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正在冷庫進行肉制品檢查。
本報訊(通訊員 邱偉 見習記者 李春燕) 在大桶水專項檢查中,鰲山衛街道白廟村等三處生產作坊因生產設備較簡陋、衛生條件不達標等問題被現場查封取締,行政處罰5萬元。1月7日,記者從即墨食藥監局獲悉,近期食藥監部門對136家食品生產企業重新建立信息檔案,自承接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職責以來共開展13次專項整治行動,共查處食品違法案件41起。
據悉,即墨食藥監局自2014年3月承接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職責以來,通過采取調查摸清底數、開展全品種監督檢測、進行專項整治等措施,目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持證率、業務培訓率 、安全承諾率均達到100%。2014年,食藥監部門共查處食品生產違法案件41起。為履行監管新職責,食藥監局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對136家食品生產企業及生產品種進行重新登記,全部建立基礎信息檔案,確保一戶一檔,同步基礎信息錄入電腦備存,并根據監管情況和變化及時更新數據,并存入檔案管理。
記者從食藥監局了解到,針對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缺乏的問題,他們還組織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300名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守法誠信理念,并規范了生產流程。為加強重點品種行業監管 ,食藥監局還相繼開展了大桶水、白酒、月餅、食用油、食品標簽標識、含鋁添加劑、熱蒸類食品、肉制品、食用明膠、水產品、月餅回收、生鮮乳等13次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食品生產區域違法犯罪行為。“在大桶水專項整治活動中,我們立案查處了7家大桶水生產廠家,并將違法行為及時在媒體曝光,起到了很好的社會震懾作用。”食藥監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
同時,即墨食藥監局還開展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測,共定性定量檢測176批次 ,為監管執法提供技術支撐。另外,他們還對全市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和小作坊全部進行了建檔,由局科室機關和食藥監管所進行分類監管,局機關科室負責監管規模以上企業、重點品種企業和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各監管所負責轄區其他生產企業和小作坊的監管,通過探索實行不同規模、不同品種分類監管的模式,便于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促進企業更快更好發展壯大。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49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