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更迭,四季輪回,時光仿似神偷,2021年又將被它掠過。這一年,青島很拼,老城改造、機場轉場、地鐵開通、大項目落地……一張張答卷,讓人信服。
2月19日,辛丑牛年第二個工作日,青島即刻行動,舉行全市“項目落地年”調度會議,全面部署全市“項目落地年”各項工作,吹響了“項目落地年”的集結號。
根據長達96頁的《青島市“項目落地年”實施方案》,今年青島將謀深謀實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大項目好項目,力爭全年新簽約5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80個,簽約項目完成注冊200個以上,實現開工運營100個以上。著力抓好各類省市重點項目、15個攻勢和13條產業鏈重點項目,確保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快起勢、三季度再提速、全年增長10%以上,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今年以來,濟南路通車、青島灣廣場拆除三座高層建筑、寧陽路銀魚巷投入運營等“大動作”都在宣示著青島復興老城的決心。而青島老城區三個重磅文旅項目——由閑置十年的西部地下空間改造而成的廣德里1898項目投入運營,青島最大里院建筑群——濰縣路19號更新改造項目和青島商會舊址更新改造項目也確定了商業運營主體,未來兩處百年建筑將打造成集購物、休閑、娛樂等業態于一體的文旅新地標。
1007.2萬!5月21日,山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詳細數據出爐,青島人口數量首次破千萬,對比第六次人口普查,青島增長了135.69萬人。10年時間,青島成為山東省第二個人口超千萬的城市,人口增量位列全省第一。對于青島來說,這是進擊特大城市的關鍵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華聯商廈,這一陪伴島城人民30年的商廈,于2021年5月22日正式閉店。依照市南區的規劃,華聯商廈是西部歷史片區保護更新重點項目——青島灣廣場所涉及到的第三座高樓拆除工程。青島灣廣場將涅槃成為島城沿海的新地標,綜合開發地下空間,與火車站、地鐵站和周邊互聯互通,實現出火車站,就可以看到大海的觀賞模式。
上海有上海中心,香港有中銀大廈,紐約有帝國大廈,臺北有101大樓,迪拜有迪拜塔。伴隨城市的發展,城市的天際線不斷刷新,地標性高樓爭相涌現。在超高層建筑領域,青島也有自己的新代表作——369米的海天中心。
6月20日,海天中心運營啟幕正式舉行。作為青島地標建筑,投入運營后的海天中心不僅將成為高水平開放發展的城市會客廳,還將充分展示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形象,助力青島成為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的橋頭堡,有力助推青島社會經濟全面躍升。
2021年7月20日,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正式亮相。這是當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是世界軌道交通領域的尖端科技成果,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下線,標志著我國已掌握了常導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全套技術。
夢想起航!備受關注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2021年8月12日零時起正式轉場運營,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同步關閉。省內首座4F級的膠東機場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47等民航運輸最大機型,在運行等級、服務品質、綜合交通體系等方面也實現了質的飛躍。膠東機場的啟用,掀開了青島乃至山東民航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11月12日下午3時02分,隨著青島至曹縣的C674/5次列車緩緩從青島站駛出,標志著青島境內首次開行“綠巨人”列車。“綠巨人”是復興號“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車身為國槐綠底色,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當天起,“綠巨人”開始在齊魯大地的鐵路投入運營,青島至曹縣的旅行時間壓縮至7小時左右,旅客出行有了更多選擇。
直通西海岸,設26個站,連接五個城區!12月23日,青島地鐵1號線南段試乘活動舉行。青島地鐵1號線南段的開通,從市南區團島站到西海岸新區的鳳凰島站,穿越膠州灣只要6分鐘。隨著1號線的全線開通,從海的這一端到那一端,人們的來往將更加便捷。而全長近60公里的地鐵1號線也讓青島這顆山青海碧的“黃海明珠”更加充滿活力、富有實力、獨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