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0月28日消息 68歲的市民趙先生(化名)既往有20余年糖尿病史,并由糖尿病引發慢性腎衰竭,長期在市立醫院西院區腎內科透析治療。今年9月中旬,趙先生因發作性胸悶氣短加重伴全身乏力,腎內科請心內科會診隨后轉入心內科繼續治療。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心臟彩超示“左心房大,主動脈瓣退變,交界性逸搏心律”;動態心電圖示“竇性過緩,竇性停搏,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最慢心率30次/分”。心內科醫生評估病情,患者有頭暈、乏力、活動時氣短癥狀,結合輔助檢查結果,必須安裝起搏器,否則患者易昏倒、猝死,甚至有生命危險。但是患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腎功能衰竭長期血液透析、中重度腎性貧血、高血壓……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術中出現出血、感染等嚴重并發癥。
對于血液透析患者來說,肝素在體外循環中起重要抗凝作用,但手術前后使用肝素透析無疑會增加手術及術后出血的風險,因此在術前、術后使用無肝素透析顯得尤為重要。為最大限度降低圍術期出血風險,腎內科及時為患者調整透析方案,采取無肝素透析。這種透析方式是針對有活動性出血、高危出血傾向、凝血功能異常的血液透析患者,不使用體內體外抗凝劑來完成整個血液透析治療,保證了手術的安全。但無肝素透析在操作中增加了管路凝血的風險,技術要求高。
9月25日上午,由集團本部心內科主任兼西院區心內科學科負責人、首席專家王正忠,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廖鋒為患者完成“雙腔永久性抗核磁起搏器植入術”。手術成功。平安返回病房后,患者胸悶氣短癥狀迅速得到緩解,術后一周在腎內科嚴密監測下行無肝素透析,腎功能無進一步惡化。經過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定期行透析治療。
此次心內科與腎內科密切合作,共同為慢性腎衰患者成功完成冠脈造影介入術,體現了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依托多學科團隊,重點討論患者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問題,從精準診冶的臨床需求出發,制定最合理的規范化、個體化、連續性的綜合治療方案,以此實現最優化治療和患者最大化受益。
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是公立醫院的根本任務和立院之本。長期以來,市立醫院西院區以滿足患者醫療服務需求為導向,持續堅持強質量、重管理、優服務的發展理念,重點提升疑難病癥和急危重癥救治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訊員 謝小真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