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杜金城
世界杯淘汰賽第二日的賽場儼然是門將的舞臺。在西班牙對陣俄羅斯以及克羅地亞對陣丹麥的兩場比賽中,雙方都戰至了點球大戰。結果,除了西班牙隊門將德赫亞沒有太亮眼的發揮外,其他三隊門將合計撲出了8記點球,這創造了世界杯的新歷史。這三位表現出色的門將一位是名門之后,一位曾是希望之星,還有一位是有情有義的真漢子。他們的表現與故事令俄羅斯世界杯變得更加精彩。
仨門將不約而同上演“神撲” 克羅地亞隊與丹麥隊的1/8決賽,全場共有11記點球,雙方門將各撲出三記,但其中一記點球出現在加時賽階段。丹麥隊門將小舒梅切爾穩穩地抱住了莫德里奇的點球,把懸念推遲到了點球大戰。
稍早進行的西班牙隊與俄羅斯隊的比賽也同樣進行了點球大戰。出道時被譽為“妖人”的俄羅斯門將阿金費耶夫先后撲出了對手的兩記點球,力保東道主神奇晉級。連續兩場比賽三位門將共撲出了八記點球,這在世界杯的歷史上也算是創造了新紀錄。
克羅地亞與丹麥的點球大戰,克隊門將蘇巴西奇撲出了丹麥隊的三記點球,幫助克羅地亞隊在點球大戰中勝出。神奇的是,12年前的同一天,葡萄牙隊對陣英格蘭隊,葡萄牙門將里卡多成為第一個在世界杯點球決勝中撲出三記點球的守門員。如今,蘇巴西奇追平了這個紀錄。克羅地亞主帥達利奇說:“今晚蘇巴西奇是我們的英雄。他撲出三個點球,這可不是每天都有的。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他拯救了克羅地亞隊,恭喜他。”
站在蘇巴西奇對面的小舒梅切爾是前丹麥傳奇門將舒梅切爾的兒子。在這場比賽之前,小舒梅切爾坐擁驚人數據,小組賽三場僅在對陣澳大利亞時丟過一記點球,力助丹麥把不敗紀錄延長到18場。而小組賽三場,只有墨西哥門將奧喬亞的17次撲救超過小舒梅切爾的14次。即便是被克羅地亞隊淘汰出局,小舒梅切爾的表現仍然是世界級的,他在加時賽撲出了莫德里奇的點球,將比賽拖入點球大戰。雖然點球大戰中他的表現稍微遜色于蘇巴西奇,但這仍然無礙他拿到本場比賽最佳球員的獎項。
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 三位門將的神奇表現讓7月1日的夜晚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門將之夜”。翻查資料也能發現,這三位門將的閃光絕不是偶然。三人都是在比賽訓練中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也都是“有故事”的人。
三人中最被球迷熟知的應該是丹麥隊門將小舒梅切爾。他的父親彼得·舒梅切爾曾于1992年為丹麥隊奪得歐錦賽冠軍立下大功,隨曼聯隊五次問鼎英超冠軍,兩度獲評世界最佳門將,四度當選歐足聯年度最佳門將。如今效力于萊斯特城的小舒梅切爾,曾隨隊獲得英超2015~2016賽季冠軍,創造了“萊斯特城童話”。
雖然與父親相比,小舒梅切爾的職業成就還相差很遠。但他在小組賽首場丹麥1:0戰勝秘魯的比賽中刷新了一項紀錄——連續代表丹麥出戰534分鐘零丟球。這天距離父親節只有一天,堪稱是一份特殊的父親節禮物,因為他打破的正是他父親1995年創造的連續470分鐘不丟球紀錄。
阿金費耶夫與蘇巴西奇的名氣不如小舒梅切爾大,但兩人也都非等閑之輩。阿金費耶夫出道時被譽為“妖人”,只可惜這么多年一直在俄超踢球,沒有到海外證明自己,上屆世界杯表現差勁,這次終于迎來正名機會;蘇巴西奇在克丹比賽結束后脫去球衣,又露出了那件紀念故友丘斯蒂奇的T恤,后者在2008年的一場克羅地亞聯賽中受傷不治身亡。作為一同長大的摯友,蘇巴西奇每逢大賽都會穿著印有丘斯蒂奇照片的紀念T恤,至今已有十年。有情有義巧合的是,克羅地亞隊四分之一決賽對手俄羅斯隊,蘇巴西奇和阿金費耶夫這對“有故事”的門將迎來的直面對抗的機會。這也會成為比賽的一大看點。
名氣最大的德赫亞“最失意” 兩場比賽共有四位首發門將,這其中名氣最大的其實是西班牙門將德赫亞,可與那三位發揮出色的門將相比,德赫亞反倒成了最差勁的一個。其實縱觀本屆世界杯,德赫亞的表現一直比較低迷。
整屆世界杯的四場比賽,德赫亞在常規時間里七次面對對手射正球門,卻將其中六次轉化為失球,撲救成功率僅為14.3%。在本屆世界杯的40位出場門將中,這一數字位列倒數第一!而自1966年有相關統計以來,德赫亞也是世界杯參賽三場以上的門將,唯一一位只完成一次撲救的。可以說,德赫亞的表現對不起自身的名氣和身價。
與俄羅斯隊的點球大戰本是德赫亞自我救贖的機會,可惜面對俄羅斯隊射出的四記點球,西班牙人完全撲準方向的只有一次。若將這些數據也計算在內,德赫亞的撲救成功率要低至8.3%。站在他對面的俄羅斯門將阿金費耶夫在這個夜晚出盡風頭,這更讓西班牙門將無地自容。
雖說西班牙從世界杯出局與后衛線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貴為上賽季英超的金手套獎得主,德赫亞在本屆大賽的狀態低迷也是事實。他已經不是當年那位可以令“斗牛士軍團”信任的門神。無數西班牙球迷開始懷念老門將卡西利亞斯。看到德赫亞如今這樣的表現,該高興的除了俄羅斯球迷,也許還有皇馬球迷。想當年,皇馬為了得到德赫亞想盡辦法,不惜和曼聯撕破情面,卻也沒有能夠從紅魔手中搶走本國門將。皇馬球迷也許現在正慶幸當年沒有將德赫亞招致麾下。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