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提醒!“研學游”三大陷阱曝光
暑期到來
北京成為不少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近日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
發布旅游消費提示
提醒消費者謹慎參加研學游
警惕非法“一日游”
不輕信社交媒體“種草”信息
謹慎報名研學游
暑期研學游市場火爆
隨之而來的是
貨不對板、游而不學
質次價高等問題出現
一是活動行程與合同約定不一致,一些研學旅行項目在參觀地點、活動內容、住宿餐飲等方面與合同約定有較大出入。
二是研學機構傍“名校”誤導消費者,有些研學旅行項目聲稱與名校等機構合作,可以深度游覽和感受名校氛圍,但實際只是帶學生到校門口打卡拍照。
三是研學服務質價不符,有些研學旅行項目收費高昂,但參觀的地點卻是免費景點,實際成本遠低于收費標準。
今年6月,深圳市消委會聯合深圳市福田區消委會發布研學旅行消費監督調查結果,經營者主要存在七大問題,涉及:退改產品收取高額違約金;經營者資質參差不齊;通過格式條款單方獲得消費者的肖像權;研學宣傳內容與實際行程不符;設置單方免責條款;不必要、不合理收集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單方享有最終解釋權等。
去年,10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研學旅行消費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存在游而不學、質價不符、安全措施不到位、師資存疑四大問題。
消費建議:家長在給孩子報名參加研學游時,要仔細查看合同主體、合同內容、合同責任等,并注意舉辦方的過往案例和評價信息,不跟風,讓學生在研學游中研有所得、學有所獲。
警惕非法“一日游”
非法“一日游”普遍通過發放傳單和網絡渠道,尤其是利用社交媒體等網絡渠道線上攬客,以低廉的價格和豐富的行程安排吸引游客報名,在實際行程中以強制消費、縮減景點等方式坑害消費者。
消費建議: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在參加“一日游”時,應理性對待平臺及社交媒體宣傳,通過正規渠道參團,強化維權意識,提前確認旅行社、導游相關資質,合同中約定的個人權益、“一日游”行程等內容并簽訂合同,在游玩過程中如發現與宣傳內容不一致,注意保留相關證據,以便維權。
避免“拉練式”旅游
北京市景區分布廣,部分景區所需游玩時間較長且對游客的身體素質有一定要求,外地游客對于這些景區的位置、規模等信息沒有概念,往往會被旅行社安排的豐富行程迷惑,被迫體驗“拉練式”旅游。
消費建議:消費者在游玩中應當提前了解游玩景區的情況,根據自身身體狀況調整出游時間、每日游玩景點數量,量力而游。
“種草”感知評價落差大
北京市消協二季度旅游消費調查顯示,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在線旅游平臺,在實際信息呈現上都存在較大感知價值偏差,表明平臺信息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導致“看上去很美,實際體驗感覺落差大”。
消費建議:消費者莫輕信社交媒體內容,考慮景點、網紅景點時多看“差評”,少刷“種草”,以免拉低整體行程的滿足感。
錯峰出游不扎堆
暑期進京游客較多,部分景區取消預約流程后排起長隊,天氣悶熱,時有雷雨,游客前往景區前需根據天氣情況做好防暑降溫、防雷電暴雨準備,出發前確認道路交通、停車條件等情況,避免在人員密集的場所長時間停留。
消費建議:游客可通過“北京景區客流量信息”微信小程序查詢各景區實時客流量,或者根據各公園景區官方公眾號提供的入園人數、余票數量等信息,多渠道了解景區當日客流量,錯峰出游。
最后再提醒一下
準備來北京游玩的小伙伴們
購買旅游服務產品時
要注意簽訂合同并保留證據材料
在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與旅游經營者協商不成的情況下
可撥打12345或通過
旅游主管部門、景區主管部門
消費者組織對外公示的
投訴途徑尋求解決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萬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