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癌、健康生活,青島市開展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活動
半島網4月16日訊 (記者 孫貼靜)4月15日,青島市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活動在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科學防癌,健康生活”為主題,通過啟動儀式、新書發行、知識發布、沉浸式體驗等形式,全方位普及腫瘤防治知識,企事業單位代表、市民代表及媒體記者等100余人參與。
凝聚共識,共啟新篇
青島市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
在青島市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上,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市計劃生育協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會長趙國磊,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張春玲,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邢立泉,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紀委書記李善鵬,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青島市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侯秋雨共同開啟卷軸,宣布腫瘤防治宣傳周正式啟動。
趙國磊在致辭中指出,青島市高度重視癌癥綜合防治工作,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不斷健全完善癌癥防治網絡,推動癌癥防治“防-篩-診-療-康”一體化管理,在癌癥防治體系建設、普及癌癥防治知識、無煙城市建設、癌癥早篩早診早治覆蓋面、癌癥診療服務水平、中西醫協同防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較2020年提高1.3%。他強調,要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進一步加大腫瘤防治工作力度,深入開展腫瘤防治健康教育,積極擴大癌癥篩查覆蓋面,多措并舉提升癌癥防治水平。
張春玲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青島市腫瘤防治的重要力量,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始終致力于腫瘤診療技術的創新和推廣。未來,醫院將繼續發揮好腫瘤防治主陣地作用,將科學、公正、準確的科普知識傳遞給公眾,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腫瘤防治的意識和能力,助力全市腫瘤防治能力的持續提升。
知識賦能,健康同行
免費發放5萬冊腫瘤防治科普圖書
在《青島市居民中西醫協同腫瘤防治知識導讀》新書發布會上,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市計劃生育協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會長趙國磊和青島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建民共同為新書揭幕,并向市社科聯、市老年大學、市圖書館、市北區衛生健康局、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島市中心血站以及青島國際航運中心代表贈送了新書。《青島市居民中西醫協同腫瘤防治知識導讀》一書由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專家編寫,旨在普及腫瘤防治知識,引導居民科學認識腫瘤,從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腫瘤發生、發展的風險。該書內容涵蓋了腫瘤的基本知識、腫瘤預防、腫瘤診斷及治療、腫瘤康復及護理、常見惡性腫瘤的防治等多個方面,在介紹西醫腫瘤防治體系的同時,也深入探討了中醫在腫瘤防治中的獨特作用,并針對一些腫瘤防治中的一些誤區進行了解讀,讓更多人關注腫瘤、了解腫瘤,樹立正確的腫瘤防治觀念,同時也為腫瘤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科學、權威的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該書將免費向市民發放5萬冊,電子版同步上線,市民可登錄“健康青島科普資源庫”微信公眾號閱讀。
專家解讀,答疑解惑
四位專家解讀腫瘤防治知識
“魯醫健康說·時令與健康”腫瘤防治知識發布會以“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為主題,邀請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的四位專家對相關腫瘤防治知識進行解讀。
青島市腫瘤防治研究院院長兼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馬學真詳細介紹了近年來青島市在“惡性腫瘤早篩早診早治”領域的工作成果,包括社區篩查項目的推進、高危人群的精準干預等。他強調,積極推廣癌癥高危人群篩查和早診早治適宜技術,能夠提高癌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比例,從而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癥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降低癌癥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
