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新畫卷,發展新動能!青島西海岸新區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 譚寧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批成立十年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從思想、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全區上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美麗新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全國首個“負碳海島”——靈山島
高起點謀劃生態頂層設計。新區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建立健全工委、管委主要負責同志任雙主任的作戰指揮體系,創新設置大氣污染治理、水和海洋污染治理、“無廢城市”建設3個專項工作小組,將“管發展就要管環保、管生產就要管環保、管行業就要管環保”的要求落到實處。新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入選山東省生態文明強區,青島開發區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靈山島成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獲評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高水平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新區建立和實施生態文明目標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河灣林田長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一系列制度,釋放新區條例和省市支持措施等政策疊加效應,用好用實省級環評審批權限、4項省級行政權力事項,“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管控試點、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等市級以上改革試點。實施生態補償機制,建立以區、鎮街之間縱向補償和鎮街橫向補償相結合的考核機制,對屬地環境質量實施獎優罰劣,累計分別發放空氣、水生態補償資金1000余萬元、300余萬元。
高標準推進生態系統保護。新區加強國土空間環境分區管控,落實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體系,推進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布局全面優化。著力打造海洋生態文明新高地,持續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深入實施“灣長制”,加強岸線、島嶼等重點區域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近岸海域水質連續三年保持優良,靈山灣獲評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第一名;高水平編制海岸帶及海島保護利用規劃,加強海域及海島精細化管理,區人大出臺保護連三島片區的決定。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全國唯一的“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在新區揭牌,新區成為我國首個深度參與聯合國“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
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新區不斷創新優化執法方式,建設全區生態環境智慧執法指揮中心,入選生態環境部《“十四五”生態環境創新工程》;實施“環保管家”訂單式、指令式靶向服務,相關工作入選省級試點。環境監測能力實現全維度提升,高標準規劃建設實驗室、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布設空氣質量監測標準站、微站,水質監測浮標站、自動站和微型站,深化環境質量預報預警,聯網企業數量、監測數據與國家平臺聯網率均居于前列。全區626家排污單位申領核發排污許可證,實現動態“全覆蓋”,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健全。
這十年,全區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得到顯著提升,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生動展現。新區緊盯抑塵、控車、壓煤、減排等關鍵因素,構建現代化大氣環境監測監控體系,藍天白云成為常態,空氣質量優良率從2015年的73%提升至2023年的80.1%。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編制綜合整治方案,新區10處市控以上地表水斷面、四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連續四年保持達標。強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持續開展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基礎性調查評估,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這十年,新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持續轉化,不斷釋放綠色低碳發展動能。全區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新區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建成全省首個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已吸納51個項目、總投資1000多億元,舉辦中歐氣候投融資國際合作會議、中歐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發放全省首筆碳中和貸款、碳排放權質押貸款,截至2023年末,綠色貸款余額達396.6億元,其中氣候投融資貸款88.5億元。
這十年,新區生態品牌效應持續擴大,國內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在更高層次、更大舞臺展現新區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態之美。新區作為首個與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地區,順利承辦第二十三屆中日韓環境教育研討會、生態環境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第28次締約方大會上,新區就“中國城市減污降碳經驗”作主題經驗分享,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新區故事走向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