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在抗擊疫情一線、在基層前沿陣地,各個基層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構筑起抗擊疫情的銅墻鐵壁。膠州市鋪集鎮各村黨支部書記勇擔責任使命,作為“扛旗人”沖鋒在前,不辱使命。
“文潔,到點了,開始廣播吧!記住,說到重點的地方放慢速度,出門戴口罩,不串門、不聚會這句話多強調幾遍!”“放心吧,一天三遍,一個多月了,大叔大媽聽得耳朵都生繭了,這詞他們都倒背如流了!”“拐點尚未到來,疫情防控不能松,廣播更不能停。”這段對話發生在鋪集鎮前岳家莊村疫情防控檢查站,村書記范作勛正在給女兒范文潔安排工作呢。還是大一學生的范文潔是被父親生拉硬拽進村里的青年志愿服務隊的。一開始多少有些不情愿,但是隨著工作得開展,看著所有人都在努力著、堅守著,范文潔也開始主動“出擊”了,廣播宣傳、入戶排查信息、數理統計報表,這些活年輕人在行,她都是搶著干。“老爸一天20個小時在崗,只有在后半宿才回家瞇一會,連續30多天了。想讓他多休息,但是我和我媽怎么勸也不行,作為女兒,我就想多做點讓他歇歇!”
在鋪集鎮逄家溝村,支部書記李符欽在防控工作剛剛開始時便意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在周邊村尚未采取行動情況下,率先做出采取村莊封閉式管理的決定,在全鎮率先設立檢查卡口,在工作上贏得了主動。隨后按照“一圖四臺賬”工作法,組織動員黨員、群眾志愿者進行全面人員信息摸排,逐巷逐戶落實到位,把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細處。2月21日這天,93歲的老父親因病去世,還在防控一線的李符欽給遠在東北的哥哥還有在諸城的姐姐去電話,“上級有規定,這個時候,咱們必須簡喪,這事也必須聽我的。”村里人都知道,為了照顧老父親,李書記已經盡了最大力量,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服他。“今晚的夜班,還是我來!”第二天的在防控檢查站,滿眼紅血絲的李符欽準時到崗了。
動員全家齊上陣、帶頭值夜班、每天工作20多個小時、輕傷不下火線……這是幾乎所有“扛旗人”身上共同標簽。沙河村支部書記、“扛旗人”王寶友制作了500多張“愛心服務卡”,疫情防控期間有任何需求,打個電話,村委幫著解決。生活困難戶、獨居老人更是有專人一對一服務;鋪上五村支部書記、“扛旗人”劉德忠剛剛做完腸胃手術,還沒來得及休養便帶傷堅持在防控一線;陳家莊村支部書記是在防控一線過了一個終生難忘的生日,一個大碗面,兩個火腿腸就是當晚的生日宴;石清溝村支部書記、“扛旗人”徐敬林擔心換崗時間段人手不夠,就動員自己的愛人義務執勤;女支部書記李青、劉衍芳巾幗不讓須眉,工作樣樣爭第一;小莊村書記劉忠祥拿出了自己貯藏的土豆無償分給村民;幾乎所有村的疫情防控檢查站都有一條由村書記定下來的“潛規則”:最艱苦的夜班由村書記帶頭值。這一條條鐵律,這一項項便民措施、惠民之舉,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扛旗人”的擔當。
半島網記者 黃超 通訊員 王正杰
[編輯: 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