市市南區的中國電影院,這里不僅是一家商業電影院,更像是一座小型電影展覽館,敘述著近百年前的青島往事,身著旗袍、中山裝的游客正在拍照打卡。1931年,這家青島史上第一家中國人民開辦的電影院正式開業。五年后,在青島取景拍攝、由洪深編劇、胡蝶主演的電影《劫后桃花》在這里首輪上映,轟動一時,拉開了青島電影歷史新的一幕。
“因為一部電影,愛上一座城市。”不少影視作品成為一座座城市文旅的新名片,越來越多人愿意為影視劇而奔赴一座城。近年來,青島市市南區以優美的濱海風光和獨特的人文建筑風格,為影視劇拍攝提供了多樣化的場景和素材,被譽為“天然攝影棚”。通過完善豐富的旅游配套,優化服務供給,市南區“影視取景地+”效應持續放大,打卡熱度攀升,城區文旅活力不斷提升。
周六晚上,蛤蜊喜劇演員孫小白的單口喜劇《老胖孩》在中國電影院2號廳上演,吸引了很多島城年輕人,現場爆笑連連。“許多市民游客是循著青島電影歷史來我們這里打卡的,但是我們也想完善‘電影院+’的形式,定期舉辦電影分享會、影迷見面會、喜劇脫口秀等多元化、年輕化的活動,滿足更多影迷的期待。”中國電影院值班經理趙璐告訴記者。
踏入八大關風景區,歐式建筑與綠樹成蔭的小道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面朝大海,微風輕柔。景區享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電影《抓娃娃》中馬成鋼在“西虹市”街頭對兒子“父愛如山體滑坡”名場面就是在這里。沿著柏油馬路漫步其中,每一步都踏著與馬成鋼和春蘭同頻共振的回響。每逢節假日,八大關社區便會組織“景區網格”志愿服務隊提供文明引導、暖心服務、免費游覽講解,志愿者帶領游客沿山海關路游覽,將故事娓娓道來,既讓游客朋友們欣賞了景區風光,也深入了解八大關建筑的“前世今生”。“我們希望通過暖心的服務,以及加強對周邊旅游秩序的巡邏引導,更好地展現沿海一線的旅游風貌,讓大家的旅游體驗更加舒適、舒心。”八大關社區工作站站長畢小龍說。
行走在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一磚一瓦、一樓一鋪都讓人想起電影《硬漢》。據導演丁晟介紹,《硬漢》里99%的鏡頭在青島拍攝,能在電影中看到島城熟悉的一景一物,“看《硬漢》就等于看青島。”中山路作為青島老城區的重要街區,20世紀曾經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區,近些年通過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行動實現了配套改造、建筑修繕和業態煥新,成為時尚感與煙火氣的城市歷史文化地標。“我們去了四方路的市集、上街里老字號展覽館,還去了三江里的網紅咖啡館、潮牌集合店,在這里不僅打卡了電影同款鏡頭,好逛、耐逛的小店也很多。”來自煙臺的影迷王義琦說。
以取景地為撬點,推動影視與文旅互相融合、雙向奔赴,市南區深挖影視文旅資源,將“打卡”人流轉化為經濟效益,既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也為城市的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動力。
(通訊員/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