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新年第一天,家住平度市舊店鎮隋家村的沈成芳在晾曬自家的花生,沒想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來到她家向她道新年好。跟往年一樣,李群元旦走訪基層問民生,他當日先后來到人民路北方綜合市場、阜新路街道安康社區、平度市舊店鎮隋家村,問菜價、問收成、問醫療、問教育,將新春的問候送到基層百姓。
9時許,李群首先來到人民路北方綜合市場。還沒進門,不少市民就認出了他 ,他主動跟這些市民打招呼問候,“新年好啊!”收到意外的問候,市民欒梅青一家三口激動不已,“李書記呀!新年好新年好!以前都是電視上看到你,沒想到在這里見到您啦!真高興。”
進了市場,李群隨著人流朝攤位走去,隨機找攤主聊菜價和經營情況。“你這攤位一年租金多少?”“一萬六。”經營蔬菜生意十多年的王慶香說。“除了這些還有什么費用要交?”“就水電費,其他沒有了。”“能掙出來嗎?”“能。”“這就好。”聽這么說,李群說,“政府還要繼續為攤主服好務,攤主也要為市民提供優質菜、放心菜。”
在尹鳳芹的攤位前,李群詢問菜價,“蔬菜好不好賣?”“氣溫對價格有什么影響嗎?”“什么蔬菜最好賣?”聽了回答,李群說,“菠菜是比上個月要貴了。”在朱玉建和侯鳳嬌的水果攤前,李群問他們水果好不好賣,朱玉建說今年水果產量是小年,所以價格還可以。了解到他們來青島10多年、經營的生意從“打游擊”到現在擁有攤位經營之后,李群高興地說,“都十幾年了,你們就是青島人了。”把兩口子高興壞了。
走出市場,李群來到市北區阜新路街道安康社區,聽說社區5名工作人員為2400多戶居民服務,他感嘆基層工作人員不容易,“你們的經費今年要列入財政,你們是直接面對群眾服務的,不容易。”
在該社區老主任李玉賢家里,李群拉著老人的手問家里有沒有供暖,家里人的情況,收入情況。今年80歲的李玉賢,老公、大兒子在三個月內相繼去世,二兒子工傷截肢……全家經濟陷入癱瘓。李群送上帶來的慰問金和慰問品,握著她的手說,“政策會越來越好,生活也會越來越好的。”了解到李玉賢從困難企業下崗后,又在社區當社區主任服務14年,卻不向社會伸手,他動情地說,“你一干就是十幾年的‘小巷總理’,而你的條件比我們還要艱苦,我們各級干部都要向你學習。”
這已是李群書記連續三年在元旦期間走訪慰問困難群眾了。李群還記掛著農村的困難群眾,下一站來到了平度市舊店鎮隋家村。跟往年一樣,這次李群書記不帶隨從,驅車兩個多小時趕到目的地。他踏著殘雪走進隋廣安家里,37歲的隋廣安患上了“怪病”,骨頭不斷增生還容易骨折,為治療這個病家里已經花了十多萬元,對于只有三畝地的這個家庭來說是負擔沉重。李群坐在炕頭、伸手摸著隋廣安的腿,問有沒有知覺、疼不疼。“還得繼續治療。這種病很罕見,咱們要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享受大病醫保。鎮里也要多幫幫他們家。”臨出門,隋廣安的母親吳云香要起身相送,李群趕緊攔住她 ,“你血壓不好容易頭暈,就別送了。”
在隋家村村民委員會,李群書記又與村委會干部聊了起來,農民的收入、孩子教育成了話題,“你們學校的孩子上學有班車嗎?”“有。學生都到 4公里外的中心校上學,校車接送。”“前段時間媒體報道菜農賣菜難,又是白菜又是山楂的,我一看是平度的,趕緊給平度市委書記發短信‘想想辦法,幫幫菜農’,現在來看效果不錯,我們還要繼續幫助農民 。”他又問起蔬菜的價格,聽說韭菜在當地是兩塊五一斤,他說:“今天來之前我先去了一趟城里的農貿市場,韭菜在農貿市場是五塊錢一斤,比咱們這里貴一倍。要是能想辦法把咱的韭菜直接拉到城里賣就好了。”聽說隋家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地,缺乏經濟作物,種地瓜收入甚至比種小麥還要高,他著急起來,“這有點問題,怎么樣才能讓農民致富?”他說,發展農業還是要發展經濟作物、特色農業,發展規模農業、品牌農業,“發展農業還得組織起來,靠單打獨斗不行。”
聊著聊著,到了中午吃飯時間,“你們村不是有小賣部嗎,今天中午就吃方便面吧,正好我還想多跟村里的同志聊聊。”村支書隋廣州說家里有現成的土豆、地瓜拿來一起吃。“那好,你請我吃地瓜,我請你吃面。”聽李書記這么說現場笑成一片。面買回來泡好,李群拆開一包榨菜,給坐在旁邊的村民分了一些,自己也倒了一些在方便面里,有滋有味地吃起來。邊吃邊聊,他問村里孩子上學問題,問村民年收入是多少,還給村民支招利用起周邊的旅游資源掙錢,“這頓工作餐吃得值,又省錢又省出時間和大家多聊聊,收獲不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