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7月30日消息 家是我們溫暖的港灣,它承載著溫情的往事、感人的場景和難以忘懷的記憶。我們從家中汲取溫暖,我們從家中傳承美德,我們從家中獲得力量。從之前的草坯房到如今的舒適三居室、從母子相依為命到如今四世同堂……本期,讓我們從車家下莊社區車延剛一家平凡但卻溫暖的日常,一起感受家帶給我們的溫暖與能量。
家貧·拿著衣服換地瓜干 幼年的車延剛父親早逝,只有他和母親王美英相依為命,今年72歲的車延剛說起自己的小時候,依舊唏噓不已:“當時我們住的是草坯房,我那時得有1米六了,還得低著頭進門。日子真是不好過,村里當時有人勸我母親改嫁,但是俺媽說她不走,還說‘我一定得把俺兒拉拔大’。”后來,車延剛還是從村里老人口中知道了這個插曲。母子倆生活最艱難的時候,王美英還曾拿著衣服坐著火車到外地去換地瓜干。縱然生活艱難,但是母子倆依然踏踏實實地過著自己的日子,母親性格的堅韌與要強也深深地烙印在年幼的車延剛心中。
后來,隨著車延剛參加工作,娘倆的日子才慢慢好轉起來。“在我二十歲左右,我們家蓋上了土坯房,準備給我娶媳婦用。”車延剛說,結婚后,隨著三個孩子的相繼出生,家里總是充滿著歡聲笑語,以前的苦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家和·為婆婆換進口晶體 結婚50年來,車延剛夫婦一直和母親居住,婆媳關系非常融洽,妻子張秀珍對婆婆的照顧也讓車延剛感念在心。“那是8、9年前吧,我母親做白內障手術,當時我有事在外地,俺媳婦陪著俺媽去的醫院,當時做手術有國產和進口的兩種晶體,進口可能效果好,比國產的要貴很多。”車延剛說,母親當時八十多歲,周圍的親戚說老人年紀大了買個便宜點的能用就行,然而車延剛終于趕到醫院時,卻發現了單據上寫了已經用了進口晶體,簽名的就是自己的老伴張秀珍。“當時確實特別感動,真是一滴水見太陽,我心里暖呵呵的。”車延剛說,自從妻子張秀珍嫁入他們家,母親基本沒出去理過發,都是妻子在負責。到了現在,車延剛的子女們一回家也都會先看看他們的奶奶,他的孫輩們還承包了為太奶奶剪指甲的任務。
當96歲的王美英不慎在家中摔倒之后,車延剛夫婦更是悉心照料,老母親不能下床,車延剛夫婦便輪流伺候;擔心母親有事要找他們,雖然同住一個屋檐下,車延剛仍然在母親身邊放了一個按鈴……車延剛總說,母親年輕時候太苦了,他一定盡力讓母親有個舒適的晚年生活。
家樂·分房全家互相推讓 2010年,車家下莊社區啟動整村改造工作,車延剛夫婦配合拆遷工作,準備和大多數居民一樣到外面租房子住等待回遷,卻遭到了兒子車德竺的反對。“我兒子有兩套房子,一套60平,一套100平,100平的剛裝修不到一年時間,當時兒子跟我們說‘媽,你們和奶奶去住那套大的新的’。”張秀珍說,兒子執意要他們住大房子,自己一家三口卻住在小房子里近十年時間,“兒子兒媳婦把大房子讓給我們住,你看看我們這套房子,我們在這住得很舒服。”
而當時涉及到拆遷分房問題,為避免子女鬧不和,車延剛夫婦商量后決定召開家庭會議解決房子歸屬問題。在家庭會議中,子女們一聽到是分房問題竟開始了互相推讓。“倆閨女跟我們說她們不要房子,把房子留給她們弟弟,而我們兒子則說他不要他那套,他的平方數讓給我們,讓我們和他姐姐們得的房子能夠大些。”車延剛說,其實他們夫婦想到了會有這樣的事情,孩子們從小到大都相親相愛,凡事總是互相謙讓。
2019年4月26日,是車延剛和張秀珍的金婚紀念日,車延剛說,兩人攜手五十年風風雨雨、有苦有樂,他永遠會記得張秀珍去上班時他騎車送她去車站的場景,那個場景仿佛離著現在很近很近。車延剛說,他們夫妻在奔“8”的路上還要好好走,攜手走過接下來的每段時光。
文 于千千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