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黨委委員、放療中心主任兼放射治療三科主任鞠芳圍繞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進行了深入解讀。她指出,“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不僅是口號,更是可操作的行動指南。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個人要學習科學的癌癥防控知識,踐行健康的生活習慣;醫療體系要推動癌癥早篩早診早治的普及和診療的規范化,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實現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雙下降”。
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分子影像科主任王艷麗介紹了目前用于腫瘤診斷的輔助檢查手段,如病理檢查、檢驗檢查、內鏡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分析了各自優勢和適用場景。她特別提醒,腫瘤的個性化精準治療依賴于全面、科學的診斷體系,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對精準診斷至關重要,市民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呂少萍分享了腫瘤患者的康復理念和實踐經驗。她通過具體案例,生動展示了康復醫學科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治療副作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她強調,腫瘤康復的核心理念是“全程管理,功能重塑,生命賦能”,本質上也是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從對抗疾病到重建生活的范式轉變。
科技賦能,中醫助力
社會代表走進醫院開展沉浸式體驗
在沉浸式體驗階段,社會代表前往康復醫學科、針灸科和中醫體驗區,近距離感受現代醫療技術與傳統中醫的魅力。踏入康復醫學科,代表們率先體驗了盆底磁治療,該技術利用磁場穿透人體組織,刺激盆底肌肉神經,從而達到改善盆底功能的效果。在體驗過程中,代表們明顯感受到肌肉的收縮與放松,新奇之感溢于言表。緊接著是足底壓力測試,先進的儀器能精準地檢測出足底各個部位的壓力分布情況。代表們站在測試板上,不一會兒,一份詳細的足底壓力報告便生成了,醫生依據報告為大家分析足部健康狀況,并給出針對性的建議。經顱磁治療失眠抑郁區域同樣吸引了眾多代表,通過特制的磁刺激線圈,發出脈沖磁場調節大腦神經細胞的活動,緩解失眠與抑郁癥狀。體驗者躺在治療床上,戴著治療頭盔,安靜地感受著這神奇的治療過程。下肢康復機器人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它能夠模擬人體正常行走模式,輔助下肢功能障礙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代表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機器人的助力,真切感受到現代科技為醫療康復領域帶來的巨大變革。
在針灸科診室,濃郁的傳統中醫氛圍撲面而來。代表們體驗了十字灸、埋線療法、拔罐和臍灸等傳統中醫療法。十字灸,是在人體背部督脈和膀胱經上進行艾灸,形成一個 “十” 字形。醫生熟練地擺放好艾炷,點燃后,溫熱的感覺緩緩滲透進身體,代表們微微閉眼,享受著這傳統療法帶來的舒適。埋線療法則是將可吸收的羊腸線埋入穴位,通過持續刺激穴位來治療疾病。醫生一邊操作,一邊向代表們介紹原理,代表們驚嘆于中醫的精妙構思。拔罐時,玻璃罐吸附在皮膚上,隨著罐內負壓的形成,代表們能看到皮膚逐漸充血,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吸力。而臍灸則是在肚臍處放置特制的中藥膏和艾炷,點燃后,溫暖從肚臍向全身擴散。一位體驗代表在體驗臍灸后感嘆:“中醫的博大精深讓人嘆服!這小小的肚臍,竟蘊含著如此強大的養生能量。”
在中醫診區,代表們體驗了撳針療法和耳穴壓豆法。撳針療法是將特制的小針埋入穴位皮內,進行長時間的刺激。醫生手法嫻熟地將撳針埋入體驗者的穴位,幾乎沒有明顯痛感。耳穴壓豆法則是在耳朵的相應穴位上貼上王不留行籽,通過按壓來刺激穴位。體驗者按照醫生的指導,輕輕按壓耳穴,感受著身體的微妙變化,對中醫通過耳部穴位調節全身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活動的舉辦,不僅普及了健康知識,更是凝聚了社會各界的力量,為“健康青島”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既有權威專家的知識分享,又有親身體驗的互動環節,讓人受益匪淺。
- 青島市教育局重要通知!2025年青島一中等學校普通高中綜合高中招生簡章已公布
- 2025青島馬拉松來了,青島市向您發出文明參賽、文明觀賽倡議
- 官方解讀丨如何認定?如何申領?如何發放?青島市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細則來了
- 今年全市收購二手房超1200套!青島市住房“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正式發布
- 第31屆IMC上海國際模特大賽青島總決賽 | 報名通道正式開啟!
- 2025年青島市體育工作會召開,提振體育消費準備這樣做
- 答記者問丨青島市多子女家庭符合哪些條件可以申請購房補貼?
- 青島市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政策解讀
- 特色引領 產業驅動 實戰立身 青島市高級技術經理人培訓推出系列課程
- 百次熱血奔赴,青島市獻血達人用堅持詮釋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