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工商局1952年核發的登記證。
上世紀60年代的登記(營業)證。
上世紀70年代使用的企業登記證照。
上世紀80年代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1994年7月1日《公司法》施行后的營業執照。
制圖/譚云濱
上世紀80年代,聞名遐邇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興起。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上世紀70年代末,800萬回城知青和城鎮失業大軍,讓中國經濟走到了最窘迫的境地。面臨燃眉之急,改革開放春雷乍響,開放個體戶創業,解禁鄉村家庭工業,恢復城鄉小商品市場,“個體工商戶”橫空出世。作為改革開放初期的產物,“個體工商戶”這個民營經濟的幼嬰,將中國的經濟列車推入了轟轟烈烈的市場經濟時代。在當時一窮二白的制度下,個體私營經濟摸著石頭過河,從“無業游民”的身份到最早一批“萬元戶”,成為“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再到改制大潮“升級”為企業家,40年巨變,書寫了一部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歷程紀實。
■1979年
工商戶誕生,個體經濟時代到來 在1949年至1978年,中國的經濟體制是完完全全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個體”“私有”是被禁止的字眼。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最先解禁了農村工商業。1979年,第一批個體工商戶誕生,開啟了中國個體經濟時代。作為青島最早一批“注冊人”,現任青島市工商局注冊局監管處副處長的田紅親歷了個體工商戶的誕生過程。她回憶稱,197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第一個有關發展個體經濟的報告,提出“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后,批準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個體工商戶”這個稱呼載入了中國經濟史冊,個體私營經濟就此起步。
政策一出,如春雷乍響。“當時大批的知青返城,就業成了大問題,個體工商戶作為一種全新的市場主體形式,廣開就業門路。”田紅說,1979年,青島市工商局《關于個體工商戶批準和管理試行辦法的報告》獲批,正式恢復個體工商戶的發展,島城第一批個體戶誕生。當年,全國批準開業的個體工商戶約10萬戶。
新事物從無到有,總是幾多波折。
誕生之初,“個體戶”這個稱謂并不怎么光彩,在田紅這一代人的記憶里,“基本上就是待業青年、回城返鄉無業游民的代名詞,有很大的社會歧視性,從業者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田紅說,最早的個體工商戶注冊“門檻”是沒有職業、有門頭或者可供經營的地方、8個人以下,“8個人以上就算私營企業了”。
青島最早一批個體戶干的都是些小營生,比如修理電器、賣煙酒糖茶小百貨、做小吃、干理發等等,還有市場上一些販售蔬菜水果日用品的游商浮販,由政府部門加以引導取得了合法身份。
■上世紀80年代
先富起來,產生首批“萬元戶” 個體經濟的興起,激發了市場化的變革,青島第一批正規的農貿市場就在此時誕生。
早在計劃經濟時代,國營商店是人們日常所需的購買地,糧票、郵票、布票、火柴票至今仍是父輩那一代人的深刻記憶。個體工商戶的誕生,一舉打破了當時百姓的日常消費方式。1980年,青島市設立黃島路、市場三路等17處農副產品市場,青島市全面恢復和建設市區農貿市場,在這些自由交易的市場里,人們買任何東西終于不再用“票”。
聞名遐邇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就在這一時期成立。據檔案記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前身是舊家具、舊自行車市場,1980年10月正式成立,當時攤位有50余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的經營規模日益擴大,攤位迅速增加到了1300多個,商品種類達到11000多種,逐漸成為本土乃至全國知名的小商品市場。
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里的個體戶們真正趕上了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后流通領域的第一波市場化,他們勤奮地練攤、賣力地倒貨,很快發了,誕生了青島第一批“萬元戶”。此時,公眾開始重新審視“個體戶”,是“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種經營單位。”個體戶們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掘到“第一桶金”后,戶數及從業人員隨之迅猛增長,1981年底,全國個體戶達101萬人,并且允許個體戶入黨。“個體戶”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走向了市場經濟。
1984年10月,青島市個體勞動者協會正式成立,掛靠在市工商局,個體戶從此有了“娘家人”。“1984年我作為工商監管人員到協會辦公,協會成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個私業者的橋梁和紐帶,履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保障個體工商戶有更健康的發展。”田紅告訴記者,協會成立之后,青島個體經濟迅速壯大,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私營經濟并存。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有一部分實力雄厚的個體工商戶干起了私營企業,“3萬元注冊資本金,雇工8個以上,自然人投資,就是私營企業,主要從事小規模的企業生產。”田紅說,他們就是青島最早一批的私營企業老板。隨著私營經濟的蓬勃發展,1990年青島市私營企業協會成立。
