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大數據賦能,“治理”變“智理”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一婷
數字化時代,數據要素為城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南區堅持以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全區域、全領域數字化轉型示范試點工作,通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場景的廣泛應用,不斷打通“數據孤島”,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細化、智慧化、便利化水平。數字市南正以一域之光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增添全局之彩。
城市管理“飛”上云端
棧橋沿岸,一架四旋翼無人機升空,開啟智能“巡航”。通過機身配置的多個高清攝像頭和紅外攝像頭,在高空進行航拍,對景區及周邊全方位掃描。與傳統巡查相比,既免去了人工成本,也獲取了更大范圍、更精準的空中監測。
市南區作為青島市“智慧低空”一體化平臺首批試點區市,充分利用全市統建無人機資源,積極開展“低空+”應用探索,推進低空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復用,更為數字市南建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數據來源和進化方式。
“利用無人機巡查全域,能有效從‘地面’向‘空地一體’延伸,通過算法,更加立體地監測客流情況和人員聚集‘盲區’,繼而為熱門景區突發情況應急處置提供有力抓手。”市南區大數據局工作人員介紹。憑借無人機航拍機動性好、時效性強、巡查范圍廣、不受空間和地形制約等優勢,采集的低空感知數據,能夠實現高效巡查、協同處置、精準治理,讓市容臟亂差、違法搭建、垃圾死角、綠化盲點等城市亂象“無處遁形”。
市南區逐步推進現有無人機設備、管控系統接入“智慧低空”一體化共享平臺建設,充分激發“空天地一體”全數據要素價值,提升立體化智慧城市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市南區利用全市“智慧低空”一體化平臺,累計巡飛133架次,巡飛總里程超495公里。
急難愁盼聞“訴”而動
市南區利用無人機進行巡查。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大數據賦能之下,問題處置更加快速,需求對接更加精準,治理效能明顯提升。
“南京路124號消防箱大風一吹就倒,砸到人怎么辦?”近日,金湖路街道居民通過12345·暖南訴辦平臺,向社區“吹哨”。所轄延吉路社區工作人員立即與該居民電話聯系。網格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并及時聯系了施工方負責人將傾斜的消防箱重新加固處理,消除了安全隱患。而后,居民在平臺留下“滿意”的反饋。
數字化是基層治理的關鍵變量。打破線上訴辦的常規操作,金湖路街道還在線下打造了暖南訴辦訴求解決中心。內設“面對面辦”“云上速辦”“聯合辦”3個功能室,通過構建視頻聯網共享平臺、數字孿生中臺、一體化大數據平臺3大基礎平臺打造街道智慧化數字化平臺,實現居民訴求精準化、可視化。
金湖路街道打造了線下暖南訴辦訴求解決中心。
積極發揮“民聲”探頭作用,市南區立足當前人口流動增大、利益訴求多樣、文化發展多元的發展現狀,以高效解決企業群眾訴求為目標,創建訴求辦理新機制,聚焦民生堵點難點痛點,從源頭上精準“把脈”群眾急難愁盼,對群眾訴求進行全程“診療”。自12345·暖南訴辦平臺啟動以來,市南區全時段“接單”,即時回應訴求和期盼,建起“民之所望”與“政之所向”之橋。今年上半年,平臺高效辦理群眾和企業訴求12萬件。
老舊小區長“智”久安
居民小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端口”,關系民安,連接民生。
“買菜回來一刷卡門就開了,社區里有啥大事小事,通過智慧屏幕也能立刻知道,非常方便。”八大湖街道居民王先生感慨。這塊“智慧屏幕”,也成為街道以“智”惠民、建設智慧社區的生動縮影。
八大湖街道堅持城市更新與智慧社區建設同步推進,增設智慧門禁180余處,通過智能化屏幕設備,可一鍵發布政策文件、便民信息、選舉信息、溫馨提示、圖片視頻等,街道、社區通過控制臺將科普宣教信息送進樓門,讓居民盡享智能、安全和便捷。同時,街道還十分注重適老化改造,打造了適老化便民坡道30余處、適老化無障礙護欄10余處,41部老樓電梯拔地而起,構建起了“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2024年,市南區老舊街區改造項目涉及11個街道38個小區962棟樓座,面積248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3萬戶。一個個老小區華麗轉身,穿上智能“外衣”。市南區與松立集團合作,開發了智慧社區管理運營平臺“慧安佳”及手機端服務,為舊改后的小區提供集物業管理服務、數字化平臺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業務管理,寫好老舊小區長效治理的“后半篇”文章。點點手機屏幕,“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物業繳費、報事報修、垃圾回收、智慧停車等操作。
構筑社區數字生活新圖景。市南區將通過搭建線上智慧平臺和線下企業平臺,拓展和優化智慧社區管理運營平臺服務事項,不斷整合安防、出行、政務、商務、消費等場景資源,健全社區智慧服務全鏈條,努力實現“居民幸福、小區智能、治理高效”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