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人文青島|海灣,城市的風景——回溯青島的海灣,再現小島與燈塔的故事

2023-10-29 18:01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426995) 掃描到手機

 

 

□文/圖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文艷(老照片除外)

青島的城市特色,最是那一抹蔚藍,無論春夏,也無懼秋冬。

歷史文化名城的形成,與海洋有關。在建置前,人們以捕魚為生,潮起潮落間,漁船在晨光與夕陽中,來來回回;德國入侵青島,看中的也是青島天然良港的位置,因此,《膠澳租借條約》的簽訂,劃定范圍圍繞著膠州灣展開;一次次的城市規劃,同樣是沿著海岸線而制定。

所以,半島全媒體記者,鎖定海岸線,沿著海灣、海島,在歷史的光影中穿梭,繼續尋覓青島歷史名城的文化根源和密碼。

膠州灣畔

興衰過往,吞吐歷史云煙

大自然鬼斧神工,為青島雕刻了多處海灣。岸線曲折,岬灣相間,獨特的風景線。

膠州灣、太平灣、匯泉灣、浮山灣、唐島灣、靈山灣、嶗山灣等,眾多的山灣以及海口,給這座海濱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天然的海港,旖旎的風光。

膠州灣,在青島的地位無可替代。它如母親的臂膀,為來往商船遮風避雨;它又如一個喇叭,奏響了發展的號角,因其海水深闊,常年不凍,是“屯船第一善埠”,所以青島港的地位至今不可撼動。

站在團島燈塔上,遙望浩瀚的大海,心胸頓感開闊。對岸的薛家島在迷蒙的海洋上,如海市蜃樓,島嶼、山巒起伏,郁郁蔥蔥。是它們,穿越了歲月的云煙,迎來送往,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膠州灣,古稱少海、膠澳,位于黃海中部、膠東半島南岸,是半封閉海灣,面積近500平方公里,是中國較大的優良港灣,因古時屬膠州所轄,故而得名。

最初的“少海”之名,始于齊景公,“景公與晏子游于少海”《韓非子》;傳世奇書《山海經》中也有載:“至于無皋之山,南望幼海(少海)。”秦始皇東巡瑯琊,派徐福出海求仙,啟航地就在膠州灣畔。天然的商業港灣早在秦漢就已經舟楫繁忙,到了東晉,更是“已由膠澳與東洋南洋相交通矣”。到了唐朝,板橋鎮商賈云集,成為東方繁華勝地。再到宋朝,在密州板橋鎮設立市舶司,成為北宋五大市舶司之一。

因此,有了這樣的記載:“膠城東南自塔埠頭至淮子口水域,唐宋以來,福建、淮浙商船,扶桑、高麗客輪停泊于此……尤秋冬之交,商客云集,千帆林立,甚是壯觀。”因此,少海連檣而得名。

只是,大自然給了膠州灣一次次考驗,元末明初以來,海嘯和水災,將淤積推向了海口,將云溪河從地圖上一點點消弭,板橋鎮也因為水源的縮減而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然而,膠州灣天然良港的地位依然堅挺。

風平浪靜的膠州灣,在歷史云煙的吞吐中繼續前行。日益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在政局的動蕩中凸顯出來。膠州灣風云突變,1868年,一個名為李希霍芬的男爵攪得膠州灣沒了安寧。作為旅行家、地理和地質學家,他雖然沒有來過膠州灣,卻把這里的地圖繪得精確至極,他著重強調了青島的優越地理位置,極力向德國最高統治者建議奪取膠州灣及其周邊的鐵路修筑權。魯迅先生曾無奈地說:“自李氏游歷以來,膠州早非我有矣。”

