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6日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城陽區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作用,積極指導和幫助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科學精準防疫、有序復產復工。目前,全區中小企業復產復工率達到85%以上,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物業行業、成品油流通、工藝品加工、電子商務、電氣等行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5%以上。
向城陽區慈善會捐物資
廣泛發動,凝聚人心力量 城陽區擁有行業協會商會27個,會員單位涵蓋機械、食品、加工、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疫情發生后,各協會商會第一時間向所屬會員企業發出通知和倡議,通過微信平臺和公眾號發布防疫知識和惠企政策3000余條,區中小企業協會黨總支、惜福鎮機械行業協會黨委、區物業商會黨支部、區成品油協會黨支部等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有效凝聚了全區各個企業的力量,展示了企業共戰疫情、協同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各協會商會會員企業累計捐款捐物2919.7萬元,其中,城陽區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單位捐款10萬元,城陽區賓館餐飲協會會長單位捐款10萬元,青島時尚飾品產業協會捐款5萬余元。
向城陽區人民醫院捐物資
集中采購,保障復工復產物資需求 保障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充足的防疫物資必不可少。城陽區各行業協會商會及時了解匯總本行業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所需防疫物資需求,依托各個協會商會平臺,幫助企業購買醫用口罩近10萬余個、消毒液15噸,還有大量測溫儀、防護服等。
紅島愛之舟協會、區中小企業協會、區時尚飾品協會協助會員企業集中采購口罩6.7萬支;惜福鎮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協會會員單位分散聯系、集中采購防護口罩3萬支、紅外測溫槍30余支,并積極協調爭取支持,緩解了行業內30余家會員企業防疫物資儲備不足的問題,復工后物資儲備均保持在15天以上。
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
搭建平臺,加強復工復產要素保障 受疫情影響,企業普遍存在物資短缺、招工難、物流不暢通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城陽區各行業協會商會積極搭建平臺,做好行業企業生產要素服務保障。
區中小企業協會、區總商會會同街道商會搭建專項平臺,積極協調工商銀行、民生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截至目前為企業發放貸款上千萬元。
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區時尚飾品協會、區中小企業協會、區食品行業協會積極搭建勞動力、原材料、能源、運輸服務供需對接平臺,及時收集、整理、推送產品供需和招工用工信息,加強與勞務輸出量較大地區、原料能源供應大戶、骨干物流企業的供需對接,幫助企業穩定就業、暢通供應鏈,協調解決企業用工1500人。
區時尚飾品協會發揮龍頭優勢,協助會員解決上下游之間流通不暢的問題,協會與國內知名物流企業順豐合作,優先保證會員的物流暢通。
精準施策,為企排憂解難 除了防疫物資、生產要素的服務保障外,城陽區各行業協會商會根據企業需求,精準施策,多渠道、多角度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區總商會開展了“抗疫助企—線上培訓”、區賓館餐飲協會開展了“千店萬站安全餐飲進萬家工程”等各類以復工復產為主題的論壇、活動,幫助企業家學習先進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會員企業的一致贊譽。
區中小企業協會法律服務站幫助企業解決法律維權問題近百項,通過稅務咨詢點實現線上減稅免稅咨詢服務。
區中小企業協會、區總商會、區時尚飾品協會加大調研力度,開展“產業鏈協同發展”、“復工復產享受政策”等在線調查,參與企業近2000家,及時收集整理企業意見建議,協調相關部門解決。
流亭街道商會采用“行業分組、專班服務”的方式,精準幫助企業。
電商商會采用“商會打包、會員分工”的一條龍服務模式,搞好線上銷售、網絡辦公、智能生產等服務。
通訊員 段存曉 半島網記者 徐圓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