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門住的是什么人?樓上樓下鄰居的電話或微信你有么?老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是對鄰里關系最高的評價。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這種鄰里關系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昨天,記者通過電話、微信和街頭調查的方式,隨機對50位市民進行了調查。
鄰居見面不好意思打招呼 在50人中完全不認識鄰居的有12人,認識但沒說過話的有16人,見面打招呼的有13人,熟悉且有聯系方式的有5人,往來密切的有4人。完全不認識鄰居的市民表示,剛搬家或者剛租到房子,對周圍的鄰居不熟悉,而且還沒有接觸的機會。
家住團島的張先生是不認識鄰居的典型?!耙驗楣ぷ鞯淖儎樱ツ甑讋傇趫F島租到房子,自己本身是外地人,入住后每天早出晚歸上班,根本沒有和鄰居接觸的機會?!睆埾壬f。除了完全不認識,認識但是沒有說過話的有16人,這一類市民表示,他們在樓道或者小區里,見到鄰居后能認出來,“住的時間長了,是不是鄰居自然就能認出來,但是感覺不好意思打招呼。 ”一位接受調查的市民說,有時候碰見后本來想打招呼,但是對方并沒有看自己,所以也就低頭或者扭頭過去了。
熟悉是從主動打招呼開始 “我和鄰居雖然不是很熟悉,但是遇見都會微笑或者點頭打招呼,我覺得鄰里之間應該多交往?!鼻鄭u西海岸新區一小區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是2014年買的房子,去年底搬進去住的,因為小區多數是年輕人,彼此年齡相仿,也沒有什么代溝,所以出門碰見總會主動打招呼。 “人和人交往,必定有一個主動,要是都不主動的話,兩個人就沒法交往了。 ”李女士說,交往從打招呼開始,慢慢就相互熟悉了,鄰里之間關系處好了,有事就可以喊一聲。
認識鄰居的不少,但是有鄰居聯系方式的卻不多,采訪的50人中只有5個人有,“鄰居的聯系方式還是上次裝修的時候要的,因為鄰居先裝修的,所以那段時間經常打電話問一些裝修的事。 ”劉先生說,后來偶爾也聯系,但沒那么頻繁,不過見面都會熱情打招呼,彼此之間挺熟悉的。
年齡越大鄰里關系越密切 在采訪中,和鄰居關系很密切者是最少的,只有4人。年齡稍微大點的市民一般與鄰居熟悉,“都是老鄰居了,相處了十多年,關系很好,誰家有點好吃的還會主動送過去。 ”家住臺西一路的王大媽是老青島人,和周圍的鄰居也很熟悉,沒事經常約著一起買菜、鍛煉。還有一位市民表示鄰居是自己的同事,非常熟悉,兩家人經常聚餐,“當時買房時特意當鄰居的,這樣有點事還能相互照應,因為遠親不如近鄰。 ” 記者 梁超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