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趙中林 整理:張慶舉
趙中林
口述人簡介:
趙中林,1927年生,莒南人,現居沂南縣,1939年參加革命。先后在魯中南軍區獨立營和警衛團做通訊員。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多次阻擊戰。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萊蕪戰役、臨朐戰役、淮海戰役。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新泰康復醫院、濟南防疫大隊工作。1965年,在沂南銅井區任區長;1970年,在沂南衛生科任職,同時兼任紅衛醫院院長、書記。1976年調至沂南縣衛生局,任調研員,直至離休。
采訪札記:
今年88歲的趙中林,12歲時便早早地參加革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八路”。自進入部隊的那一天起,直到戰爭結束,才跟家人取得聯系。多年的革命生涯,趙中林只知道“有任務就得好好干,入了黨更該好好干”。“什么時候能夠吃上一頓飽飯,什么時候能夠好好地睡上一覺”是趙中林當年最大的心愿。如今,生活條件雖然有了質的飛躍,但勤儉節約依然是他不變的信條。
一天沒吃飯
找到部隊要參軍
1939年,麥子黃了的時候,12歲的我參軍入伍了。入伍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窮,家里只有一個光棍叔叔和我一起生活。我母親是從外面來我們村要飯,別人介紹后就和父親在一起了。結婚后,母親生了我們兄妹三個,我下面還有妹妹和弟弟。因為條件差,母親在生完我弟弟后,月子里喝了涼水生病去世,還不滿月的弟弟被我大姑抱走,但他也只活了兩個月。
有一回,我聽說縣北邊八路軍在招人。一天下午,我偷偷從叔家跑出來,躲在了農場的小屋里,第二天天不亮,我就一直往北走,過了一條河之后又向北,一天也沒吃上飯,正好在北邊遇上部隊在開會,我就過去了。他們散會后,我一直跟到了他們駐地,連長問我干什么,我就給他說我的事,邊說邊哭。聽了我的故事,連長給了我兩個饅頭,從此我就留在了部隊,開始了我的革命生涯……
老鄉家中高燒迷糊鬼子幾次掀開我的被子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部隊打過不少阻擊戰。當時,劉家店子、河陽、青駝等地都有日軍據點。1942年左右,在一次鬼子“掃蕩”期間,我正好得了病并且發高燒,只好留在一老鄉家治病。雖然部隊剛發了一身新軍裝,但我沒敢穿,為了逃過鬼子的搜捕,我只能心疼地把新軍裝埋在了地下,當時的埋藏地點我到現在還記得十分清楚,就在現在的張莊鎮大岱村的莊長家。
在那個年代,莊長都是進步的,擁護共產黨的。在他們家,一個老奶奶照顧著高燒迷糊的我。那個時候,我只能躺在床上,哪也去不了,別人家的大人小孩都走了,就剩下我還有那位老奶奶。鬼子來了以后掀開我的被子,大喊:“小八路!小八路!”老奶奶很勇敢地告訴鬼子,“這是俺孫子,生病了。”鬼子一看,確實是病得很嚴重,就走了。當時我病得迷迷糊糊,也睜不開眼,偶爾會聽到有一點聲音,但沒有精力去在乎這些。鬼子前前后后來了好幾批,去掀了好幾次被子,每次都說我是小八路。幸虧老奶奶救了我,沒有把我抓走。
不僅如此,中間也有漢奸去搜人,他們比鬼子還要狡猾,但最終我還是被老奶奶救下了。戰爭勝利后,我每年都去看望那位老奶奶。可惜的是,現在老奶奶早已不在人世,她的重孫也就剩下了一個,前幾年的時候他還到過我家。前段時間我和孩子商量,過幾天再去他們家看看,因為當年的舍命相救,我們兩家的關系一直很好。
扮成乞丐送情報巧妙避開敵人搜捕
戰爭年代,我最早干的是通訊員,主要工作是送情報。不管白天晚上,有信就要及時送達。出于任務的需要,我們通常要化裝。因為那時候我小,吃得也不行,長得慢,個子不高,就經常化裝成要飯的窮孩子。
我印象最深的有兩次,一次是在大岱村,那次送信路程非常遠,我拿著個小籃子,把信放到了鞋里,中間碰見好多的鬼子和漢奸,他們見了人就要搜,十分驚險。還有一次是1943年前后在付家莊,我腳受傷了,腫得非常厲害,正逢鬼子到處抓八路,情況十分危險。當天晚上房東讓我走,畢竟他們也沒有辦法。那天晚上,房東給我找了一身破衣服我扮成乞丐就走了。因為腳面腫得厲害,只能光著一只腳,穿著一只鞋。那時候的好處就是只要找到部隊就能留下。第二天,我找到了一個部隊,雖然不是我原來的部隊,但我把情況說明之后,他們就帶上我一起出發了。
再后來,我當上了衛生員,主要負責傷員的包扎和轉移。從前線來的傷者,上藥包扎,能治療的就留下治療,情況嚴重的就趕緊向其他地方轉移。在那個時期,我最大的愿望就兩個,一是能吃上一頓飽飯,另一個是能睡上一晚上的安穩覺。因為當時年輕,有的時候一坐下就能睡著,甚至走著都能睡著。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部隊生活雖然艱苦了,但我非常滿足,也很感激部隊收留了我,跟著部隊一起打鬼子,光榮!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