■上世紀90年代
開辦公司,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20世紀90年代,是個體工商戶大規模“升級”的年代,他們不再滿足于練攤倒貨,而是利用積攢下來的“第一桶金”創辦公司。
“1993年,中國第一部《公司法》誕生,全國出現了辦公司大潮。”1994年,田紅從個體勞動者協會回到市工商局個體處工作,在她看來,允許“個人開公司”,是繼“個體工商戶”之后的又一項大膽改革,“許多公司從原來國有的、集體的轉為民營的,市場經濟更加成熟。”
有關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眾多研究資料中,學者們普遍將1993年視作“分水嶺”,把1993年以前稱為“原始積累階段”,或者“初期探索階段”,1992年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講話、十四大召開,1993年“非公有制經濟”寫入憲法,1994年宏觀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因此1993年以后民營經濟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而在青島,1993年這一年,市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決定》。
田紅回憶,青島早期的私營企業家,有一部分是從個體戶起家,逐漸積累發展起來,或直接由家庭成員投資興辦的家族式企業,“多是做外貿、服裝、化工等”,還有一部分誕生自企業改制大潮。
紀文尚就是這一時期發家的個體老板。今年55歲的紀文尚是最早進入嶗山茶園的營銷商人,1999年,他注冊了“嶗山名苑”,將170平方米的兩層門頭房打造成了敞開體驗式茶樓,成為第一家在市區開嶗山茶專賣店的商人。紀文尚稱,要說開茶樓的“第一桶金”,還是來自上世紀90年代末的改制大潮。
1997年,紀文尚在臺東一處集體性質的商貿公司“借殼”掛靠,做起了助力車的生意,3年下來,市區一半以上的助力車都是從他手里銷出去的,紀文尚由此賺到了上百萬元的“第一桶金”。2000年,紀文尚以50萬元注冊資金成立了“文川商貿有限公司”,成為了真正的老板。
根據歷史統計數據,1992~2002年,10年間,全國私營企業的戶數從14萬戶增加到243.53萬戶,注冊資金由221億元增至24756.22億元。
■再改革
5年商改,打破市場“玻璃門” 自2014年起,青島市啟動了轟轟烈烈的商事制度改革,隨著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年檢改年報、“先照后證”、“三證合一”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的落地,激活了島城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也再一次激發了陳艷春的“野心”。
2017年,他以100萬元的注冊資金,成立了青島憶古軒商貿有限公司,在嶗山區云嶺路12號,他的“憶古軒紅木樓”拔地而起。令陳艷春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注冊公司,5天就拿到證了,“2011年開公司忙活了6個月才辦下來,跑好多個部門,一會兒準備這材料,一會兒那材料不對,真是‘頭大’。”
的確,青島商事制度改革打破了市場準入“玻璃門”,為創業者贏取了“起跑時間”。商事改革大刀闊斧,營商環境空前優化,市場活力被深度激發。2016年,青島的商事數字直沖云霄——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首次突破100萬戶,實際存量達到100.1萬戶,同比增長11.4%,較2012年底增長103.81%,占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的七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居副省級城市第四。
截至2018年5月13日,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25.95萬戶,較改革前增長了111.66%,居全省第一位。到2020年底,青島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50萬戶,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達到1500戶。
故 事
從農民工到企業家的蝶變 “紅木一哥”陳艷春在給紅木家具調色。
在青島的紅木家具圈里,“陳艷春”這個名字是響當當的。殊不知,這位身家千萬的大富豪、業內矚目的“紅木一哥”,在15年前,還是一個從四川農村來青謀生的農民工。
2003年,先后在廣東、上海干了8年油漆小工的陳艷春想自立門戶,懷揣著2000元盤纏,來青島碰運氣。“在路邊發了一個月名片,印著我的名字、手機號,告訴人家我會修紅木家具、會油漆調色。”一個月后,活來了,不過精明的陳艷春并不急著賺錢,他想先站穩腳跟。當時的行情,紅木家具維修一個部位要20元、30元,陳艷春只要價10元,簡單的疤痕修補只收5元。
