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欣賞嶗山風光,一邊泛舟海上
釣魚,這樣愜意的生活今年年底就能實現。3月12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
海洋牧場二期工程年底將全部建成 ,今后市民又將多一個休閑垂釣的好去處。
為保護嶗山灣海域的漁業資源,盡快恢復海洋環境,嶗山灣海洋牧場二期工程于2014年底正式啟動。3月12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目前位于嶗山灣東南海域,預計投資2000萬元,規劃區域為兔子島西南海域、獅子島和女兒島東南部海域的二期工程,按計劃將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 。
“嶗山灣公益海洋牧場分三部分,共建設
會場灣資源保護型魚礁區 、嶗山灣A區休閑生態保護型魚礁區 、嶗山灣B區生態保護型魚礁區三處人工魚礁群,總用海面積為600公頃,總投資4700多萬元,這是我國北方第一個公益性海洋牧場。其中,海洋牧場一期工程會場灣資源保護型人工魚礁區已全部建成。”
工作人員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海洋牧場一期工程先建設會場灣資源保護型人工魚礁區,該人工魚礁區位于小管島西側,共建設人工魚礁區56.9公頃,該處魚礁區不以增殖生物為目的,主要功能定位為資源保護型魚礁。在規劃區域內,共布置18個單位魚礁,單位魚礁在規劃區內不規則布置,以防止漁船底拖網作業。2013年年底,一期工程已經全部完工。
對于已經完工的會場灣資源保護型魚礁區來說,市民又能如何參與其中呢?工作人員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等到今年年底驗收合格之后,市民將又多了一個垂釣的新去處。
“會場灣這里的海洋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螃蟹更是美名在外。但是以前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梭子蟹經常會被外地的漁船過度捕撈,自從保護型魚礁完工之后,去年這個情況就沒有了,因為漁船不能進到灣里進行捕撈。”工作人員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去年6月份,他們在會場灣投放了梭子苗和扇貝苗。后期,他們專門組織了專業人員到會場灣海洋牧場潛水攝像,結果發現人工魚礁體上已經生長了不少的藻類,魚蝦蟹的數量也比以前有了增長,“現在來看,會場灣的情況很好,已經初步具備垂釣的條件了。不僅是會場灣,位置在兔子島西南海域、獅子島和女兒島東南部海域的二期工程也將于今年10月份左右完工,驗收通過之后,市民就可以自帶漁具出海垂釣,享受一把海上漁夫的生活。”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鵬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