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2日消息 “我就住在這棟樓上,每天下來值勤很方便,守好咱這個崗絕對沒問題!”“哎!你們需要幫忙么?我可以當志愿者!”正在進行開放式樓院巡邏的社區工作人員被馬華鋒一嗓子喊住了腳步。正月初二從河南老家返青的他,早在社區第一輪摸排的電話里就申請成為一名志愿者。“我在窗戶邊上看到你們巡邏了,所以問問。”站在六樓窗邊的馬華鋒喊道。
市北區遼寧路街道志愿者馬華鋒
“守好咱這個崗絕對沒問題!” 解除隔離的第一天,馬華鋒成為了遼寧路街道科技街社區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在泰山路125號值守開放式樓院,幾天后他又志愿申請成為了這棟樓的樓組長,扛起了實時向社區匯報樓棟居民疫情期間動態信息的責任。
今年41歲的馬華鋒是科技街社區的一名普通居民,在青島居住了20多個年頭,經營著電子信息城里的一家電腦設備公司。從簡單的擺張桌子到搭起值守帳篷再到拉上隔離網,樓院封閉值守20余天的時間里,馬華鋒從沒有一天缺勤,出入登記測溫,夜間值守巡邏,時不時去隔壁泰山路131號幫著修修隔離門,一人一崗,不退半步,他見證了街道開放式樓院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次完善和進步。
一人一崗,不退半步
“守好大家才有小家” “守好大家才有小家,我這是替我老婆孩子守好大門!”馬華鋒裹緊衣服笑了笑說到。
2月16日,是馬華鋒的妻子帶著兒子從河南老家返青的日子。這個時候,回家就意味著需要同老婆孩子一起再被隔離14天。一邊是將近一個月未見的妻子和兒子,一邊是樓下需要值守的卡點,讓馬華鋒著實犯了難。
“我不能回去,你們能幫我安排一下么?住在哪兒都可以,離我家遠一點就行,不然我怕自己忍不住回去。”在居委會舊址住下的馬華鋒隔幾天就會為家里采購些物資,同家人的溝通就隔著那道門,用大包小包的生活物資聯結著。因為日常值守會接觸到很多居民,志愿者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健康,為了減少同外界的接觸,電子信息城開業后,馬華鋒也僅去配過一次貨,大多數時間都堅持在值守點和居住的老居委會之間做兩點一線運動。
這道崗,守住了泰山路125號1-6單元190戶居民的生命健康防線。因為日日夜夜掛念的家人就在樓上,站好這班崗,守好這道門,也是守護好了他們。2月份的晚上寒風不減,帳篷前的馬華鋒把身上的軍大衣又裹緊了一些,夜色漸濃,路燈昏黃下是一位丈夫、一個父親、一名平凡人閃閃發光的靈魂。
遲到了14天的擁抱
“還要繼續當志愿者” 3月1日對于馬華鋒來說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妻子和兒子今天解除了外省返青人員14天隔離。
“還要繼續當志愿者,不過現在每天能吃到老婆做的飯了哈哈哈!”為了不麻煩社區,馬華鋒剛住進老居委會的時候一連吃了7天的泡面,直到被社區工作人員發現后才在社區的幫助下恢復了正常的飲食。
2月29晚上,泰山路127號居民因樓上住戶漏水找到了居委會,漏水的住戶是一位80歲的老人,早在幾年前就搬離了這里,過來現場檢查的工作人員被困在門外,遇到了正在晚間巡邏的馬華鋒。“我去拿鑰匙,雨天路滑別麻煩老人家了,今晚要是修不好,整個單元的用水就都要停掉了。”拿完鑰匙回來的馬華鋒同大家排查搶修漏水,回去休息時已經是夜里12點多了。
3月1日對于馬華鋒來說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今早8點,他又準時出現在了崗上,這天是妻子和兒子解除外省返青人員14天隔離的日子,距離見到妻子和兒女只剩幾個小時的時間了。下午3點,馬華鋒拿著一捧玫瑰花站在了家門前,“從結婚到現在還沒有送過花呢,都老夫老妻了還有點不好意思。”
馬華鋒和妻子在家門前的這個擁抱,遲到了14天,他在1樓守著門,她在6樓守著家,這14天是堅守,是等待,是從1樓到6樓的垂直距離里說不完的小愛,更是從1單元到6單元的日夜值守中道不盡的大愛。
通訊員 王昆 半島網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