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7月18日訊(記者 樊蓉 通訊員 張文雪卉)生活垃圾分類看似小事,實則關系民生,關乎生態文明,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受到社會、群眾普遍關注。習近平總書記也曾表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并在發表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青島市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入2019年青島市十項民生實事之一,以確保青島市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長江路街道辦事處也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入街道全年重點工作之一。為穩步推進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營造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社會氛圍,該街道多措并舉,開創西海岸新區六項領先垃圾分類宣傳“新模式”,通過穩步推進,多點發力推動宣傳“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打造“綠色生活就是新風尚”,引導市民參與分類,最終實現轄區垃圾分類全覆蓋。
開創西海岸新區第一家“長江路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視覺識別系統” 通過多種宣傳途徑,利用色彩營造視覺沖擊力,“長江路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視覺識別系統”包括設計長江路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標志、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站、設計長江路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環保袋、制作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制服、制作垃圾分類宣傳講解PPT,制作發放宣傳單頁及懸掛橫幅六大方式。
該街道目前制作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海報10000余份,發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單頁30000余份,制作垃圾分類宣傳制服300套,制作發放無紡布環保手提袋20000個,宣傳展板2塊,宣傳帳篷3個,宣傳綬帶5條,懸掛宣傳橫幅5條,宣傳標語旗2條,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微信公眾號、電子屏幕等平臺開展宣傳工作,增加宣傳途徑。該街道要求各社區開展聯合行動,街道提供垃圾分類宣傳標語30余條,由社區自由選擇至少一條以懸掛橫幅形式進行宣傳,制造垃圾分類宣傳氛圍,確保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100%。
開展西海岸新區第一家“長江路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走進系列活動” 通過長江路生活垃圾垃分類宣講團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家庭、走進公共場所開展一系列與居民面對面的宣傳活動,讓轄區居民深入了解和認識垃圾分類和減量的意義。目前已開展“垃圾分類走進校園”、“垃圾分類走進社區”、“垃圾分類走進公共場所”、“垃圾分類走進企業”等宣傳活動50余場,“垃圾分類走進家庭”共計3000余個家庭,營造了全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文明和諧環境。
創作西海岸新區第一首垃圾分類宣傳歌曲“長江路生活垃圾分類之歌” 通過向居民征集垃圾分類創作歌曲,用音符架起科普垃圾分類知識的橋梁,實現“同譜垃圾分類歌,共唱綠色長江路”。歌曲朗朗上口,內容簡明扼要,將垃圾分類要領匯入其中,吟唱節奏輕快,便于廣泛傳唱,屆時將在中小學、社區等推廣。通過垃圾分類宣傳公益歌曲的傳唱,使垃圾分類的要點、變廢為寶的理念深入人心。
組建西海岸新區第一個“長江路生活垃圾分類宣講團” 垃圾分類宣講團主講人員共5名,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進公共場所等想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及分類標準等,宣講團人員不定期進行集中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垃圾分類知識儲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分類的原則、方法,和生活廢棄物再利用等相關知識。垃圾分類宣講團廣泛動員學校志愿者、中小學、退休老黨員等走街串巷宣傳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打造西海岸新區第一個“長江路垃圾分類示范小區--錦湖苑小區” 在示范小區設置小分類垃圾分類處,每棟單元樓門前設置一組分類桶,在錦湖苑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設置生活垃圾分類點4處,大件垃圾分類1處,小區內草地中設置多處垃圾分類提示牌,提醒居民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生活習慣。以先行試點帶動全面推廣的形式推動轄區垃圾分類全面鋪開。
建立西海岸新區第一個“長江路垃圾分類宣講流動工作站” 宣講工作站設立在世紀商城廣場、馬濠公園等公共場所,每周二、四由長江路垃圾分類宣講團人員輪流進行宣傳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要點,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頁等,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日常垃圾分類難題,鼓勵居民從自身做起,堅持做好垃圾分類,努力帶動身邊的人,增加垃圾分類宣傳強度和覆蓋面。
據悉,長江路街道將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垃圾分類社會氛圍,實現全民參與,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建設綠色美好家園。 [編輯: 董皓]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87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