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79】青島:打出數字化轉型組合拳

2024-07-24 09:26 光明日報閱讀 (176861) 掃描到手機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79】

8年前,山東青島前豐制帽的生產車間有上千人,工人們能把縫紉機踩得冒煙。到年底一算賬:年產帽子800萬頂,一頂卻掙不到1毛錢。

如今,還是這個生產車間,一排排機械手臂在生產線上閃展騰挪,只有十幾位工人在“巡邏”。年底再算賬:年產帽子2000萬頂,產值4.1億元,利潤增長了十幾倍!

從手工作坊到智能工廠,是青島這些年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縮影。

“青島是傳統工業大市,中小企業發展蓬勃。”青島市發改委主任卞成告訴記者,“但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它們面臨存量大、起點低、不均衡等諸多硬傷。”

“投入肉眼可見,回報卻看不見”“設備太老,啥數據都沒有”……調查顯示,面對轉型,投入成本高、見效周期長、技術和人才缺失,導致中小企業不想轉、不會轉、不敢轉。

怎么辦?一場數字化轉型突圍戰就此拉開。

錢不夠,是中小企業不想轉的最大堵點。政府的財政資金有限,如何用小成本撬動大局面?青島實施了數字化轉型“義診”。

“針對不同行業,我們建起一批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就像‘專科醫院’,為有轉型需求的企業提供‘義診’,幫助中小企業以零成本或低成本找到‘藥方’。”青島市發改委動能推進處處長李娟說。

“企業效益一直不錯,其實我們并不太想轉,但‘義診’結果打動了我們。”青島一家包裝公司的負責人周磊告訴記者,數字化轉型前,一款手工調制的藍色總是印不好,損耗巨大。“轉型后,生產流程數字化,色彩穩定性高,現在,國際一線品牌都上門來合作。”

青島設立數字化轉型財政補助資金,按規定給予最高140萬元的“義診”補助。目前,青島已認定賦能中心20家,涉及20多個領域,為3000余家本地企業提供診斷咨詢服務,撥付2022年度補助資金800多萬元。

在數字化轉型中,如何解決不會轉的問題?青島建設數字化轉型產品庫,讓企業既可以私人定制,也可以按圖索驥。

“以前是人找料,找物料靠倉庫管理員,耗時耗力;現在是料找人,在電腦上點一點,自動引導系統就把物料送過來了。”青島一家電氣公司生產部長王際春告訴記者,在青島流程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指導下,企業的數字化水平由2019年的8%提升到目前的70%,這個傳統企業,如今已成長為行業的“隱形冠軍”。

中小企業的轉型,不能照抄照搬大型企業轉型路徑,需要量身定制。為此,青島市組織賦能中心遴選出一批“小快輕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產品庫,企業如何選擇一目了然。

“賦能中心不斷迭代,供給服務已從單個企業延伸到整個產業鏈。”李娟拿著方案介紹,“青島20家賦能中心已累計形成107個行業解決方案(標準產品),其中一些可直接復制的‘青島經驗’推廣到了全國,惠及青島以外3200余家企業。”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因為硬件和管理落后,一些中小企業存在基層阻滯現象,導致企業不敢轉。針對這類企業,青島的做法是聚人才、建生態。

“不敢轉多半是因為企業專業人才匱乏,感覺轉型周期過于漫長,從而喪失發展機遇。”李娟分析。

青島印刷行業數字化轉型很典型:一線員工對新工序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如何解決?賦能中心推出線上培訓,針對不同工序、工藝分類輔導,員工用碎片時間就完成學習,基層阻滯由此變成一線動力。

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青島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喜人——2023年,青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速達21%,核心產業規模占山東總量的近30%。

(本報記者 劉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