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早高峰,一位八旬老人突然摔倒在非機動車道上。扶,不敢;不扶,不忍。金華市民如何選擇?他們給老人圍出一個“安全島”,撥打120,找來協警,等救護車到了才放心離開。(11月26日《錢江晚報》)
小學課本上農夫和蛇的故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終生難忘。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農夫和蛇的故事確實不斷在我們身邊上演。
本月,央廣新聞就有兩條農夫和蛇的故事:11月14日報道,廣東汕頭兩名學生扶起摔倒的老人,并護送她回家。可后來,摔倒老人說是這兩名學生把她摔傷的,要求兩人擔責并賠償;11月22日報道,四川達州,蔣老太摔倒,老人稱是三個孩子將她撞倒的;而孩子則一致說他們是去攙扶老人的。
再往前,紙媒也有類似報道:遼寧盤錦女子扶起摔倒的老人,幫著墊付了200元醫藥費,可她沒有聽到一句感謝的話,反而還被要求賠償老人的4萬元醫療費(《遼沈晚報》8月19日);安徽蕪湖小伙扶起摔倒老人險遭冤枉,監控錄像證清白(《新安晚報》4月18日)。
廣東汕頭兩名學生和四川達州的三個孩子很幸運,經過警方嚴密的調查取證,助人者得以洗刷冤屈。第一起事件中的老人登門道歉,第二起事件中的老人兒子被拘10日。而遼寧盤錦女子和安徽蕪湖小伙也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們分別因為監控錄像還原真相而得以脫險。
人們不禁要問,難道做好事之前 ,我們必須自我保留證據以便日后警方調查,或者首先考察一下周圍有沒有監控,而且確認監控有效開啟?若真如此,豈不人人必須具備刑警潛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系列的扶助老人被訛詐的事件之所以一而再 、再而三地發生,與若干年前南京彭宇案的司法不當有著必然聯系。
壞人不敢做壞事,是社會之福;好人不敢做好事,則是社會之痛。彭宇案過去7年了,但其籠罩國人信任危機的陰霾仍然在到處游蕩。雖說后來彭宇本人也承認他與老人確實發生了碰撞 ,但人們又怎么能不懷疑,這所謂的“真相”不是存在某種勾兌、交換和壓力?
好人不敢做好事是社會信任缺失的紅牌。到了今天,金華市民面對摔倒的老人,圍出一個“安全島”、撥打120、找來協警、等救護車的做法實屬無奈之舉。所以 ,要讓好人敢做好事必須重新構建社會信任——一個人不敢扶,是一個人的問題;一群人不敢扶,是一群人的問題;一個社會都不敢扶,那肯定是全社會的問題了。魯開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31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