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2月14日消息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各高校學子紛紛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微薄之力。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學生也積極投身至戰“疫”行動中,他們或制作宣傳海報,抒發抗擊疫情正能量,或走上志愿服務崗位,力所能及之處盡顯青春本色……這些行動都展示出當代青年人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力量。琴院學子心系武漢、心系祖國,他們沒有因為年輕而后退,沒有因為疫情嚴重而恐懼,而是以果敢與堅強,匯成一股戰“疫”正能量。
以藝抗“疫” 原創海報遙寄祝福 疫情防控期間,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團委開展了“眾志成城·合力攻堅”線上主題團日活動,號召全校學生共同抗“疫”。琴島學院學子紛紛繪制宣傳海報,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抗“疫”英雄致敬,向每一個在這場戰“疫”中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
陳憲龍·機電工程系·《武漢加油》
賈光贏·建筑系·《武漢加油》
王瑞·藝術系·《“武”動琴院,心系江城》
與一般手繪、書法方式不同,琴島學院選擇用制作海報的方式為祖國加油。在收到主題團日活動的通知后,藝術系輔導員劉惠茹積極發動學生施展所長,鼓勵學生們展示自己的想法與創意,她表示:“海報視覺沖擊力強,便于傳播,我希望學生們精心創作的每一幅海報都能傳遞溫暖、傳遞正能量,能鼓勵每一位在疫情中堅守崗位的人,也希望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專業,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春冉·土木工程系·《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曲明浩·計算機工程系·《通緝令》
計算機工程系學生曲明浩創作了一幅新型冠狀病毒《通緝令》,兇狠的眼神和凌厲的牙齒直觀的表現了病毒的嚴重性,“每次看到微博上醫生憔悴的身影和疲憊的面容,我都覺得很心疼。所以我希望通過這幅海報引起大家對新冠病毒的重視,保護好自己就是為抗‘疫’做貢獻,為一線醫護人員減輕壓力。相信在醫護人員和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將新型冠狀病毒‘拿下’,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鄭春蕾·外語系·《逆行者·追光者》
紀宗青·經貿系·《萬眾一心,戰疫必勝》
王浩天·會計系·《百毒退散》
據介紹,短短幾天時間,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的學生們結合專業知識,發揮優勢特長,共創作海報50余幅,他們以藝抗“疫”,遙寄祝福,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
“盡我所能幫助他人” 青春因抗“疫”志愿活動而閃光 疫情防控期間,許多琴院學子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為防疫工作貢獻青春力量,陳志博就是其中一個。擔任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計算機工程系青蜂志愿者隊副隊長的陳志博有著豐富的愛心募捐、愛心支教等公益活動經驗,新冠疫情爆發后,在得知社會公益組織有募捐物資支援武漢這個計劃的時候,他便第一時間聯系并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去,“當時也沒有思考太多,我只想盡一個普通人的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希望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我們眾志成城,能夠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健康保衛戰”,陳志博說。
一直以來,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團委重視社會志愿活動,琴院志愿者將“志在,愿在,心在,我在”的志愿服務精神作為自己的信仰,學校協辦過多次大型賽事志愿活動,并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志愿服務崗位。陳志博曾參加過“2019全國游泳冠軍賽暨世錦賽選拔賽”、“2019全國青少年花樣游泳賽”等一系列國際性的賽事志愿服務,這些經歷無疑給他樹立起抗擊疫情志愿服務的信心與決心。
陳志博告訴記者,從1月25日開始,在青島愛心天使義工服務隊的帶領下,他主要負責聯系、申請武漢的公益運輸物流,將募捐到的醫用品配送至疫區的醫院,同時統計疫區醫院新增需求物資的數量,至今共累計運送至云豹救援隊(用于各醫院)一次性醫用手術帽3萬個、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一次性醫用手術帽4千個、孝感第一人民醫院一次性醫用手術帽、鞋套、PE手套3.2萬個、湖北婦幼保健院一次性醫用手術帽2.6萬只。特殊時期每一項工作都面臨諸多不可預測的困難,但是陳志博始終堅持線上、線下積極與各方進行溝通協調,力爭盡快將募捐到的醫用物資運抵疫區。據悉,陳志博所在青島愛心天使義工服務隊短短幾天時間就籌集到了4萬余元的善款,他表示:“面對這場疫情,不僅有奮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也有無數愛心人士獻出愛心。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有為祖國奉獻力量和為他人盡力相助的充足熱情,我將不忘志愿服務的初心,時刻準備著。”
記者了解到,陳志博除了協調配送醫用物資這項志愿服務外,他還加入了“南京圓夢志愿服務中心”擔任網絡宣傳志愿者,“之前的對接活動主要在于物質的支持,而網宣志愿則是精神上的支持”。在此期間,陳志博通過各種網絡平臺,主動關心那些居家隔離進行醫學觀察的人們,為他們提供心理慰藉和疏導,他說:“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我們雖然不能像工作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那樣為祖國做貢獻,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可以積極為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地區加油打氣,為同時對網絡上出現的不理性言論進行堅決反對。”
抗擊疫情期間,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學子雖然不能走到抗“疫”的一線,但非常之時,人人責無旁貸,他們或拿起手中的筆,用文字的微薄力量送上最溫暖的祝福;或用斑斕的色彩,創作出一幅幅傳遞正能量的作品;或舉起相機,用最真摯的語言,發自肺腑,表達對祖國的祝福,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外語系學生趙景怡說:“明媚的陽光終究會照亮這片土地,櫻花會再次盛開,過早的人們依舊吃著熱干面,街道上會再次人聲鼎沸,我們會摘下口罩,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我們與你們同在。”
通訊員 陳文媛 半島網記者 于潤
[編輯: 游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