憑借著香港老匠人傳授的一手好手藝,再加上精明的經營頭腦,陳艷春很快打開局面,來青島后的第三個月,他一天能賺到300元。一個月9000元的收入,讓這個“山娃子”第一次品嘗到了“財富”的滋味,他決定留在青島。2008年,陳艷春突然意識到,“四川小陳”的名頭再響,也只是“游擊隊”,不進入市場監管的陽光地帶,很難再有發展。于是,他認真研究起工商注冊制度,登記了個體工商戶,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張營業執照,開起了一個30平方米的小門頭,主要經營紅木工藝品,兼顧維修家具、招收學徒,“有證、有店,才感覺自己是個真正的‘老板’了。”
正值國內紅木市場的巔峰時期,陳艷春放棄維修,轉做銷售。紅木家具市場向來“水”深,陳艷春做生意講究的是“有一說一”。凡到他店的客人,不管買不買,他總要跟人家講講紅木的“五屬八類33個樹種”,漸漸地,“紅木一哥”的稱呼在青島紅木家具圈里傳開了。陳艷春的“誠信經營”不僅幫他贏得市場,還贏得了監管部門的指導,銷售合同、售后服務、終身維修等日益完善,生意越做越大,接連開了3家店。
2010年起,青島市出臺多項針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在擔保貸款方面的紅利,讓陳艷春十分動心。可是,要享受扶持政策,首先得是小微企業,陳艷春還是個體工商戶,顯然資格不夠,“那就開公司!”說開就開,他迅速召集了3個合伙人,于2011年成立了青島友聯御閣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50萬元。成立了股份公司后,陳艷春發現企業的市場主體身份在金融貸款方面大有優勢,謀求了更大的資本,實現了財富的良性運作。
2017年,青島市針對企業所急所盼,出臺了20條“真金白銀”惠企政策,全市民營企業總量達到39.7萬戶,同比增長18.5%。今年3月份,青島市公布實施15條細則獎勵民營企業,獎補額度以萬元“起步”,最高獎金額度達1000萬元。目前,陳艷春正研究細則積極申報,“趕上了好政策,民營企業很提氣。”
■記者手記 一張“出生證”,見證商事登記制度變遷 無論是個體工商戶,還是私營企業,每個到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市場主體都像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孩,而營業執照就是他們的“出生證”。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40年來,這張“出生證”歷經滄桑、容顏變遷,從最早的手寫毛筆字,到今天的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就是一部中國商事登記制度的變遷史。
在青島市工商局歷史文化陳列室,最早的商業登記證照是1946年由青島市社會局頒發的《商業臨時登記憑照》。1952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青島市才有了“工商局”這個部門,并開始核發《青島市人民政府工商局商業登記證》。20世紀60年代,仍沿用“登記證”這一稱呼,到了70年代,萊西等地開始叫“營業執照”。
上世紀80年代,個體工商戶誕生,青島市工商局核發《工商企業營業執照》和《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打印機,全是手寫,還都是毛筆字。”田紅回憶稱,當時市工商局特別聘請了一位毛筆字寫得很好的老師傅,專門書寫營業執照。到了上世紀90年代,全市注冊登記系統才有了第一臺打印機,“沒有打印機的地方,仍然采用手寫式發照,寫的不再是毛筆字了,而是仿著打印體寫。”田紅說,許多老注冊人對這段歷史中的故事仍記憶猶新。
2014年,工商總局下發《關于啟用新版營業執照有關問題的通知》,營業執照有了統一的照面版式,橫版改為豎版,加載“注冊號”、“編號”等信息。2016年10月1日起,青島市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將企業登記時依次申請的,分別由工商部門核發工商營業執照、質監部門核發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部門核發稅務登記證、社保部門核發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部門核發統計登記證,改為一次申請、由工商(市場監管)部門核發一個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即“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原“五證”辦理法定時限39個工作日,對外承諾時限為15個工作日,改革后辦理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
2017年9月1日,“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在青島正式落地,青島市市南區行政審批大廳核發了全市第一張“20證合一”后的新版營業執照。此次改革涉及16個部門的20個涉企證照,合并后企業只需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可獲得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全國通用“身份證”。
2018年,青島召開“全市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年動員大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青島開通了覆蓋全區域、全類型、全環節的網上企業登記注冊系統,標志著全市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改革全面啟動,企業注冊登記時間將由原來的3至5天縮短至最快30分鐘,實現了全流程“零見面”。在自助終端上注冊一個企業,就像取一張訂好的火車票一樣簡單,從刷身份證,到最終打印出營業執照,用時不到1分鐘。
掃一掃,瀏覽本新聞更多內容。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