1886年,李希霍芬的《中國地圖冊》擺到了六國公使許景澄的桌前,許景澄看到那張《山東東部地圖》,深為震驚,立刻洋洋灑灑寫了一道奏折:“山東之膠州灣宜及時相度為屯埠也。該處群山環抱,口門狹僅三、四里,口內有島中峙,實為天然門戶”,“西國兵船測量中國海岸無處不達,每艷稱膠州灣為屯船第一善埠”,“似為地利之所必爭,應該漸次經營,期十年而成巨鎮”。然而,晚清重臣李鴻章沒有采取行動,因為太花錢。一波三折,6年后的1891年,李鴻章會同山東巡撫張曜,到膠州灣視察。此時,他才意識到,之前的判斷有偏差,他認為膠州灣“環山蔽海,形勢天成,實為旅順、威海以南一大要隘”。回到京城,他立刻上奏朝廷,稱“膠澳設防實為要圖”。1891年6月14日,光緒皇帝批準了李鴻章等人的奏折,同意在膠州灣設防。這一天,被視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而后,登州總兵章高元率兵駐防,卻沒能阻擋德國侵占青島的腳步。1897年11月,德國借口巨野教案侵占青島,圍繞青島海灣的城市規劃繼續開啟。

小島內外

城市的平靜與喧囂

小青島,蔥綠依舊。

隨著旅游旺季進入尾聲,島上游客逐漸減少,但仍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尤其是周末,熱門打卡地依舊排起了長隊。

小島矗立在青島灣內,見證了青島城市化的進程。衙門的起落,獨棟建筑從無到有,現代化大樓拔地而起,海面的平靜與喧囂,它都一一目睹。登島遙望,快艇劃過的白色水帶,延伸到海岸上,站在小青島的視角,似乎也看到了城市的由來。

一進入小青島,就可以看到雕塑琴女,這是因為,小島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所以又有著“琴島”之稱。山巖聳秀,林木蓊郁,綠色的島嶼與膠州灣對岸的黃島遙遙相對,彼黃此青,得名青島。

《膠澳志》載:“青島,在青島灣內不足一海里。”翻閱記載不難發現,小青島原來是陸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長年累月的沖蝕雕鑿下,才逐漸與陸地分離,成為一座孤島。“小如螺”的小島名氣可不小,在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靈山衛志》中就提到“小青島在淮子口對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即膠州灣入海口一段水域的稱謂。清道光版《膠州志》亦從此說。由于小青島原是一個孤立的小島,所以群眾也一直稱之為小青島”(《小青島》——摘自《青島勝跡集萃》)。

跟隨青島滄桑的歷史進程,小青島也經歷了德國侵占和日本侵占的遭遇。

德國侵占青島后,強拆青島村,規劃山林和道路,規劃歐人區和華人區,興建土木工程,把這里當成了遠東示范殖民地。他們不僅將青島的路全部取德國名字,還將小青島更名為“阿克那島”。據青島市南區檔案館稱,在膠州灣內的港口未建成前,城市發展所需的物資多通過海路運輸,從青島灣轉卸小船,再由棧橋西側海岸搶灘登陸。

“1900年冬,港務部門在小青島上設立了兩盞綠色的燈光,用來為靠泊的航船指引錨地;1904年,又在島上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導航燈塔。由政府建筑師埃瓦德·帕布斯特設計的燈塔為八角形,白色石灰巖砌成的塔高12.5米,分上下兩層,塔頂部裝有一盞乙炔氣燈,每3秒鐘閃紅光一次,天氣晴朗時,可以在4海里外看到”。然而,與青島的滄桑命運同步,1914年日德戰爭爆發,兩大列強為了爭奪中國的國土,將青島這片美麗的土地化為片片瓦礫,小青島燈塔隨即被德軍自行破壞。青島被日本侵占,入夜后曾經紅光閃爍的燈塔也和失去電力的城市一樣,陷入無邊的黑暗。

據《小青島》中記載,修復后的燈塔是在1915年7月17日啟用的。1921年,燈塔的照明設備更新為先進的五級亮度屈光射線燈,每5秒閃紅光一次,天氣晴朗時,可以在15海里外看到,技術水平提高。上世紀30年代,隨著青島城市地位和形象的提升,小青島燈塔也逐步成為這座年輕城市中的標志性景觀。

