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個月,青島城鎮新增就業14.1萬人,引進集聚人才9.95萬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昌威
6月11日下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在行動”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二場,青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俊介紹,近年來,市人社局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構建政策供給更加精準、要素保障更加充分、經辦流程更加便利、政務服務更有溫度的工作體系,2023年以來,深入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30條”,32項創新工作或指標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優化政策供給:政策落實更加精準有力,企業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需要高質量政策供給的支持。市人社局聚焦企業所需所盼,先后出臺穩就業行動方案、創業擔保貸款、補充工傷保險等“一攬子”政策,全力穩增長、促發展、惠民生。1-5月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4.1萬人,同比增長4.1%。
打好減負、穩崗、擴就業“組合拳”。今年以來,市人社局落實新一輪“降、貸、返、補”等惠企政策,為1.21萬戶企業發放社保補貼1.59億元,穩定崗位2.27萬個。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穩崗返還、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為企業減負4.5億元。同時,聯合金融機構為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的企業提供低息資金支持,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5.89億元。
強化要素保障: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勞動力供給充分有效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用工保障是項目落地的基礎支撐。為破解企業招工難題,市人社局實施用工保障專項行動,在全市組建了400余人用工服務專員隊伍,全面摸清全市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缺工企業勞動力要素需求,為全市916家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崗位發布、招聘對接、勞務協作等用工服務保障。靶向開展“壯鏈強企”“國聘行動”“民企專場”等活動550場,提供崗位28萬余個。
建立重點項目引才機制。市人社局聚焦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建立“部門協同、市區聯動”“項目吹哨、專員報到”“需求驅動、服務定制”等工作機制,精準對接100個市級重點招才引智項目和鏈主企業,征集崗位需求4.4萬余個。1-5月份,全市引進集聚人才9.95萬人,同比增長2.84%。
鍛造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市人社局全面推進博士后創新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博士后招引集聚、平臺擴容等五大行動,今年以來全市新增48家博士后科研平臺,新招收進站博士后研究人員193人。深化技能人才評價改革,開展技能等級認定10076人次,支持726家企業開展自主評價。出臺新一輪技能培訓補貼政策,開展“興產業強鏈條”緊缺人才培訓行動,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達35.22%。
再造經辦流程:高水平建設“數字人社”,政務服務更加優質高效
人社工作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處在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服務范圍廣、事項多。市人社局大力提升經辦服務水平,完善了勞動合同備案、就業登記與社保參保“三口合一”,跨部門實現企業設立、開戶、參保“一鏈辦”。打造“農民工工資權益一件事”等12個集成服務,在全省率先建成“社保參保一件事”,壓縮辦理環節24個,精簡辦事材料21項,實現社保、醫保、公積金業務聯辦。建立“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服務機制,實現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10項業務“免申即享”、高校畢業生住房補貼等11項業務“直達快辦”。
構建全鏈條創業服務體系。市人社局建設了全國首個公益性創業賦能中心,瞄準政、產、學、才、金、孵、獎、賽等重點領域全面發力,助力創業者解決政策、場地、資金、項目、培訓等創業難題。同時,開展“青創四季”“創業訓練營”等活動,啟動2024“創·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搭建創業項目遴選和資源對接平臺。1-5月份,全市發放創業補貼1679.2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09億元,扶持創業1.89萬人,同比增長96%。
打造“人社政企直連”平臺。市人社局打通政府與企業之間數據通道,實現人社業務經辦平臺與企業人力資源系統無縫對接、實時交互、協同聯動,企業辦理人員錄用解聘、社保繳費等業務,無需到人社部門申請,實現企業辦事“零申請、直連辦、一鍵辦”,大幅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目前,全市已有599家企業近600萬人次享受該服務。
提升服務溫度:架起服務民生“暖心橋”,人社服務更有溫度
公共服務是落實民生政策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受。青島市人社系統開展“身邊一件事”服務活動,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或工傷職工提供上門幫辦代辦服務,幫助企業群眾查檔案、找工齡,目前已開展“身邊一件事”幫辦代辦服務992件,解決難題549個。
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新模式。持續深化“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建設,在全市啟動建設500個“就享家”樂業服務站,打造集需求歸集、崗位推送、技能培訓、創業幫扶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便民服務“微站點”。同時,通過上門入戶調查、大數據比對等方式,精準掌握轄區內低保人員、殘疾人員、長期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需求,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符合自身需求的“靶向”就業機會。1-5月份,全市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6.2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