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蟲治蟲,記者跟隨“植物醫生”上山釋放害蟲天敵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春燕
清晨的嘉定山公園,已然蘇醒。不少市民們在山林中休閑健身,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公園深處,綠樹環繞中有一處專家站,工程師曹先聰正在站內的實驗室中忙碌著,一批批害蟲“天敵”在此被繁育出,再投放林中。
近日,記者跟隨這位“植物醫生”前往北嶺山森林公園,記錄下了害蟲天敵的投放過程。
繁育天敵,讓病樹回春
9月6日下午三點,陽光透過北嶺山森林公園,身處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個大氧吧。記者跟隨著曹先聰和他的一位同事,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曹先聰和同事提著工具箱,循著天牛的蟲糞,判斷好樹木的病情,從塑料盒中取出一片天敵樣本,將天敵卵用釘子釘在樹干上,讓其自然孵化,攻克害蟲。
曹先聰告訴記者,這些天敵的繁育期大概50至60天,這次只是釋放了一部分,一共60片,一片里邊大約200枚蟲卵,一共12000枚。目前繁育的天敵花融寄甲是一種蛀干害蟲的寄生性天敵,在自然界主要靠寄生蛀干害蟲為生,并依靠寄主自身營養繁育下一代。
“我們在實驗室繁育花融寄甲也是利用它的寄生特性,用其他鞘翅目昆蟲作為替代寄主替代自然界中的蛀干害蟲,使花融寄甲寄生在替代寄主中進行繁殖。為保證生產效率,需要精準的把握替代寄主和花融寄甲的發育狀態,實現最大化生產,在這一方面我們在繁育方式和繁育環境等方面也在做多方面的優化。”
記者還看到樹林中還懸掛了很多黃板,上面吸附著很多害蟲。“今年夏季雨水較往年有所增多,總體平穩,園林刺吸害蟲發生較多,我們通過懸掛黃板、針對用藥等物理和化學的多種方法對其進行綜合防治。”曹先聰說。
情感寄托,治愈的不僅是古樹
曹先聰,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現就職于青島聚泰城市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自2017年碩士畢業后,便投身于園林建設,主要涉及園林植物日常養護、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古樹名木保護等多個方面工作。
青島市第三中學古皂莢樹復壯工程、四流南路行道樹修補工程、四方利群銀杏古樹的復壯工程、萊西古樹修復、保爾村古樹修復工作……作為一名年輕的工程師,從2019年開始,曹先聰已經參與了很多古樹名木修復的工程項目。
城市中林立的古樹名木享有“綠色文物”“綠色古董”等美譽,見證著城市的變遷,然而經歷歲月的洗禮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和腐蝕,修復工作刻不容緩。在四流南路行道樹修復的過程中,曹先聰感觸頗深。這些行道樹都有些年歲了,在路邊修復的時候很多人過來駐足觀看。有一些老人就在一邊感慨,小時候在哪棵樹下玩耍,留下了哪些難忘的記憶。這些古樹擁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它們見證著城市的變遷,是歷史的印證,更是許多人的珍貴記憶。曹先聰覺得每一次的修復,都讓他感覺特別神圣,覺得這也是在為一些人保留情感奇托,留住鄉愁,因此很是敬畏。
從檢查、診療、救治再到日常保健,古樹的修復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挑戰,有的需要做“外科手術”,有的需要“內科治療”,曹先聰需要惡補很多物理、化學知識。有些樹遇水腐爛,有些是木腐菌感染,根據不同的癥狀綜合判斷采取不同的方案抑制惡化,還有些需要用支撐條,角度怎么選擇更加穩固也要反復斟酌,對癥下藥。
環境更美,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些年來,曹先聰一直于專注于優化病蟲害養護工作,提出的蛀干害蟲全蟲態防治方案,成效顯著。推廣生物防治技術,通過技術攻關使公司實現了生物天敵之一花絨寄甲的自繁技術。利用植保無人機防治園林病蟲害,解決城區高大樹木病蟲害防治效果差的問題。
在園林的養護過程中,曹先聰和同事們會想辦法盡量不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比如,有一個小區附近的行道樹上滋生了很多蚜蟲,蜜露滴到道路上踩著黏黏的。考慮到打藥會噴濺到居民的車上,他和同事們思量再三,采取了更加環保的灌根方式,從根部把藥物慢慢帶上去。
看到有市民游客對著一朵花愛不釋手地反復拍照,想到那正是自己和同伴們默默付出的結果,曹先聰便忍不住嘴角上揚,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從業7年,編寫多本防治手冊
“青島植被種類繁多,我也是邊學邊干。”曹先聰不光在實驗室里鉆研,也積極投身一線工作,制定方案、勘察、修復,一整條線的參與。閑暇時,他也會向市民和周圍的朋友講述家庭綠植的養護知識,讓他們感受綠色生活帶來的健康和樂趣。
編寫青島市刺吸害蟲名錄并提出科學防控方案、編寫《園林病蟲害防治手冊》、參與編寫《青島市園林綠化有害生物預警信息》……從事園林工作7年以來,曹先聰也有很多感觸,他說現在園林養護越來越科學,越來越規范了。像從南方移植過來的一些植被,不僅考慮到并解決了水土不服的問題,也把潛在的病蟲害處理掉,園林景觀的配置更加合理科學。
深耕行業多年,不忘初心,今年曹先聰被市北區總工會推選為2024年度市北工匠。不善言談的曹先聰說就是要踏實肯干,保持學習的心態,知識儲備時常更新。談及下一步的規劃,曹先聰說繼續進一步精進天敵繁育、古樹修復工作,加強交流學習,讓我們的城市更綠、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