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山大青島校區全面啟用 將為青島提供智囊服務

2017-09-27 16:26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小字體大字體

  山大青島校區建設備受島城市民關注。昨天,記者從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全面啟用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經過一年時間的建設發展,青島校區一期建設已全部完成,二期建設也已啟動,近萬名師生員工正在陸續進住。六個學院和八個研究機構整建制由濟南遷入青島校區,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這也標志著青島校區全面啟用。與此同時,青島校區新生開學典禮也于昨天舉行。

  擔當“雙一流”建設新引擎

  在昨天的通氣會上,山東大學副校長張永兵表示,山東大學在8月份向教育部提交的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設方案》就明確了學校的辦學目標,提出到2020年奠定世界一流大學堅實基礎,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到2050年躋身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綜合性、創新性、國際性、引領性”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青島校區在“雙一流”建設中擔當著什么樣的角色呢?張永兵表示,山大將會把青島校區打造成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新引擎”。青島校區這個“新引擎”有其鮮明的特征,概括下來就是具有三個特性的“三區四基地”。三個特性是指高端性、集群性、交叉性,“三區”是指引領學術前沿的創新型校區、全面開放辦學的國際化校區、深化綜合改革的示范性校區。 “四基地”是指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養基地、高端學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基地、高新技術成果的孵化和產業化基地、高水準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基地。

  “發揮好青島校區‘新引擎’的重要作用,就必須通過改革創新,尋求多方面的突破。 ”張永兵表示。學校將會推動辦學體制與管理機制改革創新,探索建立廣泛的社會參與機制,建立與現代大學制度相適應的治理結構,同時探索構建校區“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和建立開放共享的學術管理與服務組織模式。據了解,青島校區還將探索建立更加清晰完善的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將取消科室設置,實行扁平化管理。

  知名專家學者擔綱學院院長

  “學校將在青島校區成立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作為吸引人才、服務人才和推進人事制度改革的實驗平臺、新興交叉學科的培育孵化平臺。 ”張永兵介紹,青島校區將重點鼓勵和支持杰出學者參與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裝置和國家智庫建設,在短期內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學術創新團隊。

  據張永兵介紹,青島校區在啟動階段,就在杰出人才引進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學校已正式聘任中科院院士焦念志擔任海洋研究院院長;國際知名哲學家、社會學家貝淡寧教授擔任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美國芝加哥大學講席教授楊大利教授擔任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還引進了大連化物所韓克利、鄧偉僑、李興偉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及其團隊成立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引進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劉林華教授及其團隊成立 “山東大學光-熱輻射研究中心”。

  初步統計,目前將到青島校區全職工作的杰出人才有兩院院士4人,千人計劃國家特聘教授10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百千萬國家級人選7人,山東省泰山學者26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5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0人。除此之外,還有4位院士與校區達成明確的合作意向,20余位長江學者、杰青、優青、青年千人、外籍專家等學者的引進洽談正在穩步推進之中。

  此前,山東大學已成立了創新轉化學院,作為“創新轉化”人才的培養與學科建設平臺。創新轉化學院首批工作人員和學生已入住青島校區。目前,學院的各項建設工作正在迅速推進。該學院的建設目標是在全國率先建立 “創新轉化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山東大學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創新成果轉化領域的領頭羊。

  一期學科調整已基本到位

  “學校將堅持存量調整與增量發展并重的原則,進行學科與學術機構的設置規劃。以現有學科為基礎在青島校區規劃建設生命與健康學科群、信息學科群、環境能源學科群、政法學科群。增量建設海洋學科群和創新轉化學科,成立交叉科學研究院,推動新興交叉學科群建設發展。建設德國學院、山東大學-弗吉尼亞理工跨學科聯合學院及其他國際合作辦學機構。 ”山大青島校區黨工委書記孔令棟介紹說。

  目前,校區一期學科已基本調整到位。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含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等6個學院,以及海洋研究院、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環境研究院、光學高等研究中心、縣域發展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8個研究機構整建制由濟南遷入青島校區。不過全部搬遷工作完成大約還需要一年時間。

  孔令棟介紹,根據二期建設規劃,青島校區將深化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新建包括海洋學院、德國學院、創新轉化學院、山東大學-弗吉尼亞理工跨學科聯合學院等4個學院,以及交叉科學研究院、青島金融與財富管理研究院、公共治理研究院、中國海檢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院、微納電子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腦與類腦科學研究院、人文研究院、文化遺產研究院等9個科研機構。

  一期總建筑面積約57.3萬平方米

  青島校區的建設情況也很受社會關注。據青島校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振奎介紹,青島校區分兩期建設完成。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約57.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9億元,主要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教學實驗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等9組建筑單體,以及一項室外工程(含道路管網、景觀綠化、智慧校園)。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建設完成。

