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讓老年人陷入“租房難”的困局
海報新聞評論員 朱延魯
近日,關于“60歲以上老年人租房難”的話題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熱議中,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或者身邊老年人租房過程中的碰壁經歷。比如有網友在給自己母親和外婆租房時,先后聯系了不下20家房產中介,但對方一聽是為老年人租房,大多數中介直接拒絕服務;還有網友講述,之前已經與房東約定好租金,可房東見到是老年人入住,隨即漲價20%,理由是“太麻煩”。除此之外,一些地方的中介機構明確要求,老年人租房必須有子女全程陪同簽訂合同,甚至需要老年人提供體檢報告,或者子女另簽一份承諾書,承諾老人租房期間的一切問題由自己負責。
很顯然,老年人在租房市場上被區別對待已經不是個別現象,而房東或中介之所以不愿意將房子租住給老年人,主要還是怕擔風險。畢竟與年輕租客相比,老年租客出現突發情況的可能性更大,一旦老人在租住房內出現意外或緊急情況,房東或中介可能會陷入繁瑣的后續事宜,甚至面臨法律糾紛。這也是一些地方的中介機構要求老年人子女另簽責任承諾書的原因。另外,老年人因為記憶力減退更容易忘記關水關火、出現拖欠租金追討難度更大等原因也會讓房東或中介付出更多精力與成本,同樣會降低他們將房子租給老年客戶的意愿與積極性。
不可否認,房東或中介的這些顧慮與擔憂有一定道理,但從社會公平正義與租房市場健康發展的長遠視角來看,這種因為年齡原因就給老年客戶貼上風險標簽,給其增加租房難度的做法,不僅違背了租房市場公平公正的原則,打破了市場上平等交易的生態;而且大幅壓縮了老年人租房的選擇范圍,讓市場上本就不多的適老化房源更難進入他們的視野,迫使他們只能降低居住標準來應對這種偏見;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歧視與偏見還會傷害老年人的情感與尊嚴,削弱社會本應該給予他們的溫暖與關愛,讓他們感到無助甚至自我懷疑,進而影響生活質量與幸福感。更何況,隨著全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老年人口流動性增強等,老年人在租房市場上的需求正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因此,破解當前老年人租房難的困局,不僅是維護租房市場公平公正、滿足不同群體租房需求的現實需要,更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構建尊老敬老良好社會風尚的必要之舉。
當然,破局之解不可能源自一方之力。一方面,應當積極引導房東和中介機構轉變觀念,不能僅憑年齡就對老年租客產生偏見,甚至將其拒之門外;另一方面,中介機構可以探索與保險公司合作,開發專門針對老年租客的險種,進而降低租房過程中的風險與擔憂。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公租房、廉租房等。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之下,困擾老年人的租房難題才能不斷有新解,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才能以輕松姿態擁抱晚年生活。
- 海報時評|不應讓老年人陷入“租房難”的困局
- 3·15聚焦丨“不聽勸”的網癮老年人,緣何“困”在手機里?
- 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規范公租房產權移交驗收工作
- “元”氣滿滿,喜“宵”顏開 ——云南路街道“暖心到家”特殊困難老年人元宵節主題活動
- 銀發旅游列車如何讓老年人更好奔赴“詩和遠方”?
- “三民”活動|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曹彥平:新市民和青年人當年繳存的公積金,可全額提取用于租房
- 首例!重慶公租房“租轉售”購房群眾順利拿到不動產權證書
- 調解案例|“三用”調解開良方 破解多頭共債糾紛困局
- 額度提高、群體拓寬……青島公積金租房提取政策加碼
- 半島調查丨“釘”在相親會上的老年人!替子女相親動輒數年,交過“學費”見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