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因在秋季八月,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
月餅起義
2018-09-21 11:35
半島網綜合閱讀 (208968) 掃描到手機
月餅起義,起源于元末時期,與朱元璋起義有著密切的關聯,自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