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一張濰坊12345的承辦單在網上盛傳。承辦單上記錄的是一位濰坊昌樂縣寶都街道后東村的業主發來的求助和當地街辦給予的回復。由于求助問題“奇葩”,政府回復清新自然,充滿正能量,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據承辦單顯示,昌樂某小區業主因樓前樹上有兩處鳥窩,鳥叫聲擾民,物業公司不予處理,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協調村委處理鳥窩的問題。濰坊12345接到電話后,轉交給昌樂寶都街道處理。不日,當地就給予了處理結果。處理結果為“經過工作人員現場核實,該鳥窩為喜鵲鳥巢,喜鵲常出沒于人類活動地區,喜歡將鳥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在此筑巢為喜鵲的天性。“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美,人類與動物同屬于自然界的一份子,人類作為高級生物,更應該保護和珍惜其他生物,和諧共生,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民間更是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征,望來電人放平心態,感受這別樣的“噪音”,替換掉城市喧囂所帶來的日常煩惱,親近自然,也許會體會到不一樣的生活滋味,望來電人理解與支持。”
濰坊市政務服務熱線辦公室綜合科科長賈衛中告訴記者,這個承辦單的處理回復符合大政方針以及環保政策,是滿滿的正能量。黨的十九大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告訴我們,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回復有理有據,清新自然,既回應了來電人的不合理訴求,又宣傳了國家政策。
濰坊12345設立15年來,成為一張切實為民解困,為政府分憂的靚麗“名片”,因為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所以被越來越多的市民認可。據悉,15年來,濰坊12345接600余萬個求助電話,一萬多封郵件,一萬多條留言,近萬條微信微博。