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因在秋季八月,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
【讀時】過節啦,來看看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秋習俗
孫可
中秋節,插花在中國的節日里有什么講究嗎?
插花其實是一個口語,如果講究點說叫“瓶供”。因為插花最早是用來祭祀的,像我們今天拜月、拜祖先、拜孔夫子,都要供花。
到了宋朝,普及了文人文化,這個時期的花瓶更清雅,所以稱為清供。我們中秋節的插花,就叫中秋清供。這個節日不僅要插花,還要擺小供品,比如石榴、柿子,一般我們放雙數,就有了“事事如意、事事稱心”的寓意。旁邊放靈芝一類的東西,又加一個百合花的根,那就叫“百事如意”。既有精神上的連接,又有實質的呈現。
其實在中國所有節日里,幾乎都要插花。全世界管我們叫什么?叫華人。因為我們一位先祖是女媧,一位先祖是伏羲。據說伏羲的母親就是花族人,她很喜愛花,還經常把花草穿在自己的身上,裝點在自己的房間里。在字典里,花也被用來形容最美好的東西。
我們的祖先很有智慧,“花”這個名字,能量特別大,而且很美好。花接收陽光雨露的滋潤,生長在大地母親的懷抱里,是陰陽合和。開花為了什么?開花是為了結果。如此反復,形成了生命的傳遞,生生不息。所以中國人遍布在世界各地,雖然經歷了朝代的更迭,但到現在人口依然龐大,一代一代地生存了下來。
我們做點心、食物,都承載了很多文化和內容,每個朝代、每個地區、每個圖案呈現得都不一樣。比如說中秋節是陰歷的八月份,12個月有12個花神,八月份的花神就是桂花。傳說中月亮里的廣寒宮就有一棵碩大無比的桂花樹,吳剛要砍桂花樹做桂花酒。在中原地區,這個時候就是滿地的桂花,風一吹特別甜香。
白天的時候,因為它很小,不能引起蜜蜂蝴蝶的注意。到了傍晚許多花都凋謝了,而桂花還在開。
桂花的“桂”和富貴的“貴”同音。在古代,科舉之時,要去考取功名,正是秋天,而秋天是一個喜悅、收獲的季節。這時家里如果有人讀書,就會種上一棵桂花樹,或者從小就種,跟著他一起長大,等他考取功名,得了狀元,就把這棵桂花樹最頂端的那一枝桂花折下來,插到帽子上,稱為“折桂”“桂冠”。
月餅模具里也有故事,雞冠花寓意加官晉爵,爵是古代喝酒用的,拜月儀式供月的時候就用那個裝酒。四周是牡丹,在中國傳統里代表富貴的就是牡丹。唐朝政治、文化、經濟發達,繁花似錦,繁花指的就是牡丹花。這里還有香爐,也是講究香火永續。中國的文化,其實就是香火永續、生生不息。不管是信佛、信道還是信儒家,都是希望如何讓我們能更幸福地生活,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
中秋節這一天月亮也是圓的,圓就是家庭的團圓,所有的家庭成員與祖先同在一堂。所以第一塊月餅是要供給祖先的。花是生命力,展現了美好,也寓意著人需要光明和愛,這里有希望、愛、生命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