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苦”?山野菜成年輕人“新寵”
春天里,山野菜悄然成為年輕人的餐桌“新寵”。近日,記者走訪鞍山二路農貿市場、新貴都集貿市場及埠西海鮮批發(fā)市場發(fā)現(xiàn),香椿、薺菜、面條菜等時令野菜已全面占據(jù)攤位C位,成為市民菜籃子的“春日限定款”。曾經(jīng)被視為“憶苦飯”的薺菜、蒲公英、小根蒜等山野菜,如今以“有機”“養(yǎng)生”“網(wǎng)紅”等新標簽走紅。
本地野菜扎堆上市,“鮮”氣撲鼻
在鞍山二路農貿市場,成捆的薺菜翠綠鮮嫩,香椿芽紫紅透亮,面條菜葉片肥厚,攤主們將十幾種山野菜分門別類擺放。“今年天冷,野菜長得慢,但品質比往年更好!”攤主李大姐邊整理貨架邊介紹。她的攤位上,蒲公英、苦菜、白蒿等野菜被市民圍得水泄不通,一位市民特意從市南區(qū)趕來,稱要“把春天的味道帶回家”。
在新貴都集貿市場內,年輕面孔明顯增多。在“春菜專區(qū)”,菜攤老板正在教一位年輕小姑娘做薺菜,說:“洗凈后,要先焯水……你回家做了試試,這樣子顏色鮮亮,吃起來口感也更好。”據(jù)一位攤販介紹,受今春持續(xù)低溫影響,本地山野菜上市時間較往年推遲了近兩周。即便如此,春菜銷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網(wǎng)紅品種如水果芹菜等更是供不應求。攤主指著貨架上的香椿說:“這些都是本地嶗山產(chǎn)的,運輸不超過3小時,葉子還帶著露水呢!”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以海鮮聞名市場的埠西海鮮批發(fā)市場的農貿區(qū),也布滿了各種各樣品種的山野菜。曹先生的攤位上,山菜、榆錢、馬齒莧等小眾野菜琳瑯滿目。他告訴記者:“老顧客們早就算著日子等野菜上市,現(xiàn)在每天的新鮮野菜比往年銷量都高,山菜中午前就搶光!”采訪期間,不少市民也表示,野菜的短暫賞味期更顯珍貴,即便價格略高也要“嘗頭茬鮮”。
傳統(tǒng)與時尚碰撞的“野菜盛宴”
野菜的走俏,不僅在于其自然風味,更因它激發(fā)了市民的烹飪創(chuàng)意。在鞍山二路農貿市場,市民張先生采購了薺菜和香椿:“薺菜包餃子,香椿炒雞蛋,都是我家春天的保留菜式。”
“新鮮健康,營養(yǎng)美味,好吃又減脂的山野菜。”攤主王桂芳的吆喝聲吸引了不少顧客。她的攤位上,十余種山野菜被分裝進精致的牛皮紙盒,貼上“野生”“無污染”手寫標簽。
“不吃上口野菜,怎么能說春天到了。”正在選購野菜的市民李女士表示,野菜一上市,才感受到青島的春天真正來了。“現(xiàn)在頓頓大魚大肉,吃多了也不健康,包個薺菜餃子吃,蒸個榆錢窩窩頭吃,不僅能換換口味,也回憶回憶過往的生活。”李女士說。
調查中,半島全媒體記者發(fā)現(xiàn),餐廳也緊跟潮流。市南區(qū)徐州路某魯菜館推出“春味限定菜單”,將粉蒸面條菜與開凌梭搭配,以“山珍海味”組合吸引食客。主廚王師傅介紹:“野菜講究時令,比如苦菜燉豆腐需保留微苦回甘的本味,焯水時間多一秒都會影響口感。這一新鮮搭配大家都可以在家里做一下,嘗一嘗,感受不一樣的春天美味。”
山野菜在年輕人朋友圈“走紅”
曾經(jīng)被視為“憶苦飯”的薺菜、蒲公英、小根蒜等山野菜,如今也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而且年輕人則更愛探索新吃法——小紅書博主曬出“香椿拌豆腐”“蒲公英沙拉”等低卡食譜,點贊量破萬。
“現(xiàn)在年輕人就認這個,上周有個姑娘一次買了幾十塊錢的蒲公英說要拌沙拉。”一位攤主稱。
對于山野菜的走俏,埠西海鮮批發(fā)市場的攤主李阿姨說:“現(xiàn)在年輕人都要求儀式感,買山野菜,做出好看又健康的食物,發(fā)在朋友圈獲得點贊,他們就開心了,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春天來了。再就是國家提倡 ,‘體重管理年’這樣的理念,也是現(xiàn)在年輕人越來越追求輕食健康,愛上山野菜的原因,這樣挺好,讓我們的菜攤熱鬧又開心。”
走訪中,半島全媒體記者發(fā)現(xiàn),與此同時,供應鏈的優(yōu)化也讓野菜更新鮮。沂蒙山、高密以及南方城市等產(chǎn)地的合作社采用冷鏈直供模式,清晨采摘的野菜中午即可抵達青島市場。
盡管野菜備受追捧,新貴都集貿市場的攤主王先生提醒市民理性食用,多數(shù)野菜性寒涼,脾胃虛弱者應控制攝入量,建議焯水后食用。此外,誤采誤食野生毒草的風險仍需警惕。市民勿盲目采摘野外不明植物,購買時選擇正規(guī)渠道。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肅霜)
- 【視頻】探“春鮮”真解饞!螃蟹蝦虎本地魚熱銷,還有春季限定海葵成餐桌新寵
- 最強婚戀軍師?年輕人用DeepSeek尋找“最佳伴侶”
- 高血壓開始找上年輕人,做好這幾點及時預防血壓升高
- 淘二手好物、選小份菜…… 綠色消費成年輕人“心頭好”
- 最強婚戀軍師?年輕人用DeepSeek尋找“最佳伴侶”
- 財經(jīng)觀察|金價沖出新高!年輕人含“金”量越來越高,現(xiàn)在買還是再等等?
- 冷知“室”|“巳升升”報到!穿越3000多年,用甲骨文的方式打開春晚“新寵”
- 半島V視|車展探館:最新?lián)Q代2025版本,年輕人的“科幻”新寵來了!
- 新聞周刊丨為長輩寫回憶錄的年輕人
- 平替羽絨服,百元出頭的電動車冬季騎行服成“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