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6月21日訊(記者 賀紅宇 通訊員 劉 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國際經濟合作區有一座地標性建筑—被動房技術中心。白色的建筑外立面被六條鋁塑板組成的不規則“飄帶”圍繞,宛若靈動的溪流;外形酷似一顆鵝卵石,與周邊景色渾然一體。室內,常年溫度保持在20到26攝氏度,濕度控制在40到60,是人體最舒適的區間,PM2.5基本保持在個位數水平,節能率可達92%。這座目前亞洲最大的被動式建筑綜合體,正以節能示范之名引領著亞洲被動建筑發展方向。
中德生態園被動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咨詢部部長劉磊是被動房技術中心項目的重要參與者。2014年11月,劉磊到園區工作,擔任被動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安裝工程師。“在學校學的是暖通空調類的專業,屬于節能一類。以前在設計院工作過一段時間,突然看到園區有被動房新技術,就選擇來這里開始一份新的事業。”劉磊說,初到國際經濟合作區,這里還是一片荒涼地帶,因為對新技術的追求和渴望,劉磊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里盡一份力,做一份貢獻,同時也與被動房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5年3月,被動房技術中心開建,劉磊先后參與了設計、施工、項目認證、運營等全過程的工作。相比于傳統建筑,被動房技術中心采用了高性能的外圍護結構、高效的新風熱回收系統、地源熱泵、光伏發電等節能技術。尤其被動房相關的設備和材料在當時建設時國內幾乎是空白,劉磊帶領團隊進行了攻堅克難,獲得了7項實用新型專利。
2016年9月,被動房技術中心在第一屆亞洲被動房大會上正式啟用,獲得由德國被動房研究院(PHI)頒發的被動房認證,并同時達到國內綠建三星認證,成為亞洲體量最大、功能最復雜的通過德國PHI權威認證的單體被動式建筑。近年來,這座建筑榮譽等身,幾乎囊括了國內外綠色建筑節能領域的所有獎項。“這兩年的運行數據算下來,被動房技術中心每年的耗電量單位平米是27到30度左右,對比常規的非被動房類現有的建筑標準,節能在60%以上。”劉磊告訴記者。
在被動房技術中心取得成功后,劉磊參與制定了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標準,積極推動國內被動式產業的發展,促進國內建筑節能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目前,園區通過技術研發已實踐學校、辦公、居住、酒店、圖書館等多種類型建筑被動式技術解決方案。
劉磊介紹,2016年,園區開建了全國第一個整體以德國被動房標準推向市場的項目—被動房推廣示范小區,今年一期將完成交付,被動式建筑正式走進了市民的生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今年剛剛結束的第四屆亞洲被動房大會上,又一高標準被動房建筑群—中德未來城被動房建筑群奠基。中德未來城集商務、居住、教育、消費、娛樂、健康于一體,以亞洲最大規模的PHI認證項目為目標,將制定專門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未來,這里也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零碳城區。
西海岸新區成立五年來,被動房在西海岸從陌生到普及再到大規模推廣應用,離不開像劉磊一樣的被動房技術人才。“建筑節能在中國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可以說勢在必行。很榮幸我能參與到國家節能減排這個大戰略中,希望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在西海岸新區成就事業和夢想,為國家節能、減碳、減排的戰略盡自己最大努力。”劉磊告訴記者。
[編輯: 董皓]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87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