  青島校區圖書館面積8.16萬平方米,是全國高校單體面積最大的圖書館,同時也是校區地標性建筑,已于今年9月13日正式啟用。一期開放2至7層,現有藏書近20萬冊,期刊600余種,報紙29種,閱覽座位1000余個,電子文獻閱覽座位80個。校區圖書館在圖書管理方面采用了RFID技術,將門禁、圖書標簽、自助借還書機、移動盤點平臺、校園卡借書功能、管理軟件等融為一體,讀者可一次性完成多本圖書借還和超期自助繳費。今年年底館藏圖書將達到60萬冊,遠期規劃藏書300萬冊。博物館建筑面積4.1萬平方米,投資約3.3億元,內部一萬余平方米的展陳空間面向社會開放。這“兩館”的設計理念均與國際接軌,建筑單體都是全國高校中體量最大的。

  記者采訪了解到,青島校區二期工程總建筑面積70多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體育中心、學生會堂、專家公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工程技術研究院、國際交流中心、地下停車場(含地上運動場)等17個項目。二期建設計劃2020年底全部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體育中心項目建筑面積約8.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5億元,包含8000人體育館(內含游泳館)、20000人體育場、室外訓練場,具備承辦國內高級別運動會常規比賽和單項比賽的能力。學生會堂項目,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計劃投資2.8億元,包含1020座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500座的音樂廳、以及藝術中心。

  明年青島校區達萬人規模

  今年山大青島校區實際錄取本科生1015人,超額完成招生計劃。招收研究生1500名,到校報到的已有847名,其余暫時在濟南校區就讀,今后隨著實驗設備陸續搬遷到青島,也會入住青島。除此之外,還有28個國家的54名留學生新生入住青島校區。

  隨著六大學院的搬遷,青島校區目前學生總量已達4500余人,其中本科生約3150名,研究生約1250名,留學生約100名。青島校區明年計劃招收研究生1600人。預計到明年九月份,伴隨搬遷工作全面結束和2018級新生入學,校區學生規模將達到近萬人。

  “校區將進一步加強特色人才培養工作,辦好‘英語+法學’‘英語+國際政治’雙學位班,將泰山學堂、尼山學堂等特色人才培養模式輻射到校區,依托校區先進的教學設施,強化‘互聯網+課堂’的教學新模式,開展小組互動式教學、三地同步視頻教學、遠程面試、無人監考考試管理模式等一系列人才培養新舉措,將青島校區打造成山東大學教學改革的先行區。 ”孔令棟介紹。學校本科生還實行了社區書院制管理,強化學生自主管理。研究生探索以公寓為依托的“社區契約制”,通過簽約、履約實現研究生住宿管理。留學生管理方面,青島校區推動“趨同化管理”,營造多元文化融合的校園文化氛圍。國際學生與中國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共同參加校園文體活動,更好地融入了中國學生群體,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濟南威海青島校區實現互動直播

  李振奎表示,青島校區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高標準的教學區全部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和云桌面系統,均設有公共課教師辦公室和臨時休息室。目前,校區各類教室總數已達上百間,座位數上萬個,教室全部配備了高質量的嶄新桌椅,部分特色教室利用智慧化校園信息系統,實現了濟南、威海、青島三地之間的遠程互動直播。學生們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終端,隨時隨地聽老師上課。昨天上午,記者走進一間遠程互動教室,看到濟南主校區一名老師正在上課,威海校區和青島校區的學生就可以在教室內同步上課,隨時提問。學生們還可以在終端上聽課。

  青島校區建有公共 (創新)實驗教學中心,對跨學科、跨學院的公共、基礎類實驗室資源進行整合,設立了四個實驗平臺和N個創新實踐實訓平臺,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優越條件。實驗教學中心全部配備了全新的實驗儀器和設施,已建成現代教學平臺、基礎化學公共平臺、物理公共平臺、工程教育平臺等各類實驗空間一萬平米。食堂一、二、三層已全部開放,布置了3600個餐位,提供中西餐、各地風味小吃約160個主副食品種。教職工住宅2619套已交付使用,部分教職工已裝修入住,學生公寓“鳳凰居”十座樓宇已全面啟用,完全達到了“四二一”的住宿標準,實現了24小時熱水供應。校區配有各類客車、商務車和小型轎車,保障了師生日常出行需要。

  青島校區將為青島提供智囊服務

  青島校區全面啟用,對青島的發展有何影響呢?對此,張永兵表示,高等教育有五大功能,第一是人才培養,培養人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第二是科學研究,第三是服務社會,第四是傳承和創新文化,第五是有識之士剛剛提出來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這五大功能是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方面體現出來的。山東大學來到青島,就要為青島名城的建設貢獻力量。青島要成為名城,必然要擁有像山東大學等其他大學這樣的世界級名校,青島市創造世界名城的目標和山東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是一致的。 “青島校區將為青島提供人才庫、創新源、智囊團三大功能。所謂人才庫,山東大學肯定要成為高新技術人才的聚集高地;創新源就是科技成果的轉化、轉移,山大要成為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智囊團,大學是一個智庫,智庫首先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山大肯定是要為青島服務的。 ”張永兵介紹。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 劉守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767933

分享到

青島微博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百度貼吧 人人網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