琴嶼飄燈

燈塔下的深刻記憶

登上小青島,一眼就看到了白色的燈塔。塔下的石碑上,琴嶼飄燈的字樣,是它成為熱門旅游景點的原因之一。

1933年《青島指南》載:“每當月映波心,塔影倒垂。宛如西子湖畔雷峰夕照,景致之佳,可想而見。”作家柯靈在《島國新秋——青島印象之一》中也寫道:“藍天變成黑天,碧海變成墨海,小青島上的燈塔在黑暗里明滅”。小青島的燈塔每晚以間歇紅燈為航船導航,寓居萊陽路的詩人、翻譯家卞之琳也感慨說:“入夜之后小青島燈塔上的紅燈,一閃一閃,給人以詩的遐想。”郁達夫由上海乘船來青島,他在海上見到:“……白的燈臺,紅的屋瓦,彎曲的海岸,點點的近島遙山,就競相上到視線里來了,這就是青島。”這里的“白的燈臺”,就是指小青島上的白色燈塔。

所以,陳述齋為此專門作詩云:

領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島小似螺。

云鬢別有飄蕭態,似向風前浴晚波。

著名作家鄭振鐸稱“琴嶼飄燈”一景的妙處在:“海面上時明時暗的紅燈,如同乘舟于海上”。登臨高處,遠近山水相連,妙如畫卷。夜晚明月當空,塔上紅燈與棧橋燈光浮動在碧波之上,使人恍如置身仙境。白色燈塔發出的紅色光柱,交互炫斕于波光之上,慢慢飄向遠方,令人神往。每當夜幕低垂,燈影波光形成青島一景——“琴嶼飄燈”。1936年評選出的“青島十景”中,“琴嶼飄燈”成功入選。這一年,作家騫先艾在《青島海景》中,提到他目睹小青島和海浪的感受:“山巒起伏在灰色迷霧里面,景象極其迷蒙。對面是一片鑲嵌著綠林的小島,左邊海水茫茫,望不到涯際。有兩三點帆影在海上起伏,遠的模糊,近影清晰。海面有一碧萬頃的波濤在搖動……我沉醉了。我的長年郁悶著的心胸,得到了暫時的舒解”。

1963年,燈塔進行大修和設備更新,塔上安裝了一支直徑500毫米旋轉式牛眼透鏡,并用電力驅動發光,射程為12海里。1997年,小青島燈塔再次大修,原有透鏡退役,存于秦皇島的中國航標博物館展出。2006年5月26日,國務院批準小青島燈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后的1941年,筑起初具規模的“防波堤”與陸地相接,改名“加藤島”。不過青島市仍然堅稱“小青島”。小青島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曾一度建設成為“小青島公園”,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后,該島并未對游客開放。直到1987年12月31日,小青島開始由市園林部門建設開發。1988年6月,公園建設竣工,正式對國內外游客開放。小青島和島上的燈塔已是青島前海旅游線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景點。

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這座小島的美。

連續兩次登島,感受秋天小青島的獨特魅力。已經記不清多少次登上島了,身邊的游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島上的咖啡館走了又來,不變的是草木風景,舒暢的心境。一日風大,海上的帆船接連通過,非常壯觀,海上降落傘運動愛好者排起了整齊的隊形,五顏六色,讓岸上的游人陣陣驚呼。一灣海域一座島,一處海口一座橋,是老青島人對青島灣的深刻記憶。

青島灣,集中了商業與繁華,是海洋上的城市景觀。太平路上的建筑,各具特色,衙門舊址上,人民會堂成為老青島人口中的中心,亨利王子飯店、德華銀行舊址,記錄著來往的過客和經濟的脈絡。隨便擇一建筑,都能眺望青島灣的海面,棧橋和小青島的景色盡收眼底,游客也是窗外的風景之一,正如卞之琳所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海灣沿線

休閑匯泉,浮山灣的接力棒

走出小青島,沿著魯迅公園的礁石,踏入了匯泉灣。一路上,經過了水族館,第一海水浴場,是一條黃金海岸線。

從城市規劃開始時,匯泉灣就有了娛樂度假的功能,所以海濱旅館、跑馬場陸續興建。天然的海水浴場,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第一體育場也就是天泰體育場占據了一片平坦的區域,曾經的喧囂沒有消失,至今仍然是大小體育運動的熱門場地。

