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萊西市舉行蘋果“保險+期貨+銀行”業務啟動會。該業務由青島證監局、青島市金融辦、萊西市人民政府牽頭,引入銀河期貨、人保財險、青島農商行三方共同參與,已成功開展投保。這是國內首單由地方政府主導并給予補貼的蘋果期貨價格保險,并在“保險+期貨”的模式上加入銀行,開創出了金融服務三農的創新體系。
據了解,萊西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蘋果是當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種植蘋果總面積達到12萬畝,年產量15萬噸,產值8.8億元。“長期以來,蘋果市場價格波動較為頻繁,農戶承擔了較大的風險。去年底,蘋果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自此,我們開始探索蘋果的‘保險+期貨’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再加入銀行這一級,個體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可把保單、倉單等作為質押物,增加了貸款增信,緩解了中小農戶融資難題。”萊西市金融辦張加清說。
目前,萊西市一級蘋果銷售價格在每噸7000元—7500元,綜合農戶對蘋果的市場價格判斷,結合種植成本、收儲費用,以及期貨市場價格等綜合因素,按照3月26日鄭州商品交易所AP807合約的盤面價格,該項目確定了每噸7720元目標保險價格,萊西市政府給予相應60%的保費補貼。按照保險條款約定,3月26日到4月25日,AP807蘋果收盤均價的算數平均值如果跌破7720元,對產生的差額立即全額賠付。
“當地蘋果價格基本上呈一年高、一年低的周期性變化規律,若上年蘋果價格較高,當年農戶普遍會存在惜售心理,大量積壓蘋果,從而導致價格下滑。”張加清介紹,萊西市創新試點的“保險+期貨+銀行”模式,能夠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更好發揮地方政府的組織引導作用,促進保險、期貨、銀行等金融資源整合,有效防范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降低農民參保成本,更好地保障農民收益。這一模式構建了更加完善、可持續的農業保險機制,填補了國內政策性蘋果“保險+期貨+銀行”業務空白,為各金融機構跨界聯合支農、惠農提供了新探索、新參考,是金融支農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青島證監局副局長萬景初表示,這次萊西市蘋果“保險+期貨+銀行”試點的成功簽約啟動,實現了青島“保險+期貨”試點在模式、區域和品種等多方面的創新突破,探索了“訂單農業”與“保險+期貨”的有機結合,服務了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戰略。“為了切實用好‘保險+期貨+銀行’這一風險管理工具,各方金融機構要把握穩中求進、分類引導以及客戶至上的原則。”萬景初說。
啟動會上,鄭州商品交易所農產品部、市農業局果樹站、銀河期貨青島營業部、人保萊西分公司、農商行萊西支行等負責人分別圍繞 “保險+期貨”服務三農情況、提升果品質量、“保險+期貨+銀行”服務農業模式、政策性蘋果“保險+期貨”價格保險條款、助力三農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并與相關龍頭企業及行業大戶進行了現場交流。
(孫成員)
本文地址:http://laixi.bandao.cn/news.asp?id=281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