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兩創’·政協在線”丨山東省政協:深耕齊魯人文沃土,服務文化強省建設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通訊員 劉偉 李昱
山東文脈綿長、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思想發源地。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文化“兩創”工作始終十分關心、寄予厚望。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山東要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牢記囑托,聚力擔當。“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聚焦推動文化‘兩創’、建設文化強省,積極建言獻策。”近日,山東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在看望參加“文化‘兩創’·政協在線”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的省政協委員和記者時表示。
錨定“走在前、挑大梁”,省政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決扛牢服務文化強省建設使命擔當,以履職實績書寫出助力文化“兩創”的政協答卷。
9月2日上午,“文化‘兩創’·政協在線”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濟南啟動。山東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看望參加活動的省政協委員和記者。
助力打造文化“兩創”新標桿
“鑄就齊魯文藝高峰,需要文藝精品來標注。建設文化強省,文藝精品創作要‘走在前、挑大梁’。”7月29日下午,省政協常委徐青峰在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的大會發言中說。
這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主題是“擔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為了開好這次會議,省政協成立5個調研組,先后召開情況通報會、專題研討會等11次會議,全面了解情況,分析主要問題;開展網絡議政、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6044份,為深入協商議政打牢基礎。
會上,常委們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聽取專題報告,進行大會發言和分組協商討論,并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互動交流。
會議形成的建議案,聚焦5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同時圍繞傳承弘揚齊魯優秀文化、推進新時代美德山東建設、建強文化文藝新魯軍、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等形成調研報告。對此,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協商議政成果,要求轉化形成具體工作舉措,扎實推動文化強省建設提質增效。
協商是政協的主責主業,而助力文化“兩創”、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始終是省政協的重要協商主題之一。
作為黃河、大運河、長城三大國家文化公園的唯一匯集地,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山東重任在肩。為此,省政協重點圍繞“努力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和“加快推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分別召開月度協商會。
協商過程中,省政協一方面精研政策、深挖內涵,另一方面主動創新工作思路,堅持“開門協商”,先后有350余名委員、專家通過“云協商”參與議政研討,“民聲連線”相關主題訪問量達44萬人次,著力營造出深度互動、真誠協商的良好氛圍。會后,相關情況報告被批轉有關部門閱研。
圍繞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省政協連續兩年召開月度協商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批示要求,將《關于努力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的協商情況報告》有關意見建議以臺賬形式逐一列出落實,《山東省齊長城保護條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也都頒布實施,協商成果得到了有效轉化,也凝聚起關注支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共識力量。
此外,省政協還圍繞提升“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影響力、“整合昆崳山綜合資源 打造文化生態名山”等開展調研和協商,圍繞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紅色題材文藝創作、傳統出版發行業轉型升級、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等開展專題調研、界別調研,提出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堅持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省政協創新打造界別同心匯聚識平臺,作為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機制創新,通過開展特色聚識活動,實現“同心同向同行、匯識匯智匯力”。
今年,“儒風新韻”“薪火沂蒙”2個界別同心匯相繼創建,旨在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發揮政協優勢,凝聚共識合力,葛慧君出席首場聚識活動并為其授牌。
至此,省政協授牌創建的界別同心匯達到91個,其中文化藝術類的有13個。齊魯大地上,一個個界別同心匯蕩漾開共識的漣漪,助力繪就儒風浸潤、薪火相傳的齊魯文化新圖景。
著力構建“大文史”工作格局
文史工作作為人民政協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是人民政協直接參與文化建設,貫徹落實“兩個結合”根本要求的一項重要工作。
近年來,省政協準確把握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統戰特色和社會功能,著力構建“大文史”工作格局,以文史資料之“形”揚齊魯文化之“魂”。
為統籌協作樹好工作標桿,省政協認真落實全國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精神,高規格召開全省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制定《政協山東省委員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文史資料工作的實施意見》,聚焦目標任務,明確工作重點。同時,注重發揮文史工作大聯合大協作的優良傳統,堅持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省政協優秀文史書刊評選和展覽,表彰先進,樹立標桿,共同提高。
征編史料是政協文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省政協黨組部署下,全省政協以征編《親歷者說——山東抗戰編年紀事》為引導,掀起齊魯紅色文化研究熱潮;以征編《記憶山東》《山東概覽》等為契機,對山東特色文化片區和文化帶進行系統發掘和整理;以征編《山東改革開放親歷記》等為抓手,真實記錄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以征編《山東文史資料匯編》為牽引,全面整理省內優秀文化資源,并進行數字化轉化,為賡續齊魯文脈、譜寫時代華章貢獻了政協力量。
除了集中優勢資源打造文史精品,省政協還拍攝了委員口述史料紀錄片,建設了政協文史展廳,并組織“人民政協光輝歷程專題展”,有效提升了政協文化文史工作社會效應。
據了解,下一步省政協還將聚焦新時代偉大變革,組織委員以“我與新時代”“我的政協故事”“50年50人”等為題,講述親身經歷的重大事件和偉大成就,用心描繪新中國建設的時代畫卷。
聚力提升齊魯文化影響力
齊魯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既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又呈現出廣泛的一致性。基于此,省政協在高質量完成全國政協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文化交流、文化惠民等活動,以活動促宣傳,多渠道多角度弘揚齊魯文化。
一方面,精心組織委員開展“創新拓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協同調研,配合全國政協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專題調研,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協助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不可移動文物綜合保護利用等專題調研工作,以豐富的履職成果推動“兩創”走深走實。
另一方面,協助做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紀事》《“三親”文庫》等文史資料選題協作規劃的史料征編,完成“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和“抗日戰爭”專題卷相關史料的撰稿、整編及上報任務,配合完成《中國少數民族近代百年史料》《蒙古族百年實錄》及“北上”史料征編工作,使山東地方史料精華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傳播利用。
與此同時,省政協以筆墨丹青禮贊新時代,在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辦“踐行文化‘兩創’書畫作品展”,精心描繪齊魯文化時代新氣象,深情書寫文化“兩創”十年答卷;積極推進“風雨同舟砥礪前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5 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書畫展”籌備工作,展示政協委員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履職風采。
此外,省政協堅持以文會友促交流,利用參加“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主辦和參加“沿黃九省(區)政協書畫精品聯展”等契機,大力宣傳齊魯文化;組織開展援滬、援瓊、援藏“疫”線故事分享會,商請外省政協聯合開展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等專題調研,協助山西、海南、安徽、河南等省政協開展文化專題調研,為推動齊魯文化走出去叫得響添助力、增合力。
文化的影響力最終體現在群眾的精神生活質量和文化素養的提升。為了更好發揮委員優勢,傳播齊魯文化,省政協組建了委員藝術團,常態化開展文化藝術活動,持續擦亮“協力暖童”和“喜迎國慶 共慶豐收”等文化活動公益品牌,傳播了政協好聲音,用“文化魂”畫出最大“同心圓”。
甲辰龍年新春來臨之際,省政協開展“政協委員新春送‘福’”委員活動日活動,邀請文化藝術界部分委員到濟南市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為群眾寫春聯、送祝福。
委員們用飽蘸溫情的筆墨書寫春聯和“福”字,既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現場群眾真切感受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對標對表全國政協,省政協扎實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組建了包括“文化惠民”在內的5個委員服務團。這個9月,“文化惠民”委員服務團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為民”活動,努力把文化的種子撒在百姓心間,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