匯泉的名字源于會前。會前村是中山公園的前身。這個面向大海、自明代就開始扎根于此的小漁村,世代繁衍。德國人的鐵蹄踏遍青島的土地后,會前村民被迫遷離,一個村莊就這樣消逝在青島城市化的匆匆腳步里。郁郁蔥蔥的林木取代了房屋,取而代之的是德人的植物試驗場,也就是后來的中山公園。

會前村旁,有一片空地,這里瀕臨海濱,有一部分農田,“空地還算平坦,但由于最初有水從山上流下來,所以會有溝壑,加上此地靠近海灘,是入海口,是下雨泄洪的通道,所以我認為當時應該有沙有土混到一塊”,青島文史學者王棟說,德國人看中了這塊優良的地段,顯然這里是練兵的最佳場所,“他們拉來土墊平了溝壑,開始作為練兵場和運動場使用”。閑來無事,德國人酷愛騎馬,便順便在練兵場里騎馬消遣。

到了上世紀30年代,匯泉廣場周邊,已經成為青島最著名的避暑、旅游勝地。蘇雪林來青島避暑,去跑馬場騎馬,并寫了一篇散文,文中寫道:“青島除海水浴場游泳以外,凡名都大市的娛樂,譬如:平劇、蹦蹦、新式話劇,應有盡有。還有賽馬,不知比上海跑馬廳的盛況如何,但聞青島人士對于此道也極其熱狂,輸贏的數目也相當巨大。”

而后,跑馬場消失,改為人民廣場,如今是重要的娛樂休閑場地。

繼續前行,就來到了著名的浮山灣。

浮山源于浮山所,是明朝鰲山衛管轄守御千戶所之一,當時多為軍屯的軍戶,清朝衛所撤銷后,浮山所的名字留了下來,對面的海灣也就有了浮山灣的名城。

秋季,浮山灣的潮水漲退急劇,往往還沒注意,潮水就涌了上來,如果遇到海浪,驚濤拍岸,會形成奇觀,所以青島十景之一的燕島秋潮同樣聞名。

十一長假期間,浮山灣吸引了眾多游客的到來,五四廣場的燈光秀,在夜間聚攏了大批的人群,無人機空中燈光表演,把海灣的景色一一通過燈光明滅的形式絢爛呈現。奧帆中心,小火車載著游客進出,徑直開往情人壩。情人壩的奧帆燈塔,是浮山灣的標志景點之一。

如今的燈塔守護人王龍強是全國勞動模范王炳交的兒子,王炳交守護團島燈塔47年,住在燈塔下的自建房里,王龍強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看到了父親的艱苦,也感受到了守護燈塔的責任,所以,他從小就對燈塔有著特殊的感情。2015年,父親即將退休,父子二人促膝長談,王龍強決定接下父親的接力棒,經過跟隨父親系統地學習,他也可以挑起大梁,獨自擔負起守護燈塔的任務。“父親心里的包袱也就放下了”。王龍強被調到了奧帆燈塔,成為專職負責人,二人也成為了山東省內唯一一對父子守塔人,寄托著一代代燈塔人的心血和希望。

現在,除了守護燈塔外,王龍強還是青島旅游公司海洋科學館的工作人員,負責宣傳青島海洋文化,“從燈塔輻射到青島的海洋精神,鼓勵小朋友們熱愛海洋,熱愛青島,我的擔子更重了,我也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努力!”

言猶在耳,風帆起航。

浮山灣上,船舶進出港灣,白帆點點,仿佛來到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奧帆中心受到了世界的矚目。又一輛旅游小火車進站,車上下來十來名游客,將奧帆燈塔圍繞起來。遙望五四廣場耀眼的紅色,是蔚藍大海發出的奪目光芒。恰巧塔下有一隊身著紅色旗袍的老年人聚會,她們熱鬧地討論著,開心地合影,笑靨在多彩的旗幟下定格,寧靜與祥和在浮山灣畔自由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