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市北區逐步打造一刻鐘醫療服務圈
現在市北區眾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了B超室,一刻鐘醫療服務圈逐步成型。
文/圖 半島記者 王麗平 通訊員 張常潔王恩全
從1978年改革開放拉開序幕,到如今走過了40個年頭,市北區醫療衛生領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最初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氣分析儀”等高科技大型診療儀;從“赤腳醫生”到各科專家;從簡陋不堪的衛生室到標準、敞亮的診療大廳,無論是醫療設備的不斷更新,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還是醫療服務的持續改善,四十年滄桑巨變,市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
這些巨變增進了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
從16平米簡陋小屋
到160平米寬敞大房
“我們每天出診箱都不離身,晚上有病人需要治療,都是背著出診箱到病人家里為他們診治。”10月29日,在市北區衛計局,今年68歲的鄭敦深向記者講述自己當年做“赤腳醫生”時的經歷。鄭敦深自1971年開始在當年還是小水清溝村的衛生室里做“赤腳醫生”,到2010年退休,近40年的從醫經歷,讓鄭敦深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醫療衛生事業的變化,也親歷了市北區改革開放40年間的衛生事業發展。
“當年我們村里有1200戶,配了兩名‘赤腳醫生’。”鄭敦深說那時一般的村子都是全村一個“赤腳醫生”,他們村人數較多就配了兩名。“當時的衛生室是一間16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有一張簡易床,一個書桌,書桌上放著‘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看病老三樣、消毒飯盒、消毒水還有各種藥。”鄭敦深告訴記者,當時的藥品主要為土霉素、合霉素、阿司匹林等。
后來,經過改革開放社區醫療改革,鄭敦深所在的衛生室幾經搬遷,1992年搬到現在的小水清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在的服務中心占地160平方米,有注射室、藥房、診療室等,床位也增加了,藥物種類增加至130多種,“有了高壓消毒鍋,再也不用消毒飯盒了。”據了解,現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還配有心電圖室、牙醫室和健康小屋等。“以前我們的宗旨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誤診’,現在大病都能在社區看了。”鄭敦深感慨地說。
從培訓一月可上崗
到現在持證上崗
鄭敦深說,當時他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就正式上崗,但要做好并非易事,后來他在公社醫院工作了一年,在青醫夜大培訓了三年,之后又在中心醫院實習一年,才讓他從一個醫生“小白”變為現在的“大拿”。
“現在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必須持證上崗。”市北區衛計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科的葛兵說,職業醫生證、職業護士證、藥師證等對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必不可少。據統計,目前市北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師從業者有452人,臨床大夫本科生占80%左右,也不乏碩士、博士生。
2011年,市北區衛計局開展健康教育服務項目,例如每年的老年人免費查體。“社區醫生已經不僅僅是給百姓看病,隨著人們健康保健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居民來咨詢如何中醫養生、調理日常飲食,從原來的有病看病到現在的保健預防,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老年人查體積極性相對提高。”葛兵說。
從全村一個赤腳醫生
到一刻鐘醫療服務圈
鄭敦深所體會的變化只是市北區醫療改革的縮影,這背后是市北區逐步完善的醫療改革措施。
葛兵介紹,1997年,市北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革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決策,在全市最早啟動了社區衛生服務改革,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建設得到新提升,目前為止全區共有74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隨著醫療設備不斷更新,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居民對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信任度也逐步提高,更多的居民愿意到社區“求醫問藥”。
2015年,市北區啟動醫聯體建設,全區145所基層醫療機構與8所三級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實施轄區醫聯體內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相認可模式,實現了基層首診、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目標,逐步緩解看病難。
作為國家級試點地區之一,自2013年始市北區試點運行全科醫生團隊工作,主要提供基本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慢病防治一體化、健康管理等四項基礎服務,此外,居民還可以根據自身身體狀況,由家庭醫生協助選擇相關服務內容,享受“定制”服務,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如今服務團隊已經壯大到165支,配備智能化、便捷化隨訪箱,常住人口簽約33萬余人,簽約服務率33%,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簽約近11萬人,簽約服務率達74.9%。
目前市北區各級醫療機構達760余家,其中145所基層醫療機構與8所三級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形成了一刻鐘醫療服務圈。
■鏈接 改革親歷者: 讓老百姓都看得起病
楊忠鳳,今年56歲,是威海路步行街社區書記,作為一位經歷了國有企業醫療、社會醫療和社區醫療的40年老干部,她切身體會到了國家在醫療衛生改革過程中的實況。
“1980年我從學校畢業,分配到了絲織廠。那個時候每個廠里都有自己的醫院,小病小災、感冒吃藥、拍片打針都在廠里就看了,沒有醫療花費。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對外開放,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大,1998年廠里的醫生也都劃并到醫院,我們經歷了一個大的醫療體制改革。”楊忠鳳說,那個時候有了醫療保險,也不再由廠里負擔醫療費用,自費項目越來越多,看病就醫都去大醫院,而且交通不便利,可選擇性小。
楊忠鳳家住在臺東,她到臺東醫院看病要早上7點去排隊掛號,“火爆”的排隊讓黃牛黨應運而生。“看病無法選擇醫生,掛上號都是由護士分配就診室,我生孩子住院,吃飯只能是家里人來送飯,那段經歷還挺痛苦的。”楊忠鳳說。
“進入21世紀,國家采集民意,為了讓人們都能看上病看好病,出現了許多私人醫療診所,起初我們對私人診所接受度并不高,覺得資質不好,會不會耽誤了病情。但是,國家出臺的醫保統籌打消了我們的顧慮,”楊忠鳳說,社區醫療看病費用低,加上家庭醫生簽約,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她感覺自己又有了“專屬單位”,再也不用擔心小病小災、打針吃藥。“我們社區就有8個醫療結構,有的甚至門挨著門。”楊忠鳳說現在看病拿藥簡直太方便了。
“現在臺東醫院舊址還坐落在歷城路6號,”楊忠鳳說,作為海慈醫院前身,臺東醫院舊址是市北區目前唯一一座未拆的老醫院了。
“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政府,會從百姓的心聲出發,從百姓的需求出發,擴大醫療救助范圍,增加醫療補貼,讓每一位老百姓都看得起病。”楊忠鳳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