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是三伏天首伏的第一天。隨著氣溫越來越高,制冷家電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旺季 。7月16日,最高氣溫在35℃左右,記者在諸城市各大家電賣場看到,空調,電扇,電冰箱等制冷家電賣得“熱火朝天”,尤其是在一些大型促銷活動期間和周末。
數字 制冷家電銷售量成倍增加
7月16日下午,記者在密州東路和東關大街一家海爾專賣店里看到,雖然是周二,但是仍有幾對年輕夫妻正在選購冰箱,“這幾天在微信上經常看到一些商場的家電促銷短信,比如打折、以舊換新等。趁著大部分人上班的時間,出來選購冰箱,能了解得仔細些,而且,這時候買的人少些,售后安裝不用排隊。”正在選購冰箱的孫先生說。
“每年這個時候,空調的銷售量都成倍增加,一天平均銷售60多臺,促銷期間可達到二三百臺。”該店銷售主管辛海燕說。
記者還發現,不論是掛式、柜式,還是單獨制冷、冷暖、變頻等各式空調都全面走俏,許多熱賣機型由于價格適中、節能環保,銷售情況更是火爆。不僅是空調,電扇的銷售也很火爆。許多市民看重了電扇的省電和自然風,紛紛購買電扇。
據調查,平日里每天空調賣出在40臺左右,較五六月份增加1~2倍,在一些大型的促銷活動期間,每天可賣出100~300臺。對于冰箱,每天銷售20臺左右,周末在60臺左右,在以舊換新活動期間,每天銷售最高可達200臺。還有電風扇,每天售出在30臺左右,最高可達100臺以上,較五六月份成倍增加。在價格上,制冷家電7月份同五六月份變化不大。
售后 投訴電話隨銷售量而增加
據調查,隨著制冷家電銷售量的增加,各大家電售后投訴電話也在成倍增加。據和平街一家家電大賣場負責人劉先生介紹,近幾天,平均每天售出 20多臺空調,10多臺電風扇,但是隨著銷售數量的增多,投訴電話也比往日增加了幾倍 。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空調制冷不好,噪音過大,空調外殼破裂等問題。據調查,有些老機型和品牌機型會因為使用頻率增加和本身質量問題,再加上消費者使用方式不當等原因,確實存在制冷效果越來越差、噪音越來越大等問題。還有,冰箱也會出現兩側發熱等現象,據業內人士說,單純的冰箱發熱是正常現象,但是有些機型發熱就要及時調整位置,像風冷式冰箱,要離墻5厘米左右。
方法 空調停用后不可再立即啟動
據業內人士介紹,制冷家電也怕熱。對于空調,最適宜的溫度應在26℃~27℃,白天氣溫較高,不宜多用,以夜晚制冷為宜。此外,空調器安裝應距地面不小于1.8米,以保證空氣暢通,及時散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窗式空調火災蔓延的主要媒介是窗簾,因此可盡量使窗簾等避開空調器。對于電冰箱,新買回的冰箱應在2小時后再通電。往冰箱內放置物品時,應慢慢地增加,不能一次性填滿,同時,冰箱應減少開門次數,開門時應盡量縮短開放時間,否則會造成壓縮機頻繁啟動,以致電機電流高于額定值的5~7倍,損壞壓縮機。還有,電冰箱工作時,不要連續地切斷和接通電源,電冰箱斷電后,至少應過5分鐘后才可重新啟動。另外,空調停用后不可立即啟動,一般需間隔3分鐘后才能重新啟動,以防電機過熱,還應保證空氣流通,以利于及時散熱。對于風冷式冰箱,應與墻壁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空氣流通,及時散熱。最后是電風扇,應放在通風、干燥處,防止潮濕導致絕緣性能下降,影響使用安全性。
鏈接 室內注意通風,預防空調病
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種“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癥狀,如皮膚發緊發干、易過敏、皮膚變差等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征”或“空調病”。要預防空調病,首先要知道產生空調病的原因。產生空調病的原因是長期在經空調器抽濕的空氣干燥的空調間,預防空調病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空調間的空氣加濕,并且達到人們適宜的濕度,比如在辦公室、車間等濕度保持在60%左右,在家庭保持在65%左右,在臥室睡眠的時候保持在70%左右,這樣你就不會因為空調而得病。例如,空調必須注意通風,每天應定時打開窗戶,關閉空調,增氣換氣,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新鮮空氣,且最好每兩周清掃空調機一次。還有從空調環境中外出,應當先在有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在身體適應后再到太陽光下活動;若長期在空調室內者,應該到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等等。記者 鄔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43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