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個區市全部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縣域均衡評估;新建5所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全部完成主體施工;新建改擴建514所學校建成標準化食堂,惠及47萬學生;全市85%幼兒園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條件標準;通過聘任制改革補充2949名新教師……即將過去的十二五,青島市教育從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堅實邁進,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成了近年來的關鍵詞。
關鍵詞 1 【現代化】
87.8%的中小學學校達標 12月18日,星期五,早上7點半不到,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一班的高峻本坐在教室里開始了一天的晨讀。高峻本家離學校走路15分鐘左右,所以他每天都會早早到學校。而在今年9月以前,高峻本每天需要坐接近一個小時的公交車才能到學校,能不遲到就算不錯了,更別提參加晨讀了?!拔乙郧霸谧窳x路小學上學,二實驗小學啟用后才轉到這里上學的?!备呔炯易≡诶顪鎱^金水路的金秋小區二期,之前他在遵義路小學上學,每天爸爸媽媽坐公交車送他。家門口的學校啟用后,高峻本最大的感受是“每天早上可以多睡一會兒了。”高峻本非常喜歡新學校,“以前的學校5分鐘就能把校園轉遍了,現在要半個小時才能轉完?!彼f,學校里的功能教室特別多,他今年選了心理選修課,在一個專門的心理小屋里上,還有沙盤等專業設備。
高峻本的經歷只是十二五期間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僅李滄區2012年至今投資近10.31億元,完成11所中小學新建、改建工程,總建筑面積19.3萬平方米,增加教學班348個,學位15780個,是1994年到2011年李滄所有學校校舍建筑總面積的91.4%。從全市范圍看,2011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72億元,新建、改擴建729所中小學和949所幼兒園,新增491萬平方米校舍建筑和12萬個學位?!澳壳埃幸呀浻?7.8%的中小學通過了市級現代化學校驗收,超額完成市政府確定的‘到2015年,力爭全市85%以上的中小學達到青島市中小學現代化學校建設標準’。”市教育局局長鄧云鋒說,目前中小學全部完成 “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60%的中小學建成智慧校園。另外,青島美術學校、青島外語學校、青島實驗高中、青島19中新校和青島39中新校五所新建高中的所有主體建筑已施工完畢,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明年6月將全部建成,將在明年9月迎來新校的第一批學生。在硬件全面升級的情況下,市教育局引進了北京十一學校、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等國內一流高中資源,旨在通過政府投資、升級換代,實現市區普通高中的跨越式發展,全面提升我市基礎教育的內涵、品牌和影響力。同時,市教育局從創新辦學體制和模式破題,全面推廣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等5種辦學模式,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民辦教育的意見》《非營利性民辦中小學校出資人獎勵辦法(試行)》,吸引社會力量投資興辦教育。全市一半以上中小學參與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改革試點,社會投資3.2億元的青島墨爾文中學、投資2.6億元的青島通濟實驗學校等一批優質民辦中小學開辦。
關鍵詞 2 【食堂】
47萬學生吃上食堂午餐 高峻本喜歡新學校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午他可以在學校食堂吃飯了,“以前中午吃的是外邊送進學校的盒飯,味道沒有學校食堂做得好不說,天冷的時候,飯菜容易涼?!?2月18日中午,青島第二實驗小學食堂吃的是白灼大蝦、芹菜炒豆干、茭瓜炒雞蛋和紫菜蛋花湯,高峻本一口氣吃了接近兩碗米飯,“食堂里米飯和饅頭管飽,隨便吃?!备呔居行┎缓靡馑嫉卣f,自己的飯量比較大,他告訴記者食堂做的飯比家里的好吃,“平時在家里一般是爸爸做飯,但爸爸不是大廚,肯定沒有學校做得好吃?!?br>
從2014年開始,我市連續兩年將標準化食堂建設列為市政府為民辦的實事之一,持續推進學校食堂的標準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學校1127所,在校學生898357人,建有學校食堂653個。在校就餐的學生達到526344人,還有372013人在校外或回家午餐。市南區部分學校地處老城區,受學校面積限制,市南區教體局創造性地建設了西部片區配餐中心供應十余所學校的學生午餐,同時為市實驗小學、太平路小學等學校就近建立了校外食堂。截至目前,除在建和待建學校外,市南區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的全覆蓋。目前,全市514所學校已建成標準化食堂,惠及47萬學生。按照市教育局計劃,島城學校食堂建設將于2016年力爭現有食堂全部實現標準化。
在食堂硬件達標的同時,我市還出臺了青島市中小學(托幼機構)食堂標準管理規范,這也是青島市第一個中小學校食堂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標準。標準明確規定,學生餐、營養餐不得使用轉基因食品(產品)、轉基因食用油。在價格方面,學校應綜合考慮學生的營養需要、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應在廣泛征求家長及社會意見前提下完善定價程序,合理確定伙食標準和配餐方案。
關鍵詞 3 【幼兒園】
公辦普惠園學位達到71% 2012年,幼兒園標準化建設首次列入市政府為民辦的實事之一,并連續4年均列入市辦實事。為此,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29億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49所,提供優質學位17萬個,全市90%以上的幼兒園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標準。通過市辦實事項目,免費對新建、改擴建幼兒園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對1400所農村幼兒園的飲用水衛生質量進行檢測,保障了幼兒園生活環境安全。啟動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下撥啟動資金1260萬元,重點支持1160所農村幼兒園提高信息化裝備水平。
