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8月27日消息 8月26日,青島市政府新聞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獲批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有關情況,市發展改革委分管負責人介紹了近年來青島市創建信用示范城市的整體情況;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市場監管局、市大數據局分別介紹了各自領域在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典型經驗做法。
市發展改革委介紹到,此次青島以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獲批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標志著青島持續開展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得到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2015年獲批創建示范城市以來,青島市高度重視,成立了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建立新型信用監管機制為核心,以“立信、知信、征信、評信、用信、守信”為主線,以大數據和信息化為支撐,以信用惠民便企為主導,推動“信用青島”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通過三年多努力,全市上下信用制度全面建立、信用信息全面歸集、信用監管全面滲透、信用惠民全面展開、失信治理全面加強,信用環境明顯改善,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滿意度大幅提高,城市信用監測一直保持全國前十名。
信用制度建設方面。2017年底,青島市存量信用代碼全量轉換完成,并在全國率先將重錯碼率降為萬分之一,所有黨政群機關、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均擁有了唯一的“信用身份證”;同時不斷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制度體系,形成了五年規劃、指導意見、實施方案、工作辦法等一整套的制度支撐,全市信用制度文件達300余個;通過開展“誠信建設萬里行”“百企亮信用”等主題宣傳活動,樹立了全市“誠意贏得世界、信用創造未來”的嶄新形象,誠信理念深入人心。
重點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開發建設了“公務員誠信檔案系統”,實現了公務員群體100%全覆蓋。在全市黨政群機關中廣泛開展政務承諾活動,創新推出了政務服務承諾“五個一”工程,48個市直部門現場簽訂承諾書并向社會公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今年,青島市發起高效青島建設攻勢,誠信政府建設列入其中,將圍繞政務公開、社會監督、示范引領和失信治理4項攻堅戰,打造陽光高效誠信政府。
信用監管方面。圍繞事前、事中、事后,讓信用手段在經濟社會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事前創新開展了“信用+政務服務”項目建設,將信用監管嵌入所有審批服務事項,實行信用容缺受理和聯合懲戒的一體化運行,有力支撐了“一次辦好”“秒批”等便民政策落地;全市簽署各類信用承諾28萬余份,信用承諾數量占企業總數比重超過50%,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事中生產、流通、稅務、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社會保障、勞動用工等重點領域,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監管體系,有效降低了運行成本;事后創新設計了“一個接口管審批”的聯合獎懲模式,將“聯合獎懲自動化系統”嵌入市、區兩級行政審批及公共事業單位業務系統,實現聯合獎懲的自動觸發和執行結果的自動反饋,累計向國家報送聯合獎懲案例76000余個,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典型示范方面。西海岸新區、即墨區入選山東省第一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成為區域信用體系建設的標桿。市稅務局在全國首提“誠信推定”理念,推出40項創新措施,通過“銀稅互動”提供納稅信用貸款超過70億元;市城市管理局建立失信治理“三步式”工作法,變剛性執法為柔性約束,實現了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立了覆蓋工程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監管平臺,獲國家工程質量獎數量連續兩年居副省級城市首位,為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積累了可復制推廣經驗。海爾集團創新建立了 “萬鏈信用指數”,串聯起超過10萬家合作企業;交運集團通過“道德銀行”存儲員工誠信財富,弘揚傳播正能量;青島市創投中心建立了全國首個高標準政府引導基金信用體系,助力30多家企業成功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企業加強信用管理的典范。
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介紹了全市征信體系建設有關情況。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雙牽頭部門之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切實履行“管理信貸征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職責,不斷推進征信體系建設,規范發展征信市場,在助力解決小微民營企業融資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19年6月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收錄青島市13萬戶企業借款人和626萬個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全市59家金融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月均查詢量達到20余萬次。成功推動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與醫院、企業及政府采購平臺的對接,2019年1-6月,平臺已完成融資額141.1億元,為盤活企業存量資產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商業銀行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試點,布設了30個商業銀行查詢網點,為群眾提供自助查詢31萬筆;通過征信服務窗口,對企業信用報告查詢推行一次性告知、即到即辦、免費復印等服務,2019年上半年,提供企業信用報告查詢9626筆,同比增長18.3%;建設了青島市不動產登記信息遠程應用平臺,首批在7家商業銀行130個網點正式上線運行,為群眾和企業提供抵押貸款、不動產登記、線上繳稅、電子權證“一站式”服務;發揮信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助貸作用,推動征信機構創新融資撮合業務,2018年以來,共幫助87家小微和民營企業獲得貸款6773萬元,提高了企業融資效率。
市中級法院將“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之中,強化源頭治理,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具有青島特色的懲戒失信、激勵守信、信用修復、回歸社會的信用建設體系,為破解“執行難”營造了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目前,市區兩級法院向執行聯動部門推送71099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和89371個限制高消費名單信息,全市共限制283家失信企業參與政府招投標,限制102家失信企業評先評優和資金扶持。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失信懲戒大格局。同時,推動開展11批次信用修復培訓,共1007名失信被執行企業主體負責人參加信用修復培訓并簽署《信用修復承諾書》,其中355名失信被執行人積極履行法定義務,退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退出率達35.3%,形成了“有進有出、嚴管厚愛”的信用修復氛圍,青島法院的典型做法獲得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劉貴祥同志對此專門作出批示,要求推廣。
市市場監管局介紹了市場主體信用監管工作開展情況,并著重介紹了青島市企業違法失信分析系統上線運行情況。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建立了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監管、事后聯合獎懲的新型監管機制。變“被動管”為“自主管”,推動全市15.2萬余戶市場主體作出了信用承諾;變“一處查”為“智能查”,開發上線“青島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微信版”,實現“打開微信就能查”,方便群眾隨時隨地查詢企業信用信息;變“一處罰”為“處處限”,對嚴重失信主體,聯合發各部門進行聯合懲戒,攔截“老賴”任職1600余次,限制172家嚴重失信企業獲評守重企業;變“死數據”為“活服務”,開發了青島市企業違法失信分析系統,對全市失信企業信用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分析報表和信用報告,為政府部門了解企業經營發展狀況提供了精準支撐,為施行信用分類監管提供了有效抓手,為一線工作人員的日常監管提供了方便工具,系統的黑名單預警功能可以讓工作人員對未履行相關義務即將被列黑的企業及時發出提醒,防止企業因自身疏忽而給日后經營造成不良影響,讓提醒更貼人心,讓服務更有溫度。
市大數據局介紹了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及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情況。在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過程中,由市大數據局組織開發的以“一網三庫一平臺”為主要內容的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發揮了樞紐作用。“一網”指“信用中國(山東青島)”網站,截至目前,網站公示各類信用信息超過500萬條;“三庫”指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數據庫,已歸集了5.7億條信用信息,實現了全市法人和自然人全覆蓋,青島市向省信用平臺上報的信用信息數量達到全省16地市總數的47%;“一平臺”指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面向全市提供信用信息歸集、查詢、異議處理、信用修復、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功能,實現了信用服務“一網通辦”。同時,市大數據以信用平臺為支撐,大力推動信用信息應用。一是全面推進政務領域信用核查應用。目前已有40多個市級部門查詢使用信用信息;二是依托“青島政務通”APP、青島新聞網、“智慧青島”APP、“信用青島”微信公眾號等多途徑向社會提供公開信息查詢服務;三是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在信用平臺和網站開辟了信用修復模塊,在全國率先實現信用修復“零跑腿”,幫助輕微失信企業快速恢復自身信用。截至目前,青島市共辦理信用修復300余件次,幫助近200家企業修復了失信信息。
記者 王君莉 實習生 劉之越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