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關街道黨工委書記畢建國新換了一張名片,名片的背面印著八大關下微生活的二維碼,這是街道的微信公號。通過這個微信平臺,社區居民可以反映井蓋壞了、垃圾亂放等各種瑣碎問題,也可以參與討論每年幾百萬元民生資金的使用,小小的平臺實現了城市基層政府管理與社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在市南區,65個社區都建立了微信公號,他們和一些職能部門一起組建了一個微信聯盟,55萬市民的生活都因為這個微平臺得到改變。
基層社會管理改革一直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無論是社區管理的便捷、民生服務的高效還是居民自治的積極性來看,微平臺的搭建無疑越來越強調體現“群眾主體地位”,轉變“政府是唯一主體”的傳統思路。
更重要的是,這種靠新技術驅動的模式具有可復制性,對于實現“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為社會提供規范高效公開便捷的政務服務”的目標,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指尖上的社區管理 最近一段時間,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園社區居委會主任董作蘭經常向外界提及的一個小成就是,免費優檢生檢查率提高了。
“孕前免費優生是一項非常好的民生項目,但因為居民對政策的誤解和不了解而導致孕前優生檢查率一直很低。”董作蘭說,街道通過微信平臺對孕前優生的必要性和檢查項目的全面性宣傳后,去年3月孕前檢查率比同期提高76%。
董作蘭說的微信平臺準確的表述是市南區社區政務微信聯盟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微市南平臺)。2015年2月6日,微市南平臺正式在包括香港花園社區在內的65個社區啟動,居民通過關注“微市南”和65個社區任何一個微信號即可進入聯盟服務平臺。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各社區微信與區屬各部門微信的用戶已達六萬五千多人,間接影響更是遍及家家戶戶,市南區55萬市民都因為這個微信平臺而受益。
“現在的社區,會議通過微信通知,老年大學課程、社區食堂一周菜單通過微信發布,活動通過微信報名,意見通過微信征集,逐漸替代傳統模式下居民發動依靠逐人打電話的模式。尤其通過‘活動報名’功能,居民可以根據需要有針對性參與活動并進行線上報名,對社區的歸屬感更強。”珠海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牛魯彬介紹。
而在市南區微信聯盟平臺負責人看來,實際操作中,政務微信聯盟在處理突發新聞和網絡輿情事件中也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遇到突發事件,區委宣傳部都是在第一時間將事件情況、原因及處置情況通過官方微信及聯盟平臺對外發布。”上述負責人介紹。
這一點,八大關街道副主任孟凡東感同身受。
孟凡東記得,有一次街道進行樓頂防水整修,因為樓頂是倒V形,為了防止下雨對居民造成不便,他們的做法是修好一側,再修另一側。結果剛修完一側,另一側還沒來得及修,就有居民投訴說,“為什么只修靠近馬路的一側,明顯是面子工程。”
這讓孟凡東哭笑不得,“他這樣一發,很多人都看到了,雖然我們的確是在做好事,的確是被誤解的。”
孟凡東馬上向這位居民進行了說明,同時也將說明在微平臺上進行了發布,“后來這位居民還親自向我們道歉。”
破解螺絲帽難題 社區管理在實現便捷的同時,便民服務也有了實實在在的突破。
在市南區,越來越多的普通居民意識到,平時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或者發現什么問題,通過微市南的平臺反映后,都能得到及時解決。
珠海路街道一直有通過便民小紙條服務居民的傳統,居民可以通過網格員傳遞傳統小紙條,利用QQ群傳遞電子小紙條,通過撥打免費電話傳遞語言小紙條。而隨著微信的開通,他們又開發出了微信小紙條。
“通過微信公眾號留言只有后臺可以看見,是一對一交流,具有一定隱私性,但后臺只保留5天。便民紙條欄目類似留言板,可以長期保留,所有訪問人都可看。”珠海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牛魯彬告訴記者。
微平臺上的便民小紙條很快搭建起24小時便民服務平臺。
東海中路社區有居民通過微信平臺反映門前沒有扶手,不方便老人出門,社區很快安排人進行了實地測量,一周后就進行了安裝;香港花園社區老人家中燈壞了、下水道堵了通過微信便民小紙條留言,365便民服務隊馬上上門維修……諸如此類的服務已經成了社區工作的家常便飯。
這種服務的細致和高效讓一位省里來視察的相關部門領導也羨慕不已,“社區里經常會遇到一個螺絲帽、一個水龍頭的苦惱,比如曾有一個鄰居水龍頭壞了深更半夜來敲我家的門。社區能為居民提供這樣的服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在市南各個社區的微信公號上,都有類似小紙條的、解決民意訴求的功能。
“前一陣有個居民在微信平臺說,走廊里窗戶的玻璃快掉了,我們20分鐘就給修好了。”八大關街道黨工委書記畢建國說。
畢建國還注意到一個細節,隨著使用頻率增加,這些居民反映問題的水平也越來越高,“比如一個井蓋出問題了,他們拍照時會從正面、側面等多種角度拍攝,這樣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就能第一時間知道問題出在什么地方,直接帶著問題去現場。”
這在以往傳統工作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居民發現問題后,需打電話或上門反映給社區,社區上報到街道,街道才能安排城管科工作人員去現場查看,下一步才能制訂如何維修的方案,這個流程下來一般需要好幾天的時間。”畢建國說。
社區自治變容易了 對于熱衷公共事務的社區居民來說,微市南的搭建無疑提供了一個平臺,使得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社區自治變得容易起來。
2015年3月,八大關街道金口路社區在微信后臺接到社區居民反映,“金口二路34號的一棟墻歪了,希望盡快得到整修。”接到反映后,社區立刻和街道一起制訂了一個整修方案,“一開始的方案主要是原樣修整,原來是什么樣,就按什么樣修。”八大關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孟凡東回憶。
結果方案在微平臺上發出去征求意見時,社區居民又有了新的想法,“能不能修成花墻,鏤空那種,還能增加美觀。”最終,經過討論后,按照居民意見進行了修整。
讓孟凡東感嘆的是,按照鏤空修整的花墻花費成本比原方案還要省錢,“智慧還是在民間”。
對于八大關街道黨工委書記畢建國來說,這樣的溝通早已成為日程,他開始嘗到這種溝通的甜頭。
畢建國之前曾遇到一個苦惱事,有一年街道綠化時在某社區的一個院落里種了一棵樹,“這棵樹很高,能到三樓,當時二三樓居民非常高興,我們也自己覺得,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結果一樓不高興,說是擋光,后來一直反映問題,我們只好挪走,結果這棵樹挪死了。”
也因此,畢建國特別注重居民的意見,他一直希望社區居民能夠積極參與到社區管理中。
現在八大關街道的做法是,每年樓院整治方案出臺前,先征求居民意見,拿出一個初步方案,再公開到微信平臺上由居民參與討論,最終根據大多數人的意見來修改形成最終方案。
“現在,社區居民對于每年用于民生支出的財政資金怎么花,都會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有時候會反復溝通三四次,直到居民對方案滿意之后才實施。”畢建國說。
今年八大關街道在紅島路社區大學路25號院種了一批樹,由于事先和社區居民進行了充分溝通,也贏得了居民的好感,他們主動提出要求,和街道簽訂協議認養這些樹,保證好好管理好每一棵樹。
紅島路社區的微信公號擁有接近1000個粉絲,也是目前整個市南65個社區中粉絲數量最多的一個。
陽光下的政務 記者在市南各社區采訪時注意到,一般居民通過微平臺反映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但一些涉及違法建筑等需要一些職能部門進行協調,可能時間上會比較長,還有一些涉及到經費支出的解決起來花費的時間也會比較長。
但湛山街道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微信用戶反映問題交辦機制,派專人管理微信后臺,收集、處理各類問題。
“對于職權范圍的問題,及時答復、辦理;對于超出職權范圍的問題,逐級上報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并跟蹤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居民。”湛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辛民志告訴記者。
湛山街道東海一路西側18棟樓的樓面整治工程就是街道督辦的典型。最開始,這是由區一個職能部門負責的工程,但當時只做了樓體整治,而對路面以及管網等都沒有整修,社區居民意見很大,一直向街道反映。
“但我們一開始真沒能力解決,必須等到區里財政預算批了才能做,街道上建立的督辦機制會時刻提醒我們這件事的進程,我們也一直不斷跟區里進行溝通,最終今年資金到位,我們將會盡快開展工作。”湛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馬高榮告訴記者,自從建立督辦機制后,他參與簽字督辦的項目多了不少。
微平臺的建立不僅使得為民辦事的流程上更加規范,也使得這個流程可視化,用八大關街道一位退休老人的話來說,“通過微信反映問題和找領導是一樣的效果。”
這位老人以前經常給畢建國打電話反映各種問題,主要涉及一些社區公共事務,比如小區環境整治、社區居民矛盾等,“因為直接找領導好像更容易解決問題。”
微平臺搭建后,畢建國和這位老人溝通,介紹了微平臺的作用,“社區居民只要在微平臺上反映問題了,從普通工作人員到街道領導包括我,都能第一時間看到,也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果然,這一段時間,畢建國接到這位老干部反映問題的電話少了,“大多時候都是通過微信反映問題。”
而在珠海路街道,在搭建微平臺的同時,他們還依托互聯網平臺建起了網格化信息管理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街道轄區住戶以300戶為單位,劃分成一個個網格。鼠標輕點,網格中每家每戶的信息都能詳細記錄。
“比如,這戶人家是什么狀況,是獨居老人還是殘疾老人,是否吸煙,接受了什么樣的救助,我們一目了然。”珠海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索春梅告訴記者。
市南區微信聯盟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65個社區在微平臺管理上都在探討自己的特色,下一步我們會把一些比較好的做法進行總結,向其他社區進行推廣。
文/圖記者 李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守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62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