2015年,市辦實事確定新建、改擴建100所標準化幼兒園,提供約2萬個學位。各區市教育(體)局按照市辦實事幼兒園標準化建設項目的目標和要求,認真梳理,確定幼兒園建設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分步實施,抓好落實,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工作大力推進。截至目前,我市已經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20所,超額完成市辦實事項目任務,全市85%幼兒園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條件標準,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學位達到71%,比2014年增加3個百分點,16.5萬名幼兒在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園就讀。
根據《青島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市將規劃學前教育設施2444所,共計16198個班。其中現狀保留幼兒園1357所,共計7266個班;規劃建設幼兒園1087所(含新建804所,原址改擴建272所,遷建8所,原有教育設施置換3所),計8932個班。規劃建設幼兒園總用地面積549公頃,預計新征地面積421公頃,建筑面積351萬平方米。
在2016年前,我市將完成規劃建設學前教育設施326所,其中新建171所,原址改擴建145所,遷建8所,原有教育設施置換2所,共計2204個班,主要分布在各縣級市城區和農村。規劃建設幼兒園總占地面積134公頃,預計新征地面積117公頃,總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額約26億元。根據第二個學前教育三年規劃,到2016年底,全市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數達到幼兒園總數的80%以上,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達到在園幼兒總數的90%以上。
關鍵詞 4 【改革】
2949名聘任制教師上崗 如何促進教育發展,首先需要做的是從上層設計上搞好教育改革的規劃以及進行體制機制的突破?!笆濉鼻捌?,青島就出臺了《關于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意見》,出臺6方面18項措施,教育被擺在了重點地位。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來,青島設計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等14項改革實驗,通過先行先試,為教育改革在全域范圍的推進探索經驗。
其中備受矚目的是為校長“松綁”,簡政放權,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改變校長管理模式。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青島建立了以職級為核心的管理制度,打破校長隊伍行政化管理模式。據悉,目前校長職級制改革已在全市推開,86%的區市已經出臺改革文件,一半以上的區市已完成校長職級認定。同時,配套建立校長選任、定期交流、目標績效考核等制度。
2014年青島出臺了 《關于進一步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意見》,將在學校依法自主辦學方面具有關鍵作用的14個方面的管理權限下放給學校。“這樣的措施擴大了學校辦學自主權,激發了學校的辦學活力?!睄u城一位高中校長說。根據下放的權力清單,選聘副校長校長可拍板,校長在核定的副校長職數內,按規定程序聘任副校長。校長還可以按規定自主選任中層干部。除此之外,內部機構設置,緊缺人才、特色人才和重點院校優秀畢業生選聘,一定額度的設施、基建項目招標和管理,招生和校企合作等權力也下放給了學校。堅持開門辦學宗旨,將評價權和監督權更多地交給社會,通過建立教育系統群眾滿意度網絡測評平臺、青島市教育評估與質量監測中心等方式,積極探索社會和第三方參與評價教育機制,切實加強教育監督,推動教育評價科學化。
針對師資不均衡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和聘用制改革,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校長教師輪崗交流。2015年采用聘用制方式補充2949名教師,基本解決教師緊缺問題,校長和教師交流輪崗比例分別達到36.7%和16.3%,其中骨干教師的比例占32.8%,我市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首批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區。針對有償家教等突出問題,建立堵疏并舉機制。大力加強師德教育,組織成立“支教島”宣教團,培樹先進典型,弘揚高尚師德;出臺治理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若干規定,嚴厲懲治有償家教行為,并組織“青青義教”“教育名家講堂”活動,每年為8000余名學生家長提供義務輔導和咨詢。
數字 12 簡政放權等12項改革工作被教育部推廣。
14 山東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14所國內高校落戶我市,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明年將正式招生。
173 全市中小學全部實現 “網絡寬帶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建成數字智慧校園173所。
203 成為首批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目前,全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3所,在校參與足球活動的青少年達到9.5萬人。
1/3 2015年近1/3的普通高中學生可進入普通本科一批次高校學習,比全省平均高11個百分點。
本版撰稿記者 臧旭平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