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大口徑沉積物柱狀取樣技術取得新突破,填補我國該領域空白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發的大口徑沉積物柱狀取樣系統在南黃海海域搭載自然資源部向陽紅01科學考察船完成海上試驗驗證,獲取單柱、連續、低擾動500毫米大口徑柱狀沉積物7.89米,創造了該海域大口徑柱狀沉積物的最長取樣記錄,填補了我國大口徑沉積物取樣領域的技術和裝備空白。
500毫米大口徑沉積物取樣系統作業現場
大口徑沉積物柱狀取樣系統主要用于大陸架埋藏態古人類遺址考古研究,大口徑沉積物樣品更易獲取保存完整的地層堆積或古人類遺跡/遺物,對于認識古人類遷徙路徑、定居模式、早期航海起源和理解史前人類對海平面和氣候變化應對方式等關鍵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500毫米大口徑沉積物取樣系統的成功海試應用,將有效支撐我國東部陸架沉積環境與早期人類遺存探查等研究工作的開展,提升我國在大陸架范圍早期人類文化文明起源考古研究領域的科研認知水平。
500毫米大口徑沉積物樣品
據悉,傳統柱狀沉積物取樣器取樣口徑多在110毫米左右,500毫米大口徑沉積物取樣系統并不是簡單的取樣管口徑變粗,取樣口徑的加大帶來了取樣管連接困難、貫入深度小、管內樣品脫落、吊裝困難等諸多問題。科研人員創新性地提出“重力釋放+往復式夯擊”全新設計理念,采用立式收放、在線通訊控制、可視化、搭載多類水下傳感器的作業模式,海試期間取樣系統工作穩定,5次作業全部順利回收,單次取樣長度最長達7.89米,并取到了末次盛冰期以來低海平面時期的陸相地層樣品。
500毫米大口徑沉積物樣品
- 填補行業空白!青島地鐵牽頭編制的這一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 兒童智能手表亟待填補隱私泄露“漏洞”
- 半島觀察丨填補行業空白!青島建設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
- 中國科學院海洋所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建設運行團隊獲2024年度“山東省工人先鋒號”
- 中科院青能所“反式烏頭酸微生物綠色制造技術”通過成果鑒定獲評國際領先
- 填補多項南極近海海域數據空白!山科大自研“嵙海”系列智能無人船探測長城站海域
- 中科院海洋所發起的HOMES國際科學計劃獲批聯合國“海洋十年”項目
- 海洋所研究揭示秋季北極海冰減少對氣候影響
- 中國科學院海洋所科學家首次通過原位實驗證實天然氣水合物可到達海表
- 被騙至緬甸的中科院博士再發聲!內部教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