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登記提供戶口簿”被網民指違背婚姻自由 關鍵是兒女與父母之間是否能達到最起碼的共識和相互理解
在我國,公民自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婚姻自由”,簡單地說,就是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更具體一些的,跟誰結婚,為什么結婚,怎么結婚,要不要離婚,想結幾次婚,嚴格來說,都是個人的選擇、意愿和自由。
但婚姻不是兒戲,婚姻是一件分量很重、影響很深的人生大事。從我國的倫理觀念上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婚姻也不是個體自己的事兒,而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公共事務”。所以,法律也會適度照顧世俗傳統的一些習慣和傾向,像結婚登記不光需要男女雙方的身份證,也需要各自的戶口簿這樣的規定就出現了。
通常情況,戶口簿一般在父母手里,自己的兒女找對象,當爹媽的怎么也得“見見人、把把關”吧,所以,拿不拿得到戶口簿,往往意味著父母是同意還是否決。結婚需要戶口簿的實際作用,大概就在于此。
不過時代的發展是迅猛的,社會的觀念進化速度也是令人咋舌的。婚姻自主成為婚姻自由的一個主要表征,說白了,就是年輕人不希望父母過度干涉自己的感情,不愿意長輩似乎總是理所應當地介入干涉自己的私人生活。所以,結婚需要戶口簿這個具體要求,就成了必然出現的輿論熱點。
拋開戶口簿不談,很多家長其實也是包容開明的,有沒有戶口簿,并不是父母干涉兒女的必要條件。問題的核心在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家長都是以為了孩子好作為出發點的,家長的人生閱歷通常也比孩子多,什么樣的靠譜,什么樣的合適,什么樣的有風險,家長的判斷力往往比那些“戀愛腦”強很多。所以,關鍵不在于戶口簿,真正的關鍵在于在婚姻的選擇中,當事人的兒女能不能與作為重要參謀的父母之間,達到最起碼的共識和相互理解。在婚姻這件事兒,你跟自己的父母是意見統一,還是有思維沖突,不妨留言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