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說丨今日寒露!秋深露濃,涼意起,“春捂秋凍”注意誤區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10月8日
我們迎來“寒露”節氣
在隸屬秋季的六個節氣中,寒露是“變天”節奏最快的一個。
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忙了大半年,于是利用十一黃金周出去旅游,等逛完了山水回到家,哎呦,這天氣跟走的時候不一樣了嘛!人們在感慨之余,便會翻箱倒柜地趕緊找厚一點的衣服。一過寒露,便有很多關于穿什么衣服的糾結。
有人說:“不是要春捂秋凍嗎?春天來時,適當捂一捂,使機體漸漸地適應回暖。秋天來時,適當凍一凍,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著裝與時令要有適當的滯后。”但所謂“捂”和“凍”,都應有一個前提:春天的捂,以不出汗為前提;秋天的凍,以不著涼為前提。
當然,這很難以精準量化的方式來判定,即使相近的氣溫,有風無風,是干是濕,是晴是雨,體感的差異都很大。而且不同的人群,也需要有不同的原則。
寒露三候
古人對寒露物候的描述是: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白露物候是“鴻雁來”,寒露物候是“鴻雁來賓”,說的是白露時鴻雁的遷飛工作逐漸啟動,寒露時遷飛工作陸續收尾。諺語說:“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是說大雁最遲(農歷)九月九,該走的都走了;小燕最遲(農歷)三月三,該來的都來了。
所謂“雀入大水為蛤”,是說深秋時節,人們難覓飛雀,但見海邊很多蛤蜊,其貝殼的紋和色與雀相似,便以為雀變成了蛤。這是古人質樸的想象。這雖是誤解,卻是一種浪漫的生命觀:在時節的交替和季節的輪回中,生命并未凋謝,只是變換了存在的方式而已。想飛時,有翅,能高飛于天;想藏時,有殼,可深藏于海。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凄凄寒露時節“菊有黃華”。雖然菊花被視為傲寒的標識,農歷九月也被稱為菊月,但還有一種花,往往被文人們忽視,那便是棉花。“寒露時節尾花收。寒露不收棉,霜降莫怨天。”在農人的眼中,棉花才是秋季的“尾花”。所以農歷九月,也是人們的納棉之月、授衣之月。
養生要注意哪些事?
常言說“春捂秋凍”
但“秋凍”并不等于盲目挨凍
醫生介紹
“秋凍”是指在秋季氣溫剛開始下降時
不要過早、過多增加衣物
讓人體更能適應季節變化
提高免疫力
怎樣判斷何時該凍?何時該添衣?
醫生告訴你一個小訣竅:
溫度不低于20℃時可以適當“秋凍”
此時,身體感受涼而不寒
若氣溫急劇下降,感覺非常冷
則不可一味堅持“秋凍”
比如,氣溫降到15℃以下且持續兩周以上
就可以穿上秋冬衣服
以下4個部位不建議“秋凍”
頭頸不能凍
頭頸部是寒氣入侵的主要部位,會導致感冒、咳嗽、頭痛等不適。
建議戴帽子、系圍巾,有效保暖頭部和頸部。
模仿“烏龜伸脖”動作,前后伸縮脖子,再左右轉動,可有效緩解疲乏,改善頸椎功能。
腰腹不能凍
老年人陽氣漸衰,腰肌勞損等癥狀受寒冷刺激容易加重,建議早晚出門時穿馬甲。
廣播體操里的腹背運動和蹲起運動,都能很好地溫暖腰背,時常用搓熱的雙手捂在腰眼上,也有振奮陽氣的作用。
腳部不能凍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進入寒露后,要注意足部保暖,以免寒從足底生。
除了穿厚襪子、棉拖鞋以外,還可以利用晚上看電視的時間,站立踮起腳尖再放下,重復做至額頭微微冒汗。
用熱水泡腳可以舒筋活血,保養全身。泡腳時可重點按摩太沖、太白、太溪三個穴位,泡腳水溫在38℃~42℃較合適,泡腳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關節不能凍
天氣變化、潮濕受涼會導致關節炎疼痛加重,尤其是膝關節。氣溫下降時,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滑液黏度增強,會影響關節活動。
氣溫起伏多變,可采取“洋蔥穿衣法”,像洋蔥一樣層層疊加式穿搭,避免著涼感冒。
“五要”
1.寒露時節要這樣吃
減辛增酸,潤肺防燥
減辛:辛味入肺,酸味入肝。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類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酒等。
增酸:食酸有助于收斂肺氣,可以適當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檸檬、石榴、番茄、烏梅、葡萄等,既能護肺,又可增強肝臟功能。
潤肺:秋季養肺是關鍵,建議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如百合、銀耳、蓮子、南瓜等。
防燥:除了飲食滋潤防燥,居住環境防燥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內放個加濕器,預防秋燥傷人,緩解咽干、鼻干、皮膚干等不適。
此外,寒露時節宜“吃三樣”:①吃芝麻,既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滋陰潤肺通便。②吃柿子,可以養肺護胃、清熱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③吃冬棗,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皮膚彈性,保護心腦血管,促進肝臟解毒。
2.寒露時節要這樣喝
補充水分 朝鹽晚蜜
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間適量補水。
多喝水不是一股腦兒地猛灌白開水,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抗衰老。
同時,喝蜂蜜水也可以防止秋燥便秘,起到潤肺養肺、調理脾胃的作用。
3.寒露時節要這樣養
每天堅持這2個動作
揉足三里:健脾胃
按揉或敲打足三里穴,既能生發胃氣、燥化脾濕,有助強身延年益壽,又能增強腸胃功能,促進脂肪代謝,輔助減肥。
彈指:改善怕冷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經的起點,而心包經是心臟的保護墻,常彈中指能促進氣血循環,提高人體御寒能力。每天中午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反復100遍左右即可。
4.寒露時節要這樣睡
早臥早起 避免熬夜
應對節后綜合征,最主要的就是調整生物鐘,讓身體回到科學的作息規律上來。
秋三月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需注意防止過度疲勞和熬夜。
5.寒露時節要這樣動
適量運動 調節情志
秋季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適合出游賞秋、登高望遠。閑暇之時多接觸大自然,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如散步、慢跑、爬山等,可以放松身心,增強心肺功能。
天寒